“人力资本”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湖南卫视这几天在做一个很雷人的节目:《快乐女生》。我不知道这些天电视里都放了些什么,但我却记住了进入前10名的快女,尤其是“曾轶可”的名字。
在当下中国的经济学界,主流学者们也在不遗余力地做一个节目:“现代经济学”。在进入前十名的理论当中, “人力资本”理论目前正如日中天,风头正劲。不论是教授治学,还是博士论文,不论是官方报告,还是民间论坛,举凡经济问题,如果缺了“人力资本”这个关键词,几乎就丧失了发言、讲课、作论文的资格。尤其是在解释收入分配、贫富差距之类的问题时,饱学之士们再也不提马克思的理论(不屑以提,还是不敢提,我不得而知),而是开口“人力资本”,闭口“人力资源”。
难道“人力资本”理论真的像曾轶可同学那样,有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吗?
什么是“人力资本”?“学院派”给出的标准定义是: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1)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2)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看看,比起马克思那些充满火药味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不是很“学术”、很“中立”、很“公允”呢?别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由上述两个核心观点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源,不在于社会制度,不在于市场经济,不在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而在于人力资本的不同。
瞧瞧,终于按捺不住,开始露出牙齿了。
关注教育、发展教育、提升教育,当然是人类进化的题中之义,中国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祖训。然而“人力资本”的要害在于,它并不仅仅是要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提供纯学术证明,而是千方百计地要颠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看来,造成收入差距的责任不在于社会制度,而在于个人自己(在于个人的“素质差别”、“文化差别”),所以,改变收入悬殊的治本办法只能是投资教育,而决不能接受马克思改变社会制度的主张。
为资本剥削辩护,历来是庸俗经济学的本分。在这之前,为资本剥削辩护的重任,一直是由庸俗经济学家萨伊的“要素价值论”来承担着的。不幸的是,马克思早就将这种庸俗的理论驳得体无完肤了。所以,即使在今天的中国学界,虽然有人还在拿萨伊说事,但是,“要素价值论”毕竟已经声名狼籍,底气不足,其为资本剥削的辩护能力实在是勉为其难,以至于在为资本剥削辩护时,“要素价值论”已经不敢亮出自己的真身,不得不做了整容手术,只好以“按贡献分配”之类的面目示人了。
这种半抱琵琶半遮面的鬼鬼祟祟,毕竟不是个事儿。所以,“人力资本”理论一旦出炉,就如同一根救命稻草,很快就被主流经济学请上神坛,人人称颂,时时祭拜,以至于“人力资本”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词;而舒尔茨和贝克尔等一干人马,也被敕封为一等大主教,并分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显其正统地位。正因为对现行制度的这种辩护功能,近几年来,“人力资本”理论几乎取代了“要素价值论”,一直名列现代经济学排行榜的前茅。
如果把历史上各种分配理论做个比较,我们将不难发现,主流经济学如此钟情的“人力资本”,其实并不是他们所标榜的那么价值中立,那么不偏不倚。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提一个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什么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总是这么低下?对此的回答当然是众说纷纭,不过总结起来,以下三种理论最具代表性:
——封建血统论:因为你的命不好,谁让你生在草根、贱民、穷光蛋的家里呢?“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天经地义嘛。政策含义:这辈子你就逆来顺受、好自为之吧,红眼病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而且有害穷人的身心健康;不服气吗?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不服是大逆不道滴,反抗也是徒劳滴;你就认命吧,也许下辈子或有转机也未可知。
——人力资本理论:要怪就怪你自己的人力资本缺乏(或者投入不足,或者贮存不够)。至于为什么“缺乏”,那就要看人说话了:如果你是下岗工人,你今日的凄凉景况指定是林彪“四人帮”一手造成的。考虑到他们已经被灭了那么多年了,所以根源还是在于你自己不争气。有句话不是说“不找市长,找市场”吗?谁叫你过去不好好学习来着?如果你是失地农民,那就得换个说法了,因为把你的愚昧无知完全归咎于你爷爷的DNA,这种腐朽的“封建血统论”确实也太缺德了。所以政府或许也有责任——通常的说辞是“教育投入不足”。政策含义:虽然政府要承担“教育投入不足”的责任,但那仅仅是政策的问题,而不是制度的问题;个人也不要怨天尤人,不能迁怒于富人,尤其不能责怪神圣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度,难道你个人就没责任啦?穷人要有自知之明,说一千道一万,根源还是在于自身素质不高嘛。别整那些没用的事,别拿阶级斗争和平均主义恐吓“成功人士”,诸位赶紧回家去加大教育投入吧。
——马克思的理论:因为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因为剥削制度的存在。政策含义: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建立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内涵的公有制,解放劳动阶级,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力资本”已经忽悠了大家很长时间的今天,比较这三种理论之后,想必各位看官对“人力资本”会有一些全新的认识。果如此,在下的这篇短文就没有白写。最后我作一个小结:
(1)血统论把贫穷的根源归结为个人“命运”,其政策含义是:个人的“出身”、“血统”应该对穷光蛋的贫穷负责。可见封建血统论既腐朽,又无耻。
(2)人力资本理论把贫穷的原因归结为个人“教育”,其政策含义是:个人的文化素质要对贫穷负责。这比起封建血统论把问题归咎于DNA ,还是有所进步滴。但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上兜圈子,仍无多大长进——因为“教育”只能解释个人贫穷的原因,却不能解释整个劳动阶级贫穷的根源;改善教育也只能改变个人的境遇,不可能改变整个劳动者阶级的贫困。
(3)只有马克思把贫穷的根源明确归结为社会制度,而不仅仅看作是个人文化素质的结果,其政策含义是:社会制度必须对贫穷负责——尤其是对整个劳动阶级而言,社会制度才是贫穷的真正根源。显然,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揭示了“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为什么总是低下”的根源。
( 2009-8-3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