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当代意义
刘保国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最重要的客观事实,它存在于阶级社会始终,又存在于阶级社会各个领域中。因此,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必须把握社会划分为阶级这一基本事实,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阶级本质及其发展规律。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阶级问题上,马克思高于前人的地方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了“(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学说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科学地揭示了阶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思想和方法今天并没有过时,它对于我们分析当代国际国内的有关问题、观察和研究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
从20世纪初叶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横空出世,揭开了社会发展新的一页,开辟了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并存、竞争、经过长期反复较量,逐步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可以说,我们所处的大时代,早从90多年前十月革命胜利时起,就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总体上还是阶级社会,所以我们不能离开阶级分析方法,来看待我们所处大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国内外的阶级问题的大背景、大前提。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实践表明,国际关系充满了矛盾和斗争。邓小平曾指出:“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矛盾和斗争同合作和共处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来看待当今的国际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斗争
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冷战结束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加深。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他们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市场来发展自己。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的繁荣,相反,却带来了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据联合国统计,最近20年来,世界近90个国家趋于贫困,使得南方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北方国家相比,差距扩大。1980年北方GDP(77000亿美元)是南方GDP(21000亿美元)的3.6倍。进入21世纪之际,北方的GDP约为230000亿美元,南方约为55500亿美元,其差距扩大到4.1倍。从个人收入看,1960年富国与穷国差距为31:1,进入21世纪后,则为74:1。另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占全球人口约20%的发达国家占世界GDP的86%、世界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约80%的南方仅占全球GDP的14%和出口市场的18%。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利用他们是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的有利地位,把发展中国家纳入符合他们利益的世界经济体系,从而使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成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不断加深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剥削的进程。这种现象是由垄断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只有限制并最终消除垄断资产阶级的剥削,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2.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和斗争
争取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化解了一部分矛盾,并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再次发生,然而冷战结束以来,局部战争一直接连不断,诸如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出于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总是用武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国人民。显然,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的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最大障碍。这一点,西方国家的进步人士也看得非常清楚。2003年2月6日,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Marxist网站发表了一篇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宣言,反映了部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宣言认为,这场战争是专门为了那些石油寡头、军工综合体以及统治阶层进行的。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制造了帝国主义和争夺国外市场、原料产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反对战争的斗争是与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可分割的,都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社会主义变革。在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强权政治的形势下,坚持同霸权主义作斗争,是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根本保证。客观地说,霸权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必然现象。垄断资本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也是霸权主义的根源。只要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其对外政策必然是实行霸权主义。因此,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和斗争将长期存在,直到产生霸权主义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被消灭,这一矛盾和斗争才会消失。
3.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和斗争
在国际范围内两个阶级、两种制度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改变的只是斗争的形式、手段和程度。从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来看,在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并没有消除产生阶级斗争的根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也并没有握手言和、融为一体。一方面,资产阶级的剥削使无产阶级的处境未见好转,工人的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还有部分工人劳动和生活缺乏保障。以美国工人的实际收入为例,美国经济从1991年到2001年连续十年有较快增长,但工人的收入却没有什么增长。美国最大的900家大型跨国公司1999年的年利润增长率为19%,而这一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只上升了1.8%,工人的收入与公司的利润显然是不成比例的,相对于工人创造的价值来讲其收入实际上是下降了。“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未止息。罢工这种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形式依然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跨越国界的工人阶级的联合斗争此起彼伏;工人运动和工人组织同其他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如妇女解放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反贫困组织、失业者组织等合作,争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垄断资产阶级斗争。总的来看,冷战结束后工人阶级的斗争并未沉寂,虽然没有像以前那样轰轰烈烈,但静水深流,只要强资本弱劳工的倾向一天不改变,工人阶级的反抗意识和行动就一天也不会停止。可见,那种企图抹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认为“无产阶级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从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同时,又采取了全面接触的政策,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这种政策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其本性。帝国主义的本性,不仅决定了它是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才同社会主义发展经贸往来的,在平等合作的背后隐藏着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制度方面,进行全面接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从内部发生西化、分化,用美国前总统布什的话来说,就是要“利用经济接触来促进自由”。这一帝国主义本性在当前集中反映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上,这是当前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的突出表现。可以认为,只要资本主义不灭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就不会停止,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政治警觉。邓小平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在这个大的历史时代,世界人民的根本利害就是要从时代本质的高度,来认识和实现各国劳动人民如何通过必要的联合和斗争,以摆脱资本主义剥削,逐步和尽快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时代高度对当代世界进行阶级分析,我们可以说,未来是属于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
二
阶级分析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在我国现阶段,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研究这一范围内的社会现象,仍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危机,根源在于落后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而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解放资本主义制度所压抑的现代生产力,为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一个必要的前提。在近代中国,由于当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为正常的现代化建设确立发展的前提条件,亦即如何才能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成为毛泽东等人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毛泽东等人特别强调阶级斗争。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作用就在于,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可以作为革命的依靠力量,谁属于应当被消灭的落后阶级。这套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我们运用得很成功。在成为执政党后,我们仍把阶级分析作为考察有关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阶级差别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基本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阶级差别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同时还存在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但已不构成为一个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联盟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就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的总体阶级格局。在这一阶级结构中,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这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的。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承担者,始终具有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在这种物质条件中生长起来的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把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许多优秀品格,是一个具有最广大前途的阶级。这些看法,是对西方某些理论家否定阶级分析、认为工人阶级已不是社会的主体力量的观点的坚决拒绝。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存在着阶级现象,那么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否则便不可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得出正确的阶级状况的结论,也不可能据此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具体政策。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关系的正确分析,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根本上符合各阶级阶层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2、在社会主义初级桥段,仍然存在着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阶层和阶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打破了所有制上“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的,我们应该实行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相联系,原有的“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基本阶级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阶层。有些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阶层无法纳入“两大阶级,一个阶层”的阶级格局框架内。虽然从根本上来说,阶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关系同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而且阶级关系中统一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关系的主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各阶级阶层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致性就否认阶级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阶层分化就否认阶级分析的适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强力渗透到经济乃至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与生俱来的社会问题。而只要私人资本存在,作为资本对立面的社会批判理论即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就必然有其强大生命力。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既存在一致的方面,同时又存在矛盾和斗争的方面,尤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由于经济性质的不同,各自追求的根本利益不同,矛盾和斗争的一面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在充分发挥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限制它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引导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尤其要注意防止它与公有制经济争夺主体地位。我们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处理同私营企业主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此外,我们是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与此相联系的资产阶级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仍将完整地长期地存在下去,这也要求我们进行阶级分析。抛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不能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也是阶级分析有效性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现阶段,虽然在阶级结构、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这种客观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坚持用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纠正了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些人错误地吸取以前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教训,思想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认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也不复存在;还有人认为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彻底消灭,阶级斗争也随之消灭了,认为再提阶级斗争不合时宜。这些人在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时,看不到“世界充满爱”的背后,依然存在着尖锐复杂、你死我活的斗争,看不到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阶级背景、阶级目的。这是极其错误和非常危险的。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江泽民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这种观点与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如果放弃了这一理论武器,就等于自己解除了自己的武装,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可谓前车之鉴。总之,对于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说,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如实地承认确实存在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决不能从主观感觉、印象或抽象定义、原则或某种模式框架出发,这样我们就可以更透彻地厘清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坚持阶级分析的实事求是原则,必须严格区分有阶级性的和无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既不能对那些明显属于阶级斗争的现象视而不见,也不能从一些不带阶级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中“分析”出阶级性来,不能用阶级性代替一切、囊括一切。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之一,而社会实践中的另一些重要的基本形式,如生产实践以及与之密切联系的科学实验,其本身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因此,阶级分析方法是有一定范围的,它只适用于社会生活中带有阶级和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现象,决不能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一切、分析一切。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为了如实揭示客观对象自身固有的阶级性,而不是将某种主观的看法加之于客观对象。把具有阶级性的现象和不具有阶级性的现象分开,分清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这本身就是坚持阶级分析方法的题中之义。否认事物所固有的阶级性,或者把不具有阶级性的现象硬贴上阶级的标签,都是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都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背离。
三
党的十五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列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些都表明了文化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文化的主体部分是一种带有阶级性的社会历史现象,要认清文化现象的本质,在文化领域坚持正确的导向,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论武器也是不可缺少的。
革命导师列宁和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对文化现象作阶级分析。列宁在论述民族文化问题时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一些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即使是不发达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都有被剥削劳动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是每个民族也都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大多数还是黑帮的和教权派的),这不仅表现为一些‘成分’,而且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列宁批评了文化问题上的超阶级的观点,他认为:“民族文化这个口号的含义,取决于这个国家同世界各国各阶级的客观相互关系。”毛泽东在文化问题上也坚持了阶级分析的方法。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它们构成了中国的旧文化,替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而中国的新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是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列宁和毛泽东对文化现象的分析,处处显示出阶级分析的锐利锋芒。
现阶段的社会历史条件同列宁和毛泽东所处的时期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对文化现象作阶级的分析,也是必要的,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认识文化现象方面,仍然没有过时。
1.当今社会仍然存在资本主义文化
当今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的世界,我国港、澳、台地区实行的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从大背景来看,当今世界仍然是阶级社会,阶级、阶级剥削和阶级对立仍然存在。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世界历史的潮流。在开放的时代,国际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也会无孔不入。又由于目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落后,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对一部分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这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市场。我们的文化建设,正是在与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各国的文化交往中展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忽视或否认文化现象的阶级性,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就不可能透视表现于各种复杂现象中的本质。
2.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延绵数千年的历史是阶级社会的历史,延绵数千年的文化是在存在着阶级对立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不仅有其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而且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它并不是紧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而立即全部地发生改变,而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脱胎于那个旧制度的痕迹。毛泽东指出:“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要从旧制度的墓地上建立起来,它就必须清除这个墓地。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建立在旧制度的“墓地”之上的,因此,在文化领域里,除去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还残留着资产阶级文化、特别是封建地主阶级文化。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但是,这决不排斥对传统文化作阶级分析。只有坚持历史的和阶级的分析,才能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真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3.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对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其消灭是一个最终有赖于生产力发展并受国际环境制约的长期的过程,现阶段还不具备完全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所必需的生产力前提。在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中国今天,各种现实存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力量都必然会产生出自己思想上的代表人物,生产出适合其需要的精神产品,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必然产生多种相应的社会意识。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就必然有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理论,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有人公开宣传多党制、议会民主等那一套西方式政治制度,要求取消共产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有人主张私有化,高喊“私有制万岁”的口号,攻击和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从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同马克思主义争夺思想理论阵地,是文化领域阶级斗争的表现。因此,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现象作阶级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结构的概念,是同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中包含着科学技术、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所以并非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阶级性。对文化现象的认识不能仅仅归结为阶级分析,从多种不同角度去分析文化现象都是必要的。但是,阶级的分析又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说:“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提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运用阶级分析方法的产物和表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个概念,也鲜明地昭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的社会性质:它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或封建主义的或其他社会性质的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纲领也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剥削阶级的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它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又鲜明地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这一文化建设的纲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也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科学运用。
意识形态是文化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们是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的,因而在阶级社会或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的社会中是具有阶级性的。当前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突出地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经验表明,思想理论阵地,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去占领;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因此,对于思想理论战线,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阵地意识。有人提倡意识形态多元化,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实质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理论阵地,决不能搞什么指导思想多元化。
总之,在文化领域,我们也要坚持和运用阶级分析这个强大的理论武器。如果我们丢掉了这个武器,面对各种带有阶级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就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殖民文化与封建主义文化精神的蔓延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难免陷入软弱无力甚至束手无策的困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倡导阶级分析,主张用阶级分析的理论武器观察和认识当今世界,并不是要现在就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消灭资本主义。我们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引进外来资本和技术。但是,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人民科学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在为现阶段的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同时,不忘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且正是从完成这种历史使命的高度来科学地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的矛盾,坚定地准确地执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
(《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第8期《马克思主义研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