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人类发展之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莱博维茨 · 2009-11-2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原载:批判与再造 http://critiqueandtransformation.wordpress.com/

人类发展之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①]

迈克尔.A.莱博维茨着 方闻译

简介 迈克尔.A.莱博维茨(Michael A. Lebowitz)是加拿大温哥华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经济学荣休教授,着有《超越资本:马克思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帕尔格里夫-麦克米伦出版公司,2003)和《现在就建立:21世纪的社会主义》(每月评论出版社,2006)。他在委内瑞拉与米兰达国际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Miranda)一起工作,本文的初稿曾在该国印成一本小册子,现正加工完稿为《社会主义选项:人的真正发展》,将由《每月评论》(MONTHLY REVIEW)出版社印行。

前言

如果我们相信人民,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社会的目标应该是“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选择就很清楚: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人相为战的野蛮状态。

《人类发展之路》的这几句结论,印在委内瑞拉版的封底;那个版本是口袋书,很像广为流传的《社会主义不会从天而降》(《现在就建立》第5章)。另一个版本,连同增补过的《社会主义不会从天而降》(包括我在《每月评论》2006年4月号上发表的《社会主义新翼》)一文),以《资本的逻辑对抗人类发展的逻辑》为题,收入委内瑞拉的公社委员会丛书出版。

这两个版本在各节各段上编了号码,故版式上与传统的书籍(以及《每月评论》杂志)不同。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书中的资本主义分析和社会主义选项的介绍,虽适合独自阅读的读者(对这样的读者并无须在节段上编号),然而,这本着作的真正目标是集体读者。换句话说,《人类发展之路》是为支持委内瑞拉的教育讨论和政治讨论而写的(比如,关于工会、公社委员会和社会主义形态的讨论)。在各节各段编号,便于进行这种讨论。简而言之,这本着作,完全不想成为一件供单个被动读者消费的最终产品;相反,它的目的是,成为激励人们共同为反对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斗争的手段。正如上文摘录的内容前面有句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得不准备战斗。”

显然,不仅在委内瑞拉,我们不得不为了建立一个允许人充分发展的社会而准备战斗。《每月评论》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把该杂志发表的文章上网,这项政策,使得各种组织有可能按照它们认为有助于斗争的任何方式利用《人类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是《每月评论》的同人通过出版社和杂志常年所作出的许多重要贡献之一。去年11月,我在委内瑞拉书展上谈到这本小册子时,引用了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话:“拿起书本:它是武器”,特意提醒,《人类发展之路》就是写来当武器用的。在对抗各地野蛮状态的斗争中,我们需要很多武器。

──迈克尔.A.莱博维茨

我们要什么?

1.我们都要什么?我们要成为我们可能成为的人。而且,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这样要求。我们要让家人和所爱的人都能发展他们的所有潜能──从这些潜能里,我们可以得到我们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满足每个人发展的需要。

我们的发展需要什么?

2.然而,我们得强调两点。首先,要谈论人类发展的可能性,我们就必须承认,这种发展的前提是充足的食物、健康、教育以及我们自己作主决定的机会。如果我们饥肠辘辘、身体欠佳、目不识丁或受人支配,我们怎么可能发展自己的所有潜能?其次,既然我们各不相同,那么,对每个人来说,为实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显然也就互有差异。

强调为我们发潜能提供机会的社会

3.建立一个允许人的潜能充分发展的社会,这种理想一直是社会主义者的目标。在《共产党宣言》最初的草稿中,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问:“共产主义者的目标是什么?”他答道:“用这样的方式组织社会:每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运用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而不危害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把这些全都概括在《共产党宣言》的定稿中,他说,目标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简而言之,我们的目标不会是一个有些人能发展他们的才能,而其他人不能的社会;我们相互依存,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我们的目标是,充分发展一切人的潜能。

人的发展从何而来?

4.可是,人的发展不会从天而降。它不是上面恩赐的礼物。它的实现,要通过人民自己的活动──通过马克思所说的革命的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2]。我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我们的斗争和我们所做的一切──改变自己。我们(在工作场所、社区和家庭中)从事生产的方式,我们在活动中与别人联系的方式,我们自我支配(或被别人支配)的方式──所有这一切,让我们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简而言之,我们是自己全部活动的产物。

玻利瓦尔革命的共识

5.每个委内瑞拉人都应该认识到这些思想──他们是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宪法的核心。它(在第299款中)毫不含糊地确认,人类社会的目标应该是“确保人的全面发展”;在第20款中宣告,“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地发展他/她自己的潜能”;在第102款中则集中讨论“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发展每个人的创造性潜能,充分展现他/她的个性”──人的发展这一主题,贯串这部宪法的始终。

6.更进一步,这部宪法还集中讨论了如下问题:人民怎样发展他们的能力与潜能──也就是说,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该宪法第62款断言,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人民参与“设计、实施与控制,这对于确保实现他们的充分发展,无论是他们个人还是集体的充分发展,都必不可少”。必要的方式──实践,积极参与。

7.而且,在经济领域,也同样注重建设一个民主、参与、具有主人公精神的社会,正因为这样,第70款强调“一切形式的自我管理、共同管理和合作”,第102款规定以“发展每个人的创造性潜能”为目标,强调“积极、自觉和共同参与”。

1999年宪法是当时各方力量对比状况的缩影

8.但这部宪法并不是完全致力于实现人的发展这一目标。它保留了此前的宪法中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容──保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第15款),认为私人的自发能力可促成发展与就业(第299款),要求政府鼓励私人的自发能力(第112款)。

9.此外,这部宪法还包含了金融资本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要的特殊条款──中央银行的独立,帝国主义要求在各国宪法都规定这一点,因为这条款宣告,关键的经济决策不应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决定,而该由银行家和那些受银行家影响的人定案。简而言之,1999年的玻利瓦尔宪法,是当时各方力量对比的缩影:它既含有资本主义成分,又含有为了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的成分。

10.但是,这些成分能和谐共存吗?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吗?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能达到人的发展吗?

资本的逻辑

11.想一想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逻辑处于支配地位;这种逻辑与人自我发展的需要相对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就是让资本谋取利润。对资本来说,人和自然只是实现该目的的手段。

资本家与工人

12.仔细想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包括两个重要方面──资本家和工人。一方面是资本家──财富和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他们的目的是增加财富。资本家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附加价值和剩余价值。利润是关键。对资本家来说,要紧的是资本的增殖。

13.另一方面是工人──他们没有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物质资料。没有那些生产资料,他们就不能生产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再交换所需的商品。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呢?通过出卖他们惟一可以出卖的东西─劳动能力。他们可以选择把劳动力卖给谁,但不能选择是否出卖劳动力,如果他们想活下去的话。资本主义需要这些人:他们必须出卖从事生?的能力,以便挣钱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出卖劳动力

14.但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分离,并不必然导致出卖劳动力。如果工人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会出现两种可能性:(1)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者(2)工人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那里租用生产资料。我们下面会看到,只有第一种情况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条件。

15.谁决定的?这两种可能性中哪一种会成为现实,是由谁决定的?由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决定。拥有生产资料,确保他们有决定权。资本家能够决定怎样利用他们的财产去达到他们的目的。如果他们选择自己控制生产,那么,工人要活下去,惟一的办法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

16.但是,资本家为什么会决定购买劳动力?资本家购买使用工人劳动能力的权利,正因为这是他实现目的,即谋取利润的手段。作为资本家,他只对自己资本的增殖感兴趣。一旦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能力,他就可以强迫工人创造利润。

资本与工人的市场交易

17.现在,我们有了市场上双方交易的基础:货币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工人需要钱,资本家需要工人的(劳动)能力。他们各自都想要对方所拥有的东西;看起来每一方都能从交易中有所得。这似乎是一场自由交易。许多人看到市场上发生的这种交易,就宣称“我看见了自由”。毕竟,没人强迫你从事某个特定的交易;你也可以自由地选择饿死。

18.是什么使这种市场交易不同于任何商品的销售?的确,工人别无选择,只能出卖他所拥有的东西,但农民或工匠常常也是这样。不同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在交易双方中的每一方身上,都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马克思评论说:“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3]他们要去哪儿?进入工作场所;进入资本家现在有机会行使他买来的产权的场所。

生产领域的资本逻辑──工人受资本控制

19.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典型特征。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指挥、监督和控制下工作。资本家的目标(即追逐利润),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和性质。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接受上面的指挥和命令。这儿没有市场。有权者和无权者之间是垂直关系。这是一个命令体系,是资本主义工作场所的专制体制。

20.为什么资本家在这儿有凌驾于工人之上的权力?因为他买到了使用工人劳动能力的权利。这是他买来的产权。这是工人卖掉的产权,是工人不得不出卖的产权,因为如果他想活命,这就是惟一的选择。

没有劳动产品的产权的工人

21.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二个特征是,工人对他们的劳动产品没有财产权。他们没有所有权。他们惟一有所有权的东西,劳动能力,已经卖给了资本家。这与合作社的生产者不同,合作社的生产者能从自己的努力中获益,因为他们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财产权。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如果工作更卖力或有更高的生产力,他们就让资本家的财产实现了价值增殖。与合作社(它不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同,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工人生产活动的一切成果都属于资本家。为什么在判别是否属于资本主义方面,劳动力的出卖这一点如此重要?这就是原因所在。

对工资劳动者的剥削

22.接下来,在资本主义生产领域会发生什么?从逻辑上讲,一切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既然资本家的目标是获取剩余价值,那?,只有在劳动力能创造剩余价值的情况下,他才会购买。毕竟,他不是在做慈善事业。

23.为了理解剩余价值的生产,想一下工人通常需要买什么──换句话说,他们在现有的生活水平,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什么,也就是实际的平均工资。根据社会的一般生产力水平,我们能算出生产那些平均工资需要多少小时的日劳动。例如,在某个特定时间,日工资可能包含6小时的平均劳动──6小时的“必要劳动”;这意味着,平均来说,生产工资的等价物要花6个小时。

24.当然,在工人的工作时间长度只生产出他们工资等价物的情况下,资本家就无利可图。资本家想要的是工人从事剩余劳动──也就是工人(在资本主义工作日)从事超出必要劳动水平的劳动。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剩余劳动──也就是比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中所包含的劳动更多的劳动。资本家控制着生产,并占有劳动产品,这两个因素,共同确保了工人在生产中增加的价值比资本家所支付给他们的要更多。他们从事的总劳动与相当于他们工资等价物的劳动之间的差额(换句话说,这个差额是他们的无酬劳动),就是剥削。

资本的运动法则

25.因此,资本家必然会尽一切可能提高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也就是剥削率(或者,从货币形式上说,是剩余价值率)。

26.如果工作日和必要劳动时间一样长(比如说,我们假定的工作日是6小时),那就没有剩余劳动了。那么,资本家怎样做才能实现他获取剩余价值(利润)的目标呢?一种选择是减少付给工人的工资。借着压低实际工资(例如,减少1/3),生产工资所需的劳动时间将会缩短。必要劳动现在只需要4个小时,而不是6个小时。结果是,现在,6小时工作日中有两个小时为资本家从事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27.资本家的另一种选择是,利用他对生产的控制,给劳动者增加工作。延长工作日,使工作日尽可能地长。10小时工作日?很好,这意味着现在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6小时。12小时工作日?更好。工人为资本家从事的超出工资的劳动会更多,资本会增殖。从工人那里榨取更多劳动的另一个方法是,增加工作日的劳动强度──让工人在既定时间内干得更多、更快,确保没有无用动作和闲散时间。工人休息的每一刻,都是他们没有为资本工作的时间。

28.这就是资本的固有逻辑。资本的固有趋势是,增加对工人的剥削。一种情形是,实际工资在下降;另一种情形是,工作日在延长。在两种情况下,剩余劳动和剥削率都会上升。马克思评论说:“资本家总想把工资降低到生理上所容许的最低限度,把工作日延长到生理上所容许的最高限度。”他接着说,然而,“工人则在相反的方面不断地对抗”[4]

阶级斗争

29.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关系的框架内,资本努力增加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并降低工资,而工人则为缩短工作日和增加工资而斗争。正像资本一方会进行斗争一样,工人一方也会进行阶级斗争。为什么?以关于工作日的斗争为例。为什么工人想要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可能机会。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载重的牲畜”[5]

30.争取更高工资的斗争又是怎样的呢?当然,工人为了生存有物质上的需求。但他们需要的远比这更多。马克思当时评论说,工人的社会需求包括,“参与更高一些的享受,以及参与精神享受──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讲演,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6]。所有这些,都和他所说的“工人自己发展的需求”有关。

31.工人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供自己支配,也有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的需要,但是购买劳动力且统治生产领域的资本家并不关心这些需要。这显然是因为──缩短工作日和提高工资,意味着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减少以及利润的降低。

家庭内的必要劳动

32.我们已经说明,资本希望必要劳动尽可能最少。但是,有一种必要劳动是资本愿意增加的──无酬必要劳动。迄今为止,我们只是就工人所购买的东西来谈必要劳动。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为了消费自己买到的东西,需要对它们进行加工;他谈到“为了消费而绝对必需进行”的一些活动──如烹调买来的食物。事实上,马克思指出,“在家里花费的劳动”越多,用在出门买东西上的钱就越少。

33.但这种在家里从事的劳动是隐而不显的。为什么?因为资本不需要为它付钱。我们也知道,这种工作大部分是由妇女来做的;它通常得不到承认或重视。然而,没有这种家务劳动(玻利瓦尔宪法第88款承认,它是“创造附加价值、带来社会福利与财富的经济活动”),在劳动市场上就不会有可供资本使用的工人。

34.尽管资本并不为这种看不到的劳动付钱,但它从中受益。免费的家务劳动越多,需要的工资就越少。妇女从事家务劳动导致男子的自由时间越多,资本就越能增加资本主义工作日的劳动强度。作为劳动力的购买者,资本从妇女无酬的家务劳动中得到好处。家务劳动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资本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家务劳动还以另一种方式发挥作用:资本对男性和女性工资劳动者的工资降低得越多,对他们工作日的劳动强度增加得越多,家庭供养工人的压力就越大。

35.我们怎么能否认资本的逻辑是和妇女的发展需要对立的?

资本的逻辑与人类发展的逻辑的对立

36.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资本的逻辑是如何与人类发展的逻辑对立的。例如,想想大自然与环境问题。人类需要有益健康的环境,需要与大自然共存,把大自然当作维持生活的条件。然而,对资本来说,大自然──就像人一样──只是获取利润的手段。马克思指出,(从人类的观点来看)合理地对待地球和大自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精神”相矛盾的,“资本主义生产旨在最直接地追求金钱利润”。因此,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然而,“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7]

37.事实上,资本的逻辑是人类发展的逻辑的敌人。与资本的目标持续对立的,是“工人自己发展的需求”。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资本和工人在相反的方向上对抗,结果由什么决定?

工人间的团结与分裂──团结是工人的战略

38.答案是斗争:工资和工作时间的变化,取决于双方的相对实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来说,要在工作日、工资和满足自己需求的能力方面有所改善,他们就必须团结起来反对资本;他们必须克服工人内部的分裂与竞争。如果工人遭到分化,他们就会软弱无力。如果工人互相竞争,他们就不能和资本斗争;而结果是出现这样的趋势:工资被降低到最低限度,工作日被延长到最高限度。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工会的目的都是──结束分裂,加强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斗争的力量。

资本的战略──分工人

39.资本会如何回应?尽一切可能增加工人的分裂程度。资本家可能录用一些靠低报酬来竞争工作机会的人──例如,外来移民或乡下来的赤贫者。他们可能运用国家政权取缔或破坏工会,或者停业并转移到世界其他地区,在那里,民众穷困,工会禁止存在。从资本的观点看,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在资本家看来,做任何可能让工人相互敌对的事都是合理的,包括宣扬法西斯主义和性别歧视。马克思描述了英国19世纪时英格兰工人和爱尔兰工人相互敌视的状况,认为这是导致他们力量薄弱的原因:“这是资本家阶级维持权力的秘密所在。该阶级完全明白这一点。”

40.所以,虽然工人希望生活中有一点安全感,能计划自己的未来,能养活家人,而不是总处于一种变化不定的状态,是理所当然的,但资本的逻辑指向相反的方向。事实上,工人的生活越不稳定,他对资本的依赖就越严重。资本更喜欢这样的工人:老是担心资本会抛弃自己,导致自己失业、未来变化不定。资本,不管可能来自哪里,都更喜欢临时的、兼职的、非固定的工人,没有救济金的人,愿意接受更低工资和更大强度工作的人。

41.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便围绕工人之间的团结或分裂问题而展开斗争。

生产力增长

42.正是因为工人抵抗把工资降低到绝对的最低限度,把工作日延长到绝对的最高限度,所以资本家寻求用别的办法来实现资本增殖;他们采用机器,机器能增加生产力。如果生产力提高了,那么,工人只要用较短的劳动时间,就能为自己再生产出同样的实际工资。通过使生产力比实际工资提高得更快,他们减少了必要劳动,提高了剥削率。

43.因此,在资本与劳动的斗争中,资本家被迫让生产过程革命化。这对每个人来说都可能是好事:在生产中纳入科学与社会智力的产物,意味着有可能大幅提高生产力。因此,显然有可能在世界上消除贫困,并大幅缩短工作日(这会给人的发展提供时间)。可是,要记住,那些并非资本家的目标。那不是资本在生产方法中进行这些变革的原因。资本想要的不是缩短工作日,而是减少必要劳动;它想要的是极力提高剩余价值与剥削率。

44.但是,是什么妨碍了工人成为生产力提高的受益者──随着商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而提高实际工资?资本怎样确保是它自己而非工人从中获益?

劳动后备军

45.如果生产力的提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商品生产成本下降,就可能允许工人用他们现有的货币工资购买更多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可能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但它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生产力的提高是资本发起变革的结果,就这一点来说,它的作用是增加了工人的分裂程度,并因此削弱了工人。例如,每个因使用机器而被取代的工人,都增加了劳动后备军;失业工人与就业工人竞争。这个失业工人后备军的存在,不仅使得资本可以在工作场所实施纪律,还使得工资保持在让资本主义生产有利可图的界限内。例如,失业工人也许能找到工作──但工资会低很多。

46.当资本为了避开有组织的工人,而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时,情况也一样──它扩大了(劳动)后备军,并确保,即使是那些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工人,也无法做到让实际工资的增长像生产力那样快。马克思认为,剥削率会继续上升。即使实际工资增长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生活状况之间的鸿沟也会继续扩大”。

剥削并非主要的问题

47.然而,一个巨大错误是,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问题在于收入分配不公平──也就是说,认为资本主义糟糕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人得到的收入要少于他们所创造的。假如这是惟一的问题,那么,解决方法显然要集中在为了工人的利益而改变收入分配上,例如,强化工会、通过国家立法约束资本、推行充分就业政策(这会减少劳动后备军的影响)──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将使力量的天平向工人倾斜。

48.但这只有一时之效。因为必须明白,资本决不会睡大觉。它决不会停止努力破坏工人所得到的任何成果,不管这种成果是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还是通过政治活动得到的。它决不会停止努力分化工人、让他们相互为敌、增加工作强度、降低工资。即使工人的力量已经足以取得成果(就像在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那样),资本也会把这些成果看作需要克服的临时障碍。它利用自己的固有权力,决定怎样投资和在哪里投资,以恢复攻势(就像在所谓的黄金时代那样)。资本的这种固有权力,终结了“福利国家”和“进口替代”模式,这两种政策许多国家曾用来当作经济发展的基础。

49.问题不在于减少不公平与剥削的成果只是暂时的。工人工资的高低,并不是关键所在──它一点都不比奴隶口粮的多少重要。我们更需要观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观察资本主义所造就的工人的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怎样使工人畸形化

50.想想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状况。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资本的目标和权力,支配着生产过程。此外,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是资本的财产。但是,工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些产品是劳动人民活动的成果。相反,机器、技术,一切“社会智力的共同生产力”,在工人面前都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资本家的贡献。而且,这些产品转而与工人敌对并统治他们──它们变成了资本的权力。发生了什么?马克思解释说,只是因为工人已经把他的创造力卖给了资本家,这种创造力现在“作为资本的力量,作为他人的权力而同他对立”[8]

51.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在工人面前表现为“一个统治他的、异己的世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来说,生产过程表现为“完全的空虚”,“全面的异化”,“为了某种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自己的目的本身。”[9]生产过程中的这种“空虚”和贫困化,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我们力图用物来填充生活的真空──我们被驱使去消费(消费至上论)。除了用金钱这个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真正异化的需求,我们还能用什么别的东西做到这一点?

资本主义生产使人民畸形化的其他方式

52.但是,驱动人去“消费,消费!”,并不是资本主义使人民变畸形的惟一方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描写了工人被损害、贫困化和“肉体与精神分裂”的情况;工人的“手脚终生被束缚在某一个特殊操作上”,这种状况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特有的劳动分工中。机器的发展能拯救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吗?不,马克思强调说,它完成了“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脑与手彼此分离、互相敌对”,“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都丧失了[10]

53.可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记住,资本采用科技和生产科术,只是为了一件东西──利润。由于工人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斗争,所以,资本的逻辑加强选择那些会让工人彼此分裂并更便于督管和监视他们的行为的技术。资本采用的特定生产力量,并不是中立的──它们并不赋予工人力量,让他们发展自己(智力和体力上)的一切潜能。相反,正像马克思强调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11]

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不让人快乐

54.换句话说,并非偶然,我们大多数人发觉,工作场所是个痛苦的地方──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摧残我们,让我们人不像人。但是,为什么工人不能就起而与这残害人的制度斗争?为什么他们不能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转变成适合人发展的场所?

55.还是要记住资本的逻辑:如果人的发展能为资本带来利润,资本就会推行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变革。但是,资本并不关心所选择的技术是否会让生产者得以成长,或者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任何乐趣和满足。它也不关心在引入新技术和新机器时,被取代的工人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的技术没用了,如果你的工作没了,那也不管。资本得到了好处,你受到了损失。马克思评论说,“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12]资本的逻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敌人。

56.因此,如果工人通过斗争,在这里(或别的地方)取得了成果,那么,资本就会找到反击的方法。而且,它拥有所需的武器。资本拥有生产资料,控制着生产,有权决定投资的性质和方向;通过这些,它最后可以采取所需要的措施,以提高剥削程度,扩大剩余价值生产。尽管资本可能遭到工人反对,但它能克服生产领域中影响它增殖的障碍。在生产领域,资本处于支配地位。

资本主义流通的逻辑

57.因此,包含越来越多剩余价值的商品能够生产出来。可是,资本主义存在一个固有矛盾:资本家并不需要这些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他们的目标不是消费这些商品。他们想要的是卖掉这些商品,实现潜存其中的剩余价值。他们想要的是钱。

资本家需要不断扩大的市场

58.可问题在于,市场不是个无底洞。在流通领域,资本家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们发展的障碍──市场的范围。资本的逻辑驱使资本家在生产领域增加剩余价值,那么,同样,它也强迫他们扩大市场范围,以实现剩余价值。如果你不能卖掉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以实现剩余价值,那你为什么要生产这些商品?一旦了解了资本主义的性质,你就会明白资本为什么必然被迫扩大流通领域?

需求的全球化

59.不管市场有多大,资本家总是力图扩大。受到现有流通领域限制的资本,努力拓宽这个领域。怎样扩大?一种方式是空间上的扩展──把现有的需要延伸到更大的范围。马克思评论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被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13]因此,资本要力求“摧毁”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14]

60.在这一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资本来说,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特性毫无意义──通过大众传媒,各处的标准和需要实现了同质化,资本的逻辑从而征服了世界。各处都是同样的广告、同样的商品和同样的文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是资本在流通领域的障碍。

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61.资本扩大市场还有一种方式──“制造新的需求”。马克思指出,资本家会尽其所能要人们消费更多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具有新的诱惑力,强使工人有新的需求等等”[15]。这并不是新情况──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相对来?还不发达的19世纪中叶,就已道破。然而,在20世纪,特定资本主义生?方式的发展,使销售活动变得必不可少;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并不只是更高的生?力──资本成功提高剥削率,使实现剩余价值成了资本的一个核心问题。

62.因此,资本有能力转移到低工资的国家去生产商品,这些商品再出口回到比较发达的地区;资本的这种能力,大大增加了生产力与实际工资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全世界提高了剥削率。而且,这意味着,必须加强使商品通过流通领域的销售活动。资本在生产领域节节胜利,而为了销售,它愿放在创造新需求上的花费也毫不多让。

63.看看为专业运动员提供的薪水。为什么这些薪水(和产品宣传费)数额这么庞大?一切都和广告有关──也就是说,都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有关。(在电视上看体育节目的人越多,大众传媒资本家就能向不得不做广告的资本家收取越高比率的费用。)在这方面,妇女劳动(如生产耐克牌鞋子)的低工资与耐克公司付给运动员的高额宣传费之间,就有骇人的反差;实际上,这和严重的剥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流通领域的剥削

64.但并不是只有生产领域才存在剥削。为了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换成钱,资本家不仅必须刺激需求;他们还需要有人去销售这些商品。当然,他们希望流通费用尽可能地少;因此,资本的逻辑要求,应该尽可能多地剥削销售这些商品的工人。对这些工人剥削得越多(换句话说,他们工作的时间与工资中包含的劳动时间的差额越大),资本的销售成本就越低,售后利润就越高。

65.在流通领域,剥削工人的最好方法是,使用临时的、兼职的、非固定的工人。这些工人容易被离间和分化;他们发觉难以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因此就互相竞争。在失业率很高时,这种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于是,资本不仅会降低这个部门的工资──它还会把销售风险转嫁给工人。

非正式工人

66.换句话说,庞大的失业后备军,使得资本有可能利用“非正式部门”来完成循环。这些工人是资本生产与流通的循环的一部分(因?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货郎”所销售的商品,是在资本主义关系下生产出来的);然而,他们没有资本正式雇用的工人所拥有的福利和相对保障。他们看起来像是独立经营者(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这?想──这是资本的一大胜利!!),但是,他们依赖资本家,资本家也依赖他们去销售那些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就像各地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一样,他们也互相竞争(而且还和流通领域的“正式”工人竞争)。谁会从这里得到好处?照样,工人竞争的结果是资本获益。

为什么资本主义会遭遇危机?

67.我们知道,为了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在不断地努力扩大市场。但它并不是总能成功。资本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往往超过它实现剩余价值的能力。为什么?因为它在生产领域的成功──特别是,它在提高剥削率方面的成功。资本在生产领域的所作所为,反过来在流通领域给它带来困扰:通过力求“把这种必要劳动对剩余劳动的比例降到最低限度”(也就是说,提高剥削率),资本同时会“限制交换领域,也就是限制价值增值的可能性,即限制实现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可能性”[16]。马克思评论说,出现生产过剩,正是因为工人的消费“没跟上劳动生产力的增长”。

68.因此,生产过剩是“发达资本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进行,“不考虑市场的现有界限或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现有界限”[17];结果是,“在立足于资本主义基础的有限的消费范围和不断地力图突破自己固有的这种限制的生产之间,必然会不断发生不一致”[18]

危机与生产领域

69.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与实现剩余价值的能力失衡的初步迹象,加剧了资本家的竞争。这表明,相对于市场的限制来说,资本的积累(也就是投资)太多了。然而,这种失衡的最后结果是危机──“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19]。商品卖不掉了;自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商品不能卖出去,它们就不会再被生产出来,因为没有了利润。因此,生产减少,宣布裁员──即使有生产潜力,人民也有需要。毕竟,资本主义不是慈善事业。

资本主义的本质暴露出来

70.这正是资本主义危机使人们有可能看到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润──而不是作为社会地发展的人类的人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的性质和规模。有什么其他的经济制度会导致这些问题同时存在:资源闲置、民众失业、人们对可以生产出来的东西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什么其他的经济制度会让世界上一部分地方人们饿得要死,而别的地方食物充足、有人抱怨“食物生产得太多”?

71.但是,危机并不必然导致人们质疑这个制度本身。人民同资本主义的各个特定方面斗争──超时工作、工资水平、工作条件、积累过度的危机所引发的失业、资本对环境的破坏、民族文化与主权的毁灭,等等──但是,除非明白了这个制度的本质,否则,他们的斗争,就只是为了要一种更友善的、有人性外表的资本主义。

72.然而,资本并不想要更友善的资本主义。它想要的是利润。而且,即使工人也许并没有试图终结资本主义,而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为实现公正而斗争,他们的斗争也可能对追求利润构成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可能会发觉,有必要展示资本逻辑的另一面。

资本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与国家

73.资本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利用市场,必要时求助国家。”马克思强调说,在其发展的初期,资本对国家有巨大的需求:“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需要国家权力。”为什么?因为资本为进行再生产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都不是自发存在的。为了创造出让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制度,资本需要通过国家的强制力(例如,“古怪的恐怖的法律”),使社会的一切因素都服从自己的要求;比如,它运用这种力量迫使工人“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20]

资本所创造的“常识”

74.然而,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需要由国家代表资本进行干预的情况会减少。资本采用特定生产力的方式,会贬低工人,“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21];“使用机器、运用科学和发明等带来的好处”,都不可避免地被看成是资本的贡献;由于引入新技术,工人被取代和分化──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导致工人在资本面前产生依赖感和无力感。

75.马克思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自己就能“保证资本家对工人的统治”。因为在正常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不断增加劳动后备军的人数,市场的力量足以迫使工人接受资本的统治。因此,马克思说,资本自己会“粉碎一切反抗”,制造一个“由于教育、传统、习惯而承认这种生产方式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的工人阶级。[22]

国家作为资本最后的武器

76.然而,工人确实在反抗,确实在为他们的需求而斗争。而且,市场本身并不是总能确保资本获得利润;利润是资本的目标和活力来源。因此,资本向国家求助──“必要时求助国家”。它准备摧毁工会、剥下民主伪装、转向法西斯主义,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国家的强制力和“古怪的恐怖的法律”[23],并不是新兴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资本在其发展初期和充分发展时期,都会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国家。

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

77.而且,不仅从本质上讲是这样。资本追求利润,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除了寻找新的、更便宜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外,资本还需要能加以剥削的工人。它想找那些软弱的人,那些愿意接受低工资和恶劣工作条件的人,那些脱离其他工人的人;因此,资本为了确保这些有利条件,会进行生产转移。如果你了解了资本的逻辑,就会明白,全球资本主义是由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为了实现追求利润的目标,资本力求“摧毁一切地方限制”。[24]

78.在这里,资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样信奉“尽可能利用市场,必要时求助国家”的座右铭。只要资本能通过市场得到它想要的东西──比如,由于初级产品生产国为出口而竞争,或者是能得到大量可以在生产中剥削的工人──它就不必过份倚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制力。

资本及其国家帮助资本的市场

79.但是,资本在求助于直接的强制之前,还有很多武器可用。认?市场具有魔力,这种占据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在经济系里,那些在研究与经费上得到资本和其国家支持的经济学家,不会对市场提出批评。在思想斗争中,资本引据这样的意识形态:干预市场必然引发灾难,一切想利用国家的企图都会好心办坏事。因为不赞同这些观点的人会被贴上“坏经济学家”的标签,常常失业或被边缘化;所以,每个人从经济学家(和媒体)那里听到的声音,都是叫喊“别无选择”──除了市场别无选择,穷国(实际上是所有国家)除了接受市场的支配别无选择。

80.然而,没有人会指责资本完全依靠思想的力量。资本也会利用其国家来创建一些机构,这些机构能确保市场的支配地位。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国际机构,以及所谓的自由贸易协定,就都是被创造出来贯彻资本的逻辑的。用怎样的方式?通过惩罚那些胆敢有别的想法的人,惩罚那些试图推行不受主要资本主义列强控制的政策的国家。

81.此外,帝国主义有个“第五纵队”──独立自主的中央银行,资本还会利用一整套制度来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消除对资本转移的一切限制,废除所有保护工人、消费者和市民免受资本伤害的法律,削减国家对资本的控制权(同时增加国家代表资本行使的权力)。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

82.尽管存在这一切,也不能阻止人民最终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就利用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干涉,通过颠覆活动,通过动用经济、军事资源,来扶持殖民地国家和附庸国;这些殖民地国家和附庸国,会为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再生产创造条件。特别是,当资本已经决定在外围地区直接进行剩余价值生产的时候,会发生这种情形──现在,它必须确保自己的投资能得到保护。

83. 在当地寡头和精英的支持下,这些殖民地国家被分派的职责是,创造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市场能最好地为资本服务。通过使农业生产者和土地分离,并为资本提供自由活动的特殊经济区,全球资本的这些傀儡,使得资本能得到它所想要的劳动后备军。此外,它们还在那儿维持秩序──利用它们的强制力和“古怪的恐怖的法律”[25],打击那些挑战资本逻辑的行为。然而,一旦这些殖民地国家不能履行这种职责,资本就会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帝国主义干涉。

84.简而言之,帝国主义永远不会停下脚步。它的野蛮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正像切.格瓦拉(Che Guevara)所指出的那样,它是一头不知道任何限制的野兽──它会努力把任何为自由斗争的人踩碎在自己的脚下。

帝国主义的本质

85.帝国主义是与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标不可分的一部份,是资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力求“摧毁一切地方限制”[26]的必要部份。并不奇怪,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资本家为扩张势力而竞争,会导致他们要求各自的国家给自己特权来剥削殖民地──从而引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然而,基本矛盾一直是资本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所有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共同的利益。

资本主义与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

86.想一想资本主义所造就的那种人。我们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损害。资本不是为人发展自己的一切潜能创造条件,而是把人当作实现它的目标即谋取利润的手段。他们的生产活动受到这种外在权力的支配;他们作为局外人,和他们的劳动、他们的劳动产品、他们的劳动手段以及他们彼此,发生关系。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造就的是贫困的人。这些人,劳动者,从他们的劳动中很少获得满足,不得不从对商品的消费中寻求满足;他们能够用拿到的工资进行消费。

87.在这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首先,人们(a)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又有一些必须得到满足的需求。这些人(b)必须进入劳动市场,出卖他们的劳动力──和其他处境相同的人竞争。他们(c)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造就了贫困的工人,他们的需求和消费力都很有限。然而,(d)消费掉这些异化的产品后,他们又没有了养活自己的手段,必须再次把自己带到资本面前;他们又得为实现资本的目标而进行生产。这是个恶性循环,它的各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的──不全部改变,就无法改变其中任何一个。

恶性循环的扩大

88.然而,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个循环在扩大。它扩大,是因为资本力图进行扩张。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剥削,从而会产生新的剩余价值;资本为了增殖,会扩大它的生产能力;正因为这样,它必须通过不断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来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因为资本必须增殖,所以它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人为地制造新的需求。它诱使人们过消费至上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人们永远都不会完全满足),它必须这么做──它必须卖掉越来越多的商品。它必须创造新的需求,创造会使我们更依赖资本的新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评论说,“资本今天的力量”[27],是以为工人创造新的需求为基础的。

界限?

89.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日益扩大的循环──一个日益扩大的异化生产、日益扩大的需求和日益扩大的消费的螺旋。但是,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每个人都知道,世界某些地方已经实现的高消费,不可能在另一些地方同样做到;后面这些地方的资本,最近才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一体化。很简单,这么做,地球承受不了──正像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那样,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出现了全球变暖,短缺现象日益严重;短缺现象反映了新的资本主义中心对某些特殊产品的需求在增加。这个循环迟早会达到它的极限。它的极限,取决于大自然的界限,取决于地球承受越来越多的商品消费、越来越多的地球资源消耗的界限。

90.但是,甚至在我们达到资本主义恶性循环的极限之前,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有权支配这些越来越有限的资源?石油、金属、水──所有这些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应该归谁所有?是现有的资本主义富国吗?它们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别的国家没能得到发展。换句话说,在物品和资源的消费上,它们还能维持巨大优势──并运用自己的强权从别国攫取资源吗?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还有那些全然没有兴起的国家),能得到“合理的份额”吗?贫困的世界生产者──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生产者熟知其他地方的消费标准──会接受自己无权享用文明成果的状况吗?任何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还会想任由市场支配吗?实际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必要时求助国家”。

野蛮的幽灵

91.野蛮的幽灵在世界游荡。怎么会有人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的发展之路?是,当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些人总是可以发展他们的很多潜能──但并不是一切人都可以。为什么?因为资本主义的真实本性,取决于某些人能够垄断人类活动成果和文明成果,并剥削和排斥其他人。资本主义从来就不是这样一个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是,既然资本主义的特殊扩张方式的极限已经变得显而易见,那么,它所包含的与生俱来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就很明显了。

社会主义与人的发展

92.有一种替代选择──这种替代选择来自人类发展的逻辑。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人民已经为这种替代选择斗争了很久;他们用人类发展的逻辑反对资本的逻辑。在每次争取人的尊严与社会公正的斗争中──在每次争取更高工资和更好劳动条件、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家长制、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斗争中,在每次争取满足我们的卫生、教育、住房(和其他需求)的权利的斗争中,都蕴含着人的发展这一思想。这些斗争,都是为了消除那些影响我们全面、充分发展的障碍。

93.在我们的共同斗争中,还蕴含着这样的思想:我们全都彼此相关──我们相互需要,实际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替代选择的是这样一个社会:它的基础是爱和团结,是我们作为人类大家庭的统一,是“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28]

94.当然,这种社会不能是由国家决定的,在思想和行动仍然相互分离的地方,我们(在工作场所、社会上或家庭里)就处于被支配地位,我们发展自己潜能的能力就会不平等。这种社会究竟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呢?玻利瓦尔宪法认为,作为人类发展的替代选择的,只能是一个民主、积极当家、参与的社会──在那里,我们的参与和实践,是确保我们“个人和集体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

创造富有的人

95.人类发展的逻辑显示,我们需要通过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民主、参与和积极当家的行为,实现自己的发展。通过在社会、工作场作和一切社会机构中的革命实践,我们能把自己打造成马克思所说的“富有的人”[29]──潜能和需求上的富有──与资本主义所造就的贫困、被损害的人形成对比。对人类发展逻辑的认识,显示了资本逻辑的邪恶与反人性,表明了我们需要进行的另类选择。

96.不同于等级森严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认为它是“阶级专制的机器”[30])和专制的资本主义工作场所,只有革命民主能够创造条件,在那里,我们每天都能把自己打造成富有的人。这种思想认为,民主存在于实践之中,民主是一种实践,民主是积极当家。这种意义上的民主──在工作场所积极当家作主,在邻里间、社区和公社积极当家作主──是正把自己变成革命主体的人民的民主。

社会主义的基本三角形

97.这种革命民主,不仅在确定社区与工人的需要和能力时必不可少,而且可以用来建立积极当家作主的能力,在生产者之间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建立在团结基础上的关系。在生产中,除了积极当家的民主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确保生产过程会使人民变得富有并扩大他们的能力,而不是给他们带来损害并让他们陷入贫困?在社会上,除了积极当家的民主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确保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促进我们实现潜能所需要的?

98然而,为社会的需要而进行民主生产,有一个基本前提:不能存在个人、集团或国家对人类劳动成果的垄断。换句话说,前提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它是乌戈.查韦斯(Hugo Ch?vez)(译按:委内瑞拉现任总统)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三角形”的第一条边:(a)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这是(b)由工人组织的社会生产的基础,生产的目的是(c)满足共同的需要,实现共同的目标。

99.我们来仔细思考一下这个特殊的分配-生产-消费联合体的每个要素。

A.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100.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它能确保我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被用来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而不是实现资本家、个人团体或国家官僚的私人目标。然而,社会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不同。国家财产可能成为下面这样的企业的基础: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等级森严的国家公司,以及特殊工人群体(而不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占有国家财产大部分收益的公司。然而,社会所有制意味着彻底的民主──在决定如何利用我们社会劳动的成果时,人民作为主体发挥作用,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社会的一员。

B. 由工人组织的社会生产

101.由工人组织的社会生产,在生产者中建立了新的关系──合作与团结的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不同,它使得工人有可能结束这种状况:由于脑与手的分离,“身心受到损害”,丧失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31]。只要工人无法在工作场所把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从而发展自己的潜能,那么,他们就仍然是异化的、局部的人,这样的人会从拥有和消费物品上寻找快乐。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如果工人不在工作场所进行决策并发展自己的潜能,那么,其他人就会这么做。在工作场所积极当家的民主,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C. 满足共同的需要,实现共同的目标

102. 满足共同的需要,实现共同的目标,集中关注的是下面这一点的重要性:把我们的生产活动,建立在认知我们的共同人性和我们作为人类大家庭成员的需要的基础上。因此,它强调要超越私利来看待我们的社区与社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进行生产只是为了获取私利,那么,我们会怎样看待其他人?看成竞争者或消费者──也就是当作敌人或实现我们的目的的手段;这样,我们就仍然是异化的人、局部的人、被损害的人。社会主义三角形的这个第三要素,它的目标不是要通过交换关系(因此,力求为自己得到可能的最好交易)来和他人建立联系,而是和他人形成一种认知到差别的团结关系。就像玻利瓦尔美洲国家替代计划(the Bolivarian Alternative for the Americas)那样,我们在人民中间建立团结,同时用各不相同的方式造就自己。

103.这种团结的思想最关紧要,因为它主张,一切人,所有各部份的集体工人,都有权利用“我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前提完全不是我们有不受限制地消费东西的个人权利,而是我们了解“工人自己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性。再者,我们要求得到社会的大脑与双手所创造的总成果,这种要求的根据并不是剥削。并不是因为你受到了剥削,所以有权分享社会劳动的成果。而是因为你是人类社会的一员──是因为像我们所有人一样,你有权利得到发展自己一切潜能的机会。

104.同时,身为人类社会的一员,你也对这个人类大家庭的其他成员负有义务──确保他们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一切潜能。身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你被要求善尽自己的义务──玻利瓦尔宪法提出了这一点:第135款指出,“各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义不容辞地履行义务,这些义务来自团结、社会责任和人道救援的需要”。

我们承袭下来的缺点

105.当然,构建社会主义三角形,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这一点,意义重大。例如,为了共同的需要和目标而生产,要求有一种民主机制,可以把下面的需要传送上来,以便自觉地进行协调和计划。然而,最初确定的共同需要和目标,将会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人民的需要──人民“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32]。同样,在生产者的私人利益依然盛行的时候,怎样才能保证生产是?了社会的需要?而且,在这些情形下,我们怎样确保财产真正归社会所有?没有为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财产;没有社会财产,就不可能有工人按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决策;没有工人决策,就不可能有人民及其需要的变化。不能成功地构建这个三角形,意味着从旧社会承袭下来的缺点污染了一切。那么,既然万事万物都相互依存,你怎样创造21世纪的社会主义呢?

革命实践

106.简而言之,问题就是,如何在发展新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创造社会主义新人。这只能通过一个过程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人民通过他们的实践改变自己。我们永远需要记住革命的实践这个概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33]。人民通过这个过程让自己为新社会作好准备;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只能是个真正民主的过程,积极当家的民主的过程,实践的民主。

107.工作场所的民主决策(而不是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社会对活动目标的民主指导(取代资本家的指导),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生产,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而不是私人或集团所有),民主、参与、生产者积极当家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建立在认知我们共同人性基础上的团结(而不是自我本位),集中关注人的潜能的发展(而不是关注物的生产)──所有这些,都是造就新人的手段,是新组织制度和21世纪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的良性循环

108.我们在建设这种新社会主义时,会创造出怎样一种人?他们与资本主义制度下造就的人大不相同。与“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相反,社会主义包含一个“良性循环”。首先,(a)生产者生活在一个团结的社会里──人民了解彼此在差别的基础上构成一体。这些生产者(b)进入一个联合体,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生产,并且(c)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扩展了他们的潜能成?富足的人。因此,他们的活动的结果是,造就了(d)深知彼此一体、相互需要的生产者。于是,他们再次进入这个社会主义良性循环的过程。

109.和资本主义的恶性循环一样,这也是个日益扩大的循环。然而,它的扩张不是受资本逻辑推动的──资本的逻辑要求更多的生产、对地球资源的更大消耗和更多的消费。相反,这种受人的发展逻辑推动的扩张,不是数量上的扩张,而是质量上的扩张──全面的、富有的、社会的个人的发展。这里不存在固有的限制──除了人的一切潜能的充分发展。

人类发展之路

110.相对于社会主义三角形(社会财产、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想想资本主义三角形──(a)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剥削工人(c)以追逐利润。会有任何人真诚地认为这可以是人类的发展之路吗?

111.惟一的道路是社会主义。但是,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和走什么路可以到达那里,还只是个起步。

112.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会尽一切可能改变我们、分化我们、让我们相信别无选择。

113.我们知道,我们不得不准备战斗。

114. 如果我们相信人民,如果我们相信人类社会的目标应该是“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选择就很清楚:

115.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就是人相为战的野蛮状态。

(本文将收入《批判与再造》丛刊之一)

译者注


[①] 本文原?美?《每月??》2009年2月?。
[1]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4]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95页。

[5]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但此处译文略有改动。

[6]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6页。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0页。

[8]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267页。

[9]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1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7页。

[1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3页。

[1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3页。

[13]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1页。

[14]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15]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7页。

[16]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9页。

[17]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10页。

[18]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19]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2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2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3页。

[2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2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24]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2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26]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3页。

[27]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7页。

[28]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44年8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2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30]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3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7页。

[3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3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