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首先要认识的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定义,马克思这样来定义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由抽像的劳动所凝成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一种剩余劳动的货币支配形式。
价值并不是具体的财富,政治经济学的错误多源于价值与财富(使用价值)的混同。使用价值才是财富的具体内容,因此把一定时间产生的价值总量当成所谓的像生产涵数一样的生产总值是错误的,它实际上压根就不是生产涵数,也不涉及具体的财富内容,生产总值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它真正的名称应该叫做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正如价值量(钱)不是兑现具体的使用价值,剩余价值也根本不涉及具体的剩余财富。正如三十年前的人们存钱,三十年以后取钱出来消费,三十年前他们根本想不到会出现个人电脑、互联网、MP3、MP4等,但这些新产品都是现在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它兑现的只能是抽像的劳动。又如:以一个富人来说,他个人不可能在一天之中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但富人用的与此相关的奢侈品确消耗大量人的劳动。假设某个超级富豪拿钱出来大量资助穷人,够买穷人所需的中低档消费品,其结果就是中低档消费品物价飞涨,因为社会压根就没有生产那么多中低消费品,生产结构不是指向穷人的。 价值量增长是不能涉及具体财富的增长的。如:GDP统计中的各种产品是异质的,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表示实物产出呢?实际上,这种加总和指数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确定的结论的,即只能是单一产品或稳定状态增长(即所有的产品按同样的比例增长),比如说有苹果和梨两种产品,如果它们的增长率都是10%,可以确定的说产出的增长率是10%;但如果苹果的增长率是15%和梨的增长率是5%,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指数的。这一问题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异质品世界来讲,说GDP增长8%,显然不如说去年生产的是21寸电视而今年生产了29寸的电视更清楚。
对于物价指数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统计只能在单一产品和稳定状态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苹果和梨的价格都增长了10%,可以确定的说物价上涨了10%;但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了15%和梨的价格上涨了5%,或者价格同时上升而苹果和梨的产量比例变化了,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物价指数的。
因此剩余价值,并非什么剩余财富,而是剩余劳动的一种支配形式。
资本主义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而不是满足多数人的使用价值,因此马克思认为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或者说市场经济中,只要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用货币计量即可联系到GDP的统计。当采用货币交易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企业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资本家所雇用,则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的定义是与国民收入的统计相一致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货币的买和卖两个过程,以使货币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一套100米的住房,它的使用价值是在一定条件下客观存在,只要房子不损毁,其使用价值是不变的。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以前要花5年的工资来够买,而现在要花二十三十年的工资。有人只注意到了物价上涨,其实是被拜货币教和拜物教思维欺骗了,价值量增长带来的是大量劳动者的劳动量被吞噬而变成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了,他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或相似的使用价值,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劳动。而更多的劳动不是变成可吞噬更多劳动的资本,就是在生产结构上指向了富人的奢侈品生产,而具体的使用价值确与价值量的增加无关。这就是资本主义所谓的经济增长,显然资本主义的这种GDP并非什么生产涵数一样的东西,而是生产了资本的雇佣劳动总和。
作为生产涵数的是机器,而资本是不是机器呢?价值的留存量最终多会形成资本,按照统计资料,美国的总资本中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35%的资本,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1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国的可能性却很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器操纵机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的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从这样的一个逻辑来看待此问题。价值(交换价值)就如同汽车行驶所需的“汽油能量”,电车运作所需的“电力能量”一样。科技进步使得能量(价值量)消耗降低,但这种消耗降低了,难道说能说,带动汽车发动机的能量的不是汽油,带动电车运行的能量不是电力,而是科技么?具体的生产方式可以归为工艺及技术的应用,但驱动这些生产转动的确是如能量一般的劳动。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相关领域劳动力耗费的降低,但资本主义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榨取劳动者的劳动,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剩余劳动),因此生产组合会改变,对于多数人来说,其劳动时间并不会因科技进步而趋于减少。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