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当生命与语言相遇——郑小琼诗歌札记

张清华 · 2007-07-16 · 来源:搜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当生命与语言相遇

——郑小琼诗歌札记

张清华

    这明显是一个言不及义的题目,我还可以写成“当生命与存在相遇”、“当语言与命运相遇”、“当一个诗人与一个时代相遇”,等等。因为一个好的诗人带给我们的总是很多,他(她)会昭示着一种喷薄而出的诞生感,让你期待太久,又出其不意。他(她)和时代之间会构成强烈的互证关系,书写和确认那些重要然而又从未有过传神表现的公共经验,他(她)的语言方式会充满陌生而又熟悉的尖锐性与震撼感,具有直抵人心和存在黑暗的力量,他(她)会有鲜明的原生而且陌生、精确而又暧昧不明的特性,还会有不可抵挡的整合性与吞噬力……我读郑小琼的诗,有类似的强烈的感觉。

    这使我决定谈一谈她的诗,这种谈论可能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这时代浑浊的语境,使我深恐那些酸涩或粗鄙的标签会再度落下来,将她简单地盖棺论定为一个“符号化的诗人”,一个不期印证了某个特殊的意识形态怪胎的写。但是,我又不能生生将她从这生存的现场扯开,将她关禁在词语的囚室中来奢谈她的纯粹性,并假装“纯诗”、“专业”和“技艺”的代言人与捍卫者。因为她是属于这时代的现场、属于这生存黑暗、这时代创痛的诗人。想想看,我们最近听到的声音是多么浑浊不堪:把“打工诗歌”挂在嘴上的人们,可能正在用粗鄙的符号和赤裸裸的市场动机,葬送着这本来的悲凉而淳朴的慷慨清音;那些轻薄而又假作高雅的谈论者,也正在用他们恶意而又酸溜溜的聒噪,来贬低这些来自命运和痛感的的书写,轻薄那些血淋淋的声音。我不知道我该怎样选择我说话的方式和“立场”,来谈论郑小琼这样的诗人。但我坚信,她是可以最终使这一切聒噪和喧嚣闭嘴的一位诗人,因为她具有这样的力量——具有将现实提升为生存、将生存还原为存在的力量。这是一种证明,因为在一个真正的好的诗人那里,才华和现实感从来都不是单独出现的。当这样的诗人浮出水面,一切表层问题的谈论都会失去意义,一切喧闹都将止于安歇,烟尘消散,尘埃落定。

   “将现实和生存还原为存在”——我现在要谈谈这个问题。我原来曾经试图将郑小琼的诗歌概括为一种“工业时代的乐府”,但后来我发现这远不是最重要的。郑小琼和一般的“打工诗歌”的悲悯主题、道义书写不一样的地方也在这里,首先,她置身其间就是一个确证,她不是一个站在高处的隔岸观火者,不是悲天悯人的局外人,她那些带着痛感的书写,是来自她自己身心的践行和生命的参与。这本身就是含量,诗歌与生命实践必须相印证的法则,决定了她作品的含量,也决定了其感人的质地。她的诗贴近而真实地给我们展现了其人生的一个侧面,身在其间的劳动者的真实处境。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身体写作”,真正的身体写作不是亵渎感官,不是脱衣舞和裸奔,而是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将生命乃至命运“嵌入”作品中的质感。在郑小琼的诗中,我看见了这来自生命和身体的介入,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感动的力量。像这首《落日》中所写的:“小小的落日,也有铁片样的疼痛/它卷起暮色,卷曲起荔枝林里的微风/它蓝色的火焰在炉火中烧着/在轰鸣的机台上缓慢的移动/它笨拙地穿过我油腻的手指/在金黄色的牙针里投下准星”——


它的背后,站着多少杂乱飞舞的灰尘
犹如这铁制品的背后,站着
多少人:郑小琼,李燕,刘水平……
然后她们像一些灰尘一样在背后跳动

   “像灰尘一样在背后跳动”,我感到了这样的诗句所揭示的活生生的命运的现场感和尖锐性,它不是来自观念、甚至也不是来自体验,而是来自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的纤弱的劳作着的身体,来自那切身的“在场”的见证和经验。

   很显然,郑小琼的诗歌已经跨越了“现实”甚至“生存”这类易于派生歧义的意义层面。因为人们通常是在现实的“道义”层面上谈论“底层写作”的价值和局限的,你写得再好,也架不住他说你篡居了“道德优势”。但这样的谈论对于她来说却是无效的,因为她几乎从不在所谓道义的层面上书写人的境遇。毫无疑问,现实是不公的,生存是艰辛和残酷的,但写出了这些,赢得了关注和同情,就能改变生存的残酷法则吗?依然不能拯救“沉默的大多数人”的命运。所以,同情就变成了廉价的作秀,眼泪则被讽为伪善的装饰,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可当年海德格尔是如何谈论艺术中的存在之思的?他从凡高的《农民鞋》中,看出了一个生命、一个曾经的和正存在的生命,他的见证性和意义。一双破旧不堪的鞋子,随便地摆放在地上,它的主人不知所踪。但正是它们,一双农民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的鞋子,很自然地在一个行走的血肉生命同大地之间,建立起了奇妙的联系,见证了令人惊心动魄的“存在”之义。于是他说,“作品使大地成为大地”。郑小琼的诗使我产生了类似的感受,因为她所关注的不是“道德意义”上的生命和劳动,而是“存在意义”上的生命和劳动——

一小朵蓝开在天空,倾向于平静
一小朵蓝抵达炉火,询问着内心
更深的蓝在铁片,图纸,沾满油腻
机器上轰鸣着的蓝,滑落出一截
小小的春天,一个人的爱情……

    这是她的一首《蓝》中的句子。这个蓝是天空的虚无的蓝,是火焰燃烧至极限的纯青之蓝,是这劳深陷困乏的幻觉的蓝,但更是这有思想的生命内心中“更深的蓝”。透过它,我们会看见这生命与存在的黑暗之间的一缕细弱的光,一缕恍惚而又尖锐的、迷幻而又洞彻的、让人颤栗而又平静、激奋而又绝望的光。它闪耀着,沉默而宁静,炽烈而不可躲避。谁也不要指望用所谓的“专业性”和“特殊技艺”来拒绝这光芒——“无力抵达的地方太多了”,多年前一位诗人在她的诗中这样说。谁可以接近,什么地方通向着存在?那便是生命需要敞开而且能够敞开的地方,劳动,除非是体现着生命创造和尊严的劳动。谁真切地感知到这劳动的生命,谁就在瞬间接近了对它的认识,而那劳动者本身则无疑是通向着它。凡高深谙这道理,郑小琼也明白,她的诗在很多时候都具有使生命、存在和语言同时敞开并且相遇的能力。这是使她迅速地穿越甚至忽略道义、意识形态、甚至是生存苦难这样的层面的原因。在更多的诗人那里,通常观念与语言相遇,当然只会触及表层的问题,然而当那色彩和语言投向了不朽的通过劳动而敞开了的生命之时,存在的真理自会豁然而敞亮。让我们读一读她的《四月》,这些句子也许很容易使人想起艾略特的荒原中的“四月”,那是“残忍的、哺育着丁香”的四月,也是相当抽象和观念化的四月。可在郑小琼这里,它则充满了个体的经验与此在的直感:“黎明揉进了一滴铁锈的泪水中/她低头听见了恍惚的声响……”

四月在窗外行走,荔枝林开花

紫丁香低于爱情,铁的背阴处

生锈的月亮,一个相信爱的人

举起持久而隐忍的悲伤

   “持久而隐忍的悲伤”!呵,这悲伤中的生命赋予了语言以灵魂,以活的意义。记得我一两年前在谈论“70后”诗人中的优秀者的特点时曾说过,他们具有可以“通过细节直接通向存在”的能力,而在前代的诗人那里,必须通过整体和观念化的建立,来搭建其通向存在之梯。在郑小琼这里,我的这个说法可以再次得到印证,她的充满暗示性和弥漫性的语言,他对富有原始根性的词语的得心应手的运用,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整合力和弥漫性。

    说到原始根性的词语,我还想谈一谈她的诗句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一个意象——铁。“铁”的频繁出现在郑小琼这里不是偶然,铁的冷硬、铁的板滞、铁作为工业化生存的象征,作为流水线一般的生产程序的隐喻,作为与细弱的人性与肉体相对照的异化力量的化身……在表现“工业时代的美学”方面,它可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铁是黑暗和秩序,也是心灵和命运。它统治着这这世界,这些血肉之躯的生命,让他们更显卑微、无力抗拒。某种程度上,如果说郑小琼的诗歌是有着不寻常的美学意义的话,那么她为这时代提供的最具有隐喻的扩张意义的,就是这以“铁”为关键词和标志的冷硬的工业时代的新美学。

    除了语言的原生性和表现力之外,能够确证她的诗歌能力的,还要推她迄今已数量惊人的长诗。就我的视野而言,她的长诗写作不但有对其现实处境的深入而整体性的书写,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而上学能力,不是量的简单累积,而是源于其强大的建构能力。像《完整的黑暗》、《进化论》、《幻觉者的面具》等都属于后者,限于篇幅,这里不准备展开谈她的这些作品,但我必须说,这些作品将奠定郑小琼作为一名很重要的诗人的地位,它们表明,其的“身份”绝不是一个“打工者”的名词就可以涵纳的,这是一位有着坚实的文化支持力量的诗人,她的思考包含了现实、历史、哲学和文化的广大领域。请读一读她的众多长诗中的一首《魏国》中开头的句子:

巨大的悲剧在旷野上弯曲,沿着秋天的头颅
它们返回一株植物的肩膀
庄子,一只蝴蝶,飞过魏国

混沌和辽阔的语境,构成了她超越力量的诞生背景和源泉,与此前第三代以及其他优秀诗人的长诗写作一样,郑小琼具有“开辟空间”的能力,长诗的规模和容量需要这种空间的开辟,需要放置巨大思想与结构的场域,她的诗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无可置疑的才华.

    郑小琼的长诗中还有许多与现实生存状况十分切近的篇章,《辱》、《在五金厂》、《挣扎》、《活着的记忆》、《幸存者如是说》、《兽,兽》、《黄斛村纪实》等都可以看出她对当代生活的悲剧性思考与处理,同样不可忽视。

无论从哪方面看,郑小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真正的“新星”,尽管她的作品在局部也许还有粗糙和芜杂之处,有着稚嫩的痕迹,但毫无疑问她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好的诗人、重要的诗人的条件和质地。这非常令人振奋,我原来一直主观地认为,随着市场化社会和它的价值观的弥漫,随着娱乐文化对新一代人群的精神世界的“淘空”式占领,不会再有具备文化担负能力与责任感的一代了,然而郑小琼的诗歌教育了我,让我真切地感到思想之血的在生命中壮观的传承和流动。让我知道沉舟侧畔,病树前头,精神的道路永远不会停滞,火光在前。

                                           2007年6月3日急就于北京清河居

(刊载于2007年<诗刊>"每月诗星"评论)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4. 星话大白|越南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