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逝夜潭:读郭小川《望星空》有感
这是一位战士诗人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一篇长诗。其在当时出现,曾经引起一些声音,就像现在如果再出现引起的声音一样,不在诗的优劣,在诗人的思索。 该长诗,是不是灵感于《天问》,不敢说。其“问天”确是真的。
其冗长、拖沓、凌乱的诗句,是一个战士、一个人、一颗心灵,于历史思索的时刻,在星空下的苦苦思索。迷惘,否定,奋起,否定之否定,等等。 其中没有答案。是《望星空》存留理由;也是其不成功所在。 《望星空》的时代性质,有点像《班主任》,命运却回然不同。其“原无野老泪,常有少年狂;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流言真笑料,豪气自文章;何时还北国,把酒论长江。”的战士情怀和风采,是《班主任》根本无法企及的。 “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了望!”。星空依然壮丽,班主任不忍卒读。 其实,洋洋洒洒1700多字,200多行的长诗,唯一表现的迷惘惆怅,就一点老生常谈,“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的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其唯一要传达的思索探讨,就一句战士老话,“决不会在红灯绿酒面前,神魂飘荡”。 古往今来,所有“仰望星空”的人,都从大地出发,最终都归结大地,这是共同的。只有关心大地的人,才仰望星空;只有回归大地的人,其仰望才有意义。 仰望星空,不是虚无;关心星空,不是逃避。星空再美丽,不能代替大地上的生活;星光再明亮,不能取代黑暗的人生;星际遨游再辉煌写意,都不能取缔大地上的努力、奋斗、和牺牲。最终还得回到大地,回到人间。 散沙一样的亿万单干农民任喜怒无常的大自然任意冲涮漂泊;无数无组织的个体人们听冷酷无情的市场经济自由支配宰割;背井离乡,四海流浪,无家可归的人群有着太多的机缘仰望星空。亘古不变照耀大地的茫茫星空,早已熟视无睹这亘古不息的仰望景象。星空还是那样的星空;大地还是那样的大地;人们还是那样的人们。任凭仰望星空,历史从容不迫,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老路。 “路茫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仰望星空。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仰望星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仰望星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仰望星空。 “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如在人间”。还是仰望星空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也是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俯瞰大地,置身人间。漠视身边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不关心身边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仰望星空,志在人间,为了大地上的生活。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为了人世间的真诚、苦难、和追求。回望当年,告诉青年。 因为仰望星空,记起《望星空》,记得很长,没有想到那么长。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