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李孑:诗歌的正路

李孑 · 2008-01-23 · 来源:本站原创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张羽诗集读后
                                                            李孑

诗是什么,什么是诗?阿垅写过一本书,看过,忘了。艾青的诗论中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诗人的行动的意义,在于把人类的愿望与意欲以及要求,化为语言。”“最高的理论和宣言,常常是诗篇。”“压制人民的言论,是一切的暴力中最残酷的暴力。”“诗人主要的是要为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感情,寻求形象。”“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与完整。”(《诗论》,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我的理解和体会,就四个字:感情、战斗。这感情当然是大的,而不是小的;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是善的,而不是恶的;是美的,而不是丑的。这战斗,就是解决或梳理矛盾和差异的过程;有差异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就有决战;无论什么阶级和社会,无法回避,无一逃脱;这战斗,有武装的,非武装的;有刚性的,非刚性的;有意识灵魂思维里的,非思想观点立场上的;有自身的,非自身的;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人与世界和历史与命运之间的,人与未来和发展与前景之中的;总之,人人从生到死,无时无刻不在战斗之中,无处无地不在战斗之中,或说奋斗奔波前进旅行之中,生存斗争之中;而且不只人类,一切生物都不例外了。

香港银河出版社的路羽,寄给我许多著作,最新的一本,就是当年的当代诗库,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路羽自选集》——叶色如梦。我无以回报,不得不说几句话了。

路羽的诗,小巧玲珑,纤细,柔情,意象美不胜收,如画如镜,读后不由人映现自我,联想延伸不已而无尽。正如艾青所言:“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想象是思维织成的锦彩。”“有了联想与想象,诗才不至窒死在狭窄的空间与局促的时间里。”例如集中开篇的《瞬间》,树的侧影在黑夜挥落最后一片叶子后,“章节渐次模糊 / 坠入时光隧道 / 无法讲得清的 / 是一个人的故事”。由树及人,许多人,甚至是一切人,所有的人,在阶级社会和不同阶级统治之下的人,即就是党内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斗争中的人们,在不同的道路和路线之中,用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或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去论述,都是说不清的,包括许多大人物。这一点,我在许多传记和文章里,感受颇深,特别是许多影视节目中,以及人们的私下议论和小道消息,更加纷纭,多元多角多论多情;孰是孰非,正误黑白,都不清楚。我们身历其境者虽然大致清楚,而做为后代和晚辈们,就难以明白。还有不少影视剧目和文论及作品,完全是按照现代年轻人的经历体验生活积垒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去推理想像陈述描写,甚至是编造过去的故事,这更加说不清了。岂不知,我们年轻时的那个时代,和现在年轻人所处的朝代,并非完全相同,并非同一历史时期历史阶段,不可相提并论。因此,我对许多人的故事,特别是许多武断评说和结论,都不相信。就连他们自己也常常说不清楚。由此远及历史,包括一切史书,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真善美的尺度和标准不同,并不完全可信,也非完全是本源和真相的实录,至少不纯。波及而今的许多舆论和断语,也无法讲清。道理很简单,真正有话语权的人,只不过百分千分万分和百万分之几,但没有话语权和根本无法掌握话语权者,在阶级社会却占绝对多数,甚至占到全国人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想一想,那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万分之几的人,怎么能代表十三亿人呢?不管十三亿人中有多少人因为统治思想的陶冶和训导,还在蒙昧之时,朦胧之中;但总会觉醒。因此,就无以证明,那少数有话语权的先生之论断,乃是国心民心党心公心以及历史发展前进的真心。在这种状况和历史条件之下,人的故事怎么能讲得清呢?这人和诗的隧道真是太深了。

不知路羽的构思和本意如何,我的解读和联想是否正确。但诗,只要能有这样的效果,就好极了,就是诗,真正的诗。

然而我们面前的许多诗人和诗集 、诗篇诗句,不论不类,不西不古,就事论事,东西不定,感情滴注在小我小情小风小景之中,荒诞无稽,微不足道,根本不知诗是什么,什么是诗,但却吹得天花乱坠、名噪寰宇,实乃可恼可笑。他们几乎没有学过,全然不懂“典型环境”“典型性格”,不讲艺术提炼,不讲诗的概括,好像什么鸡毛蒜皮乱七八糟,个人私家卑微庸碌的经历和体验,都可以入诗,都可以成为经典和名著,无知愚顽到极点了,也是历史的反动。

无论讲清讲不清,人人都有故事,有故事就有矛盾有斗争,有斗争就有战斗,问题就在于战斗激越与否?不同之处就在于激越的程度。战斗愈是激越的人生,故事越生动,越有意义,越有价值,越有作用。这就是人的不同之处,也是诗的不同之处。没有战斗的诗,当然不会引起更多的共鸣,不会有胜利的欢乐,有凯旋回归的殊荣。张羽的诗,表现了生活的辩证法,富有感情的辩证关系,也借喻了意象的辩证规律,挥发了一定的战斗性。只不过战斗性稍弱了些。例如《春望》一诗,“浪从脚下 / 汹涌起 / 一种火焰的激情  / 红日喷薄 / 大地苏醒 ”,春望是人类共同的祈求,最容易产生共鸣,而火焰的激情,红日的喷薄,自然会让万代苏醒。一旦大地和大地上的儿女及子孙万代苏醒以后,这大同世界、全人类的解放,什么理想愿望、美好前景实现不了。这火焰和激情、红日,不就是一支战歌么?像《舵手》“在海的胸膛上 / 你写下 / 壮丽的诗篇”,不也是迎风搏浪的战斗么。像《霸权》中的“自然界的杀戮”不也是战斗么。不只自然界,人类社会哪天没有杀戮和战斗。战斗促生伟大,伟大来于战斗。战斗的生活和生命,谁也无法摆脱。

我们常说,诗是匕首,诗是号角,最有战斗性,最有鼓动作用。没有战斗性的诗篇,乃没落时代没落情绪的哀歌,醉生梦死荒淫无耻浑浑噩噩、庸庸碌碌的悼歌,个人和整体,都会因此而亡故。战歌愈嘹亮,时代的脚步愈豪迈,历史前进的车轮愈飞速。从井冈山、一国两制的中央苏区,到万里长征、民族战争、阶级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以后,有过多少高昂的战歌,因而全党全国全军全民,都在斗志昂扬无私奉献,为社会主义奋勇前进,不惜牺牲。

然而现在,战歌极少,靡靡之音盛行,挤眉弄眼弯腰扭背坦胸露肚的爱歌特多。假大空概念化的程式和内容拚命的重复,没有灵魂没有词语,当然也没有真情实据国家民族全局大我,只有雕虫小技、蝇头微利之音了。

奇怪的是,在一国两制的疆域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常有大感情、真善美的战歌,感情纯朴;反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杂音噪音靡音邪音倒真不少,玄虚梦幻风行。为什么呢?怪矣哉呵!

张羽的诗,若有不足,那就是题材不太广阔,深掘未到井喷之处?商酌。


2007年12月1日


    诗歌的正路
                                                                      李孑

我常常喜出望外地收到一些馈赠,多为素不相识未曾晤面的朋友,诗报诗刊诗集最多,民间的小字辈最多,为什么呢?大概因为我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和“5.23讲话” 发表50周年前后,举办过三次诗歌大赛,主编过《唱给毛泽东》、《旗帜的歌》等等几本诗集,获奖的全是工农兵群众,官场衙役名流极少,我的偏执偏见偏颇偏爱不识时务,倍受草民欢迎、权贵冷落。但我行我素,坚信草花的生命蓬勃,定会覆盖全球。看而今遍地开花的千百种诗刊诗报,说明了什么?但不幸,七八年来,因癌魔干扰,时间精力有限,许多诗友都没有回复,于心不宁。今后,将努力纠正。

安阳钢铁公司的白扬突然寄来一本诗集,《两场雪的分别》,读后,十分高兴。王学忠的序言题为《诗歌创作的正道》,极好。开放后,甘愿走正道的人不多了,喜欢岔道邪道鬼道妖道的反而不少。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已抛入九霄,但为帝王将相才子隹人城市老爷大腹便便的权钱服务者着实不少,为封资修帝恶反唱赞歌打广告闯销路者反倒走红,社会主义市场的名贵珍宝假冒伪劣铺天盖地,分不清了。悲叹何时方体。

人们都爱不朽,诗人更望不朽。但真正不朽的只能是人民,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工农,和保卫工农安全的士兵,以及他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永远不朽。其他少数吸血鬼寄生虫掠夺狂劳心者的统治王候,无论其当时多么气壮腰粗淫逸无度,都将会成为垃圾,发散恶臭。当然垃圾也能转化、肥田、填充沟壑阱坑。所以,惟讴歌工农兵群众劳动创造的诗人和诗歌,才能伴随天下劳动人民群众,永远不朽。 这就是诗歌创作的正道。白扬是走这条正道不多的诗人,难能可贵了。

诗集为什么名为《两场雪的分别》呢?读诗方晓,第一场雪时他正忙碌的工作,快乐而又迷惑,兴奋而又清爽,喜不胜收;第二场雪来他很洒脱,“踩过去就会弄脏 / 留下脚印无人喝彩 / 这样一个洁白的清明世界 / 有谁能使它终老一生”。这无人喝彩的脚印,太平凡太普遍太一般太无声音和色调了,所以无人吆喝,但却是最大众化最必然又自然的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群众的脚印和历程,而他们创造和希望的清明世界,却无法永生。因为有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垄断帝国霸道,剥削者压迫者统治恶魔,让私有制和私有观念永生永存,永远地不断地分明地分化着,少数为王,多数为奴,两厢两地两头两方两个群体两大阵营,分别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同时也是诗人和诗歌的人民性,不朽之根由。无论从社会学哲学自然界和主客观世界,哪一方面来讲,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级立场观念态度和烙印,不同的情绪情趣情缘和情愫,对于同一事物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论定,怎么能够一致一律或一体一同呢?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真理。同时也是诗人和诗歌的艺术提炼和概括的功能。

《逆反》一诗,让孩子把黑礁石和鹅卵石放在一起,一个仰慕和妒嫉,一个无奈和惋惜:“那些缠绵悱恻,那些温柔甜蜜 / 那些让我骨软筋麻的抚摸 / 在不知不觉中夺走了我的 / 刚毅”。这种逆反,不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么。刚毅者在羡慕和妒嫉婢女和奴隶的幸福和美丽,却不知婢女和奴隶的不幸,无奈又惋惜自己落入的陷阱,悔之已晚矣。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都在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经受大千世界客观环境的改造和磨砺,改变着自己,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尊仪,特别可怕的是,还在改变着自己的阶级。当然,一般人的逆反心态和行为,只不过是对习惯生活和习惯势力的叛离。白诗大概寓意在此,并未想到前者的程度。但不论怎么说,《逆反》一诗,富有深意,也有诗的概括力,可谓上品。但可惜,集中这样的诗品还不够多。特别是第四辑《青春花瓣》,重复狭小的意象情境多了,胸怀和意识不够广阔巍峨。爱情,也并非凡人理解和认识所进行的那样,纯个人的私有的隐形的,而同样是阶级的、社会的、人类的、政治的、理想的、信念的等等。否则,早上结婚下午离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七包八陪者,定然层出不穷,国家民族世界都难以稳定。

艾青说:“诗人主要的是为了他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感情,寻求形象。”这就是诗的艺术概括主旨和水平。没有政治思想灵魂的诗,生活感情必然自私狭隘卑微丑陋,其诗定然是垃圾。

我为白扬高兴,他是钢铁集团的礁石,屹立大洋伟岸,凝视长空。但愿他像“兵马俑”一样,到处遨游 ,为人仰慕。

因为他走的是正路。

2007年12月5日

               晚霞照天烧
                                                                 李孑
何象贤,衡阳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衡州诗词》主编,《湖南诗词》编委。16岁进厂当工人,1956年开始业余文艺创作,80年代后主攻诗词,古稀之年成集《火长燃诗词存稿》,赠我。其题材广泛,遍及神州,枝叶茂盛,根须深厚,触及各个山脉河源泥土物种,五谷杂果菜蔬肉油一样非常丰富;其体例,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古风、词牌均有,品味无穷。

近多年,共和国逐渐进入老龄,青壮年忙碌时期无暇他顾的壮况,也逐渐步入休闲生活,因而有条件吟风弄月作诗填词,捉摸格律词牌平仄韵脚,摆弄晚情挤兑生命,故而中华诗词学会大兴,各地诗词报刊丛生,红火热闹。惟我敬而远之,无力忙中偷闲以词交友交流,彩绘落日美景。但不料,同辈长辈也常有诗词馈赠,不得不拜读。读后也就罢了,未作任何评语。一因格律不规范,平仄无律;二因内容平淡,就事论事、人云亦云、小是小非、小我小境,登高望远者不多,大概已无力喜报重阳之旅。然而何象贤,却有不同。他乃书香门弟,四岁即承父训课诗,六岁寒暑未休,诵读“江南有丹桔,经冬有绿林”时,顿觉气暖进入意境。故而做工后坚持自学,古稀仍有长燃之火,诗心长在,而且不死,还要坚持写下去。所以他的诗词,根须错节远伸,颇有深度和密度。

“苞出便昂头 / 壳中何所有 / 初成米粒时 / 低下黄金首”(稻穗),“野稗混禾中 / 时时偷玉露 / 休教假乱真 / 趁早锄之去”(野稗)。“日夜蹲墙脚 / 深知磨砺艰 / 呼呼旋转里 / 载上美花环”(砂轮),“虚心不逞强 / 学问腹中藏 / 临用时方贵 / 凭人识短长”(卷尺)。这不就是他自己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与生命的概括么;不也就是他对工农业生产和工农业革命及其性能、命运和前途的概括与描述么。多么简要明朗朴素与纯情。

“老三篇”,而今知道的人大概已不很多,拜读的人可能很少,学习的人几乎廖廖无几,进而懂得这三篇文章的内涵深意和作用者,不知是否还有没有。运用这个能源为革命发热发光并发挥其无尽的能量,为英特纳雄耐尔的实现而奋斗的人,疑或可能与否?可是何象贤的《读书三题》,却专门谱写了三幅不朽的雕像。其读《纪念白求恩》说,“马蹄踏处尽征程 / 远渡重洋百战身 / 敌忾同仇洋八路 / 扶伤救死领头人……”读《为人民服务》说,“伐薪烧炭在林峦 / 工作平凡干得欢 / 满面灰尘双手黑 / 一身韧劲寸心丹……”读《愚公移山》说,“矢志移山赞乃公 / 道谋都在运筹中……坎坷扫尽平途出 / 一路凯歌奔大同”。这“老三篇”,树起了无产阶级革命三座雕塑、三个榜样、三盏航灯、三大海洋、三条道路、三幅景象……一切革命战士、革命队伍、革命团体、革命政党,都必须历经的三道关隘、三种向往,都必须登攀的三重境界、三个高峰,都必须到达的无极世界、天下大同……共产主义的自由王国。无此,则无以号称共产党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了。何象贤大概深黯此理,所以特书此三篇文章。

何象贤老当益壮,不同凡响。他在“缅怀夏明翰烈士”中说,“革命何须怕砍头 / 为民为党志相酬……阖门弟妹皆忠烈 / 激励来人展大猷”。他在《怀狼牙山五壮士》中说,“战场阻击血流红 / 时代英雄五胆同 / 为国捐躯甘一跃 / 敌人俯首遂三躬”。他在《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中说,“……白骨委荒野 / 肝胆壮昆仑 / ……救祖国 / 驱外侮 / 定风尘……”气势多磅礴,情感多深沉。

何象贤的笔名是火长燃,他当真像烈火一样在长久地燃烧着。

但愿同辈和长辈们,都能像何象贤那样,夕阳无限好,晚霞照天烧。

                                                                                      2007年12月7日
                                            
为主流呐喊
—— 读李成瑞诗文心得                  李孑

耄耋老人李成瑞,国家统计局的老局长,老革命,老前辈,当面送给我许多诗篇,征求意见,虚怀若谷,令人敬佩。我回西安后,又寄来两本新书:《千人断指叹》(诗又集)、《大变化》(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情况及其复杂性分析)。读后颇受教益,感叹不已。我不得不为他的“呐喊”而呐喊了。

他的许多诗文,都是得过奖的。特别是《千人断指叹》、《朱门内外》等等,可以说已誉满全国,我已无须画蛇添足。只想就他关于诗歌的见解和论述,谈一谈学习心得。

他认为歌颂人民群众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描述和抒发人民群众的悲欢与苦乐,应为中华诗词的主流。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主流不流或断流,决堤破口的洪水溢满了田土,淹没了庄稼,杂草蓬生,毒蛇、蚂蟥、血吸虫以及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细菌和病毒在蔓延流行,几乎无法治疗。尽管不时地强调“三贴近”和“主旋律”,但贴近不是深入,不等于切身体验和感受,不同于“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因此就只能做空头文学家或反动的艺术家了。什么是“主旋律”,各自心中的标准和目标并不相同,而社会主义、共产党人就只能是共产主义大目标,但许多人很难认同,怎么能“主”呢?如何“主”得起来呵。李成瑞的诗文,功底其所以那样深厚,因为他自身的阶级烙印,再加上七十年的磨砺和战斗,及其亲身经历和体验与分析研究的结果。绝非游离于火热的斗争之外的“掛职”和“采风”,所能绣得织成美就。

文明古国的这条“主流”,从《诗经》、《楚词》、唐宋明清到鲁迅、郭沫若以及毛泽东等等,千古一脉相承。然而不知何故,近多年突然变了;下半身写作、床上镜头、美化讴歌叛徒特务走资派汉奸痞子卖国贼,以及帝国主义刽子手,甚至于梦想充当美军在全世界施暴,无奇不有,哪有半滴炎黄子孙的血性。像李成瑞老人那样夜不成寐,披衣挑灯,一口气写成《千人断指叹》和《朱门内外》者,可有几乎。不只这么两首,他的全部诗篇,像《谁在改变中国》,“有些事只说不做 / 有些事只做不说 / 有些事这样说那样做 / 有些事这样做那样说 / 万变不离私有化 / 一化百化结网罗……”。像《理论创新面对面》以及续篇,像《究竟要建成一个什么党》、《甲申悲歌》等等,无一不是在关乎着党、国家、民族和国际共运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真正的“主流”,真正的主旋律。那些蝇营狗苟、微不足道为个体的道义和人性而泄愤,为无涯过客中的蚊蚁毛虫、人类社会中的一条蝌蚪,而义愤填膺,实不相称。资产阶级从来只会也只能以强调单个的人性欺骗唬弄人民群众,并掩盖其涂炭整体全局和全人类的生灵。

李老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和统计工作,离休后,特别是近多年,才不由自己的喷发起诗词来了。但他有原则,一无感情涌动不写,二不熟悉的事物不写,三无新意不写。而最根本的还是感情,感情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经历和世界观、人生观。他一生都和人民群众摸爬滚打在一起,永不离群众。不像有些人,开始时是干革命,不怕死不怕苦,后来是革命加做官,再后来是做官不革命。也不像有些作家和诗人,为名利地位、为金钱荣誉、为他人效命而呕心沥血了,无论其作品受到什么吹捧,抬到什么顶峰,但假的总是假的,虚的无法夯实,终究经不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同样难成为真正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主流”或“主旋律”,只不过御用工具而已罢了。

从李老对毛泽东诗体观的理解来看,他的见解和态度清朗明确。诗人在创作中用什么诗体,决定于他的气质、艺术风格和所要表达的题材,并不代表诗体价值的高低。中国诗歌声韵美、整齐美、对称美、凝炼美,不但已达到一定高度,而且是来自民间民歌、民族情愫,所以就容易回到民间去,生命力无尽。所以毛主席提倡新诗要在古典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繁荣;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相结合;而这一切形式和手法的目的,还是要强调其大目标:“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流”和“主旋律”。然而,当今的诗歌,齿涩杂芜,别扭拗口,无视汉语语言的特性和结构,不顾民族风韵的传统和习俗,不洋不中不古,不伦不类不通,违反事物规律,信马由缰无性,反以为独创特色,既非现实主义又无浪漫色彩,更主要的是没有灵魂没有哲理没心肝没有胸脯,不知为何创作为谁所用,更甚者还在为封资修帝恶反莫名其妙地唱赞歌。这世界和历史的一切,似乎并非劳动者创造,而是帝王将相和他们掠夺的功劳。以耻为荣。

读李老集后的回忆文章,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回忆,已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他的出身他的历史,他的阶级烙印,他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形成了他的意识形态,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他如是那样而行。这就是诗人和革命的“主流”和“主旋律”。没有实行两个决裂的人,胆怯于两个决裂的人,死也办不到。

老实说,当前而今,觉醒的人们不少,感叹的人们不少。但是感叹到何时为止,叹到何日方休?因此,有人经常问我:“怎么办呢?”我的回答很简单:高举毛泽东的旗帜,以《共产党宣言》为纲领,遵照毛泽东思想的教导,百战百胜,党和国家民族、国际共运事业,必然有救。同时要运用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明确《毛选》开篇头一句话的教导,明确首要问题;反对和仇恨诬蔑毛泽东者,就是人民和历史的敌人,无疑了。敌我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

这就是“主流”,无疑了。

                                    2007年12月12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乌有之人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