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入门之我见
1、 入门三幅画(又副册、副册判词)。
[晴雯]——乌云浊雾(烽烟,化人场)。大火烧了毛毛虫,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风流灵巧招人怨,晴雯(化作彩云飞了)。讲兵灾,之后水深火热。
[袭人]——一簇鲜花(奴才温柔),一床破席(江山破碎)。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花袭人(华惜人)。
[香菱]——一株桂花(夏金桂——华夏,金清,吴三桂),一方池沼,水涸泥干(万里江山)。自从两地生孤木(如宝琴说的“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南北两地,头上都罩着夏金桂。前头两地分离,隔江称孤——南明,也有些意思。)中华儿女,莲(年)枯藕(偶)败。甄英莲(真应怜),致使香魂返故乡。
以上是006-10-14、15答质询,寄给部分网友的《刘姥姥讲美学红楼》一文中的一节。
2、 判词、曲词入门中的几点疑问之己见:
一、 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指一人就有毛病了,不太说得通。以为指两类人:一英莲(英可怜),男儿;二香菱(香遭凌),又成秋菱,女儿。根并,中华儿女。
二、 关于“两地生孤木”上面已作解释。指南北两地,头上都罩着夏金桂。
三、 黛玉、宝钗判词也是入门画,是全景式。“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以为也是指两类人:咏絮才,玉带林中挂,以“翰林院”代指文臣;停机德,金钗雪里埋,喻“冷宫”,汉女入宫,只能是二等宫女。即元春一类人。
四、 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就是咬住石头不放松,既喻忠贞爱情,这里更指故土情结,祖国情结;相对满金汉玉的金玉良言。“山中高士晶莹雪”即文臣、汉人宫女。宝钗是候选上京留贾家的,但只是象征。都是指第三首怀古诗中的“无端被诏”。
五、 曲.枉凝眸。指招汉魂。
我是在猜测怀古诗后想判词的,见到两者有一致性。第一幅画都是晴雯。终身误、枉凝眸,在判词里是领,在怀古里是终。或可互相论证。
特附:《怀古诗十首》前两字——谜底——寓意——隐伏,序列是:
1赤壁 ——化人场,汉军——英魂失落——贾府倾覆。
2铜铸 —— 军号——汉魂远播—— ?
3名利 ——藏品(椟中玉,奁中钗)——文臣屈——世难容。
4壮士——家鸡——武将悲——聪明累。
5蝉噪——柳枝——一着错——恨无常。
6衰草——瓶中花——偏安劫——晚韶华、乐中悲。
7黑水——绳墨——和亲拙——分骨肉。
8寂寞——荔枝——首罪宁——好事终。
9小红——手帕(见凤眼同学网文)——引清入关——终身误。
10不在——折扇(见凤眼网文)——招汉魂——枉凝眸。
纵论得失,吊古抚今,感慨悲歌。十首诗八首直面国家大事,其中四首言汉兴汉衰,两首言隋唐大败亡,一首言六朝转瞬,一首言民魂悲壮。九、十两首,虚与掩饰。却下点题之力:引清入关,呼唤汉魂。
容量很大,就是破译出一断明末清初的真实历史,也远远遮蔽不了这一壮阔的历史大观。
谜底是有准的,就是红尘游戏的猴子。诗中的每一点含义都必须说通。猴子有隐喻,但隐喻不是谜底。
第二首,最近有人说唢呐,木身,铜口,与铜铸也说的通,是乐器,与子房笛子吹楚歌更贴切,问题是唢呐是金元时候才传入中国,可否成立?我用军号,铜铸,喇叭口,合钟型;口吹,合铁笛;传海外,播戎羌,无烦说子房,似乎说的通。但不是乐器,只好说“无烦”。汉朝有无军号?也不知道。
第三首谜底,不少人说木偶,牵连难休绝,他人嘲笑频,更贴切,如果无端被诏与“被人”可以通融,是成立的。我用藏品:名利相隔,无端被征,是贴切的;有身价,牵连难休,也合理;拟人,笑主人,也能说,当然有些勉强。
以上还值得商榷。
如果有人问,你说的是旁门还是中门?我并不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面之见。隐伏说说而已,虽并非戏言。
仅供参考! 2008-2-14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