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青歌赛”
每当我看CCTV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时,都忍不住想笑。为什么?理由如下:
一笑中国人总是把很简单的事情搞的很复杂。比赛唱歌就唱歌呗,非要弄什么文化素质答题,搞的每次比赛都跟考试似的。现场的正面不是欣赏的观众,而是庞大的评委团。主考官们个个表情严峻,场面让人感到非常严肃紧张,一点精彩比赛的热烈气氛都没有。愚曾参与和参加某单位举办的一次歌咏比赛,那才叫精彩!比赛气氛高涨热烈,现场观众情绪激动,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为自己的对手鼓掌,那艺术感染力才叫强呢!而看看“青歌赛”,象个大考场、大课堂。如果非要考试,可以先在下面笔试嘛,省得浪费别人的宝贵时间。不要以为别人素质都那么低,都愿意听那几个“专家”白话。外国歌唱比赛为什么就不这样?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吧!
二笑中国人文化素质低。很多问题挺简单的,但就是有不少观众觉得在这里能学到知识,这只能说明这些人平时不学习,想在这里占用别人的时间学点东西。本来有求知欲望是好事情,你可以去图书馆,也可以自己买些书籍或买点碟片在家里看、学啊?想在人家比赛的时候学习,难道看到别人在台上被考的尴尬你会舒服吗?反正我是不舒服。我希望每个人在台上都是光彩照人、靓丽睿智,把自己最好、最美丽、最精彩的一面让别人观看欣赏。我想一些观众该看看心理医生了!
三笑那几位评委。自己照书、查资料出完题,却好象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似的,大厅广众之下在那里对别人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这本身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要是他们,有这时间会在家里好好写点有学术价值的东西,比在这里卖弄炫耀强的多。人的文化底蕴和素质首先要体现在对别人的尊重上,对那几位学者专家的做法我难以苟同!还有,当偶然看到第二现场主持人先后问了两位专家,合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他们一个答“统一”,一个答“和谐”,我又忍不住笑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感染力”,再“统一”,再“和谐”,不能感染观众那是艺术吗?这不用我多说了吧?!
四笑很多专业院校或艺术团体太丢人,选送的歌手也的确有很多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使很多歌手不但丢了自己的脸,也丢了学校的脸、团体的脸,更丢了台下那些评委的脸,因为很多歌手就是那些评委的学生。不是吗?
五笑CCTV很sha。每天晚上还津津有味、一本正经的在哪忙活那,殊不知很多人都已经坚持不住进入梦乡了。别说比赛不热烈精彩,即使热烈精彩,一场比赛也不能太长(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否则人是会疲劳的,这应该是起码的常识,那些大导演们不应该不知吧?有人也许会说比赛水平很高,愿意看,似乎自己很懂行。其实从形式上看,“青歌赛”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尤其是种类少(如中音低音等)、新作品少。从内容上看,“青歌赛”也同样不能发出人民时代的呐喊和心声,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我听到的掌声大多是机械的、礼貌性的。我看过的激烈精彩比赛是大家跟着歌者拍手共唱,希望CCTV的“青歌赛”也能做成那样!
哈哈!不能再笑了。还有话要说,想想还是算了吧,也不知道说这些有用没用?没用的化全当我过过嘴瘾吧。电视里“青歌赛”还在继续,我却困了。不行,我要睡觉去了!晚安各位!
杨安福
2008.3.28.晚22点于大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