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女乎?赌徒乎?酒鬼乎?
自古文人相轻。今日出现一位名为杨雨的女文人,出了篇大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其电视节目的标题更加抢眼,名曰《酒色财气李清照》,顿时颠覆了李清照才女形象。自宋以来,历经元、明、清、近现代,纵观各位文人对李清照的评论,杨之评论绝对属于独树一帜、绝对属于创新、绝对属于标新立异。
李清照亏就亏在她是女人,否则,凭她才华横溢的诗词等作品,怎么也比得上同时代的爷们,或者,同时代的爷们谁个不惭愧的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男儿又有谁能超越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叠字堪称旷古杰作,婉约派中的柳老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意境难与之相比啊!
尽管李清照的诗词都够好,但是女人的排名总比不过男人,甚至还比不过同姓的两个“皇帝”。辛弃疾的词“掉书袋”,不知道典故的人、不背着字典词典的人,莫想看的懂辛词,依老顽童的观点,比李清照的词的传唱性,要差的很多。“词论”中,就是给李清照一点儿好评,其实也属于不评说不过去的缘故。经过杨雨教授的如此点评,李清照“才名远播,艳名远播”将更加更加的远播下去!
喝酒,是大老爷们的事,爷们可以“莫使金樽空对月”、可以“对影成三人”、可以醉的不知“今宵酒醒何处”。女人,特别是女文人喝酒,必定得戴上酒鬼之帽子。男子可以借酒浇愁、可以以酒助性、可以拿酒壮胆,女子又为何不可?解词者非要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中的“沉醉”二字解释为李清照喝酒喝的烂醉而找不到北的窘态,老顽童倒也迷糊了起来,沉醉就只有喝的烂醉一种解吗?
“浓睡不消残酒”和“今宵酒醒何处?”比起来,俺们除了不讨论词的意境外,按解词者的说法,酒这玩意儿,男人喝得女人喝不得。说白了,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自独尊儒学的汉代起,女子就便有才也只能图个“无才便是德”,也不知道多少才女遭埋没。难得一位李清照,却被今人以“酒色财气”四字冠之,不知李才女在九泉之下当是哭还是笑?
赌者博者,比李清照古的人海了去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赛马》说的不仅是比赛,而且好像还赌个输赢吧。古已有之,何况李清照时代之人乎?李清照乃女流之辈,最多玩玩一种类似“麻将”的游戏,其输赢吓不死人,炒作此议题对李清照文学之评论又有何益处?实在不明白啊!
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李清照之好色。经过杨雨学者的深挖,果不其然从李清照的词中找到了好色的证据。“莫道不消魂”、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等等,“要按宋代人的道德标准,......已经足以说明她的‘风流成性’、‘荒淫放肆’!”
何止是拿宋代人的标准衡量李清照,就是拿今人的标准,凡沾了色、赌、酒而成瘾者都不符合的。或者,李清照处在南宋的后期,战乱迭起,儒家中做人、特别是做女人的标准马虎了,于是李清照犯下了这么多的事?看来还是老顽童厉害,立马找到了李清照之所以做女人不够的外部环境的因素了。
今人在杨雨教授的启发下,一定要开动脑筋继续深挖李清照故事中的素材。比如,编些电视连续剧之类的。题目老顽童都想好了,比如,“赌王斗千王之李清照”、“艳女绝色斗诗词”、“醉眼艳女更销魂”......等等。出电影、出电视剧和出书的道理一样,没有惊人之举如何能打得开财路?
文学评论到了杨雨这一辈算是有了一种进步,比严谨进步的一种。估计要不了多久,人们说不准可以从《西游记》里找到孙猴子勾搭外星人的秘密、《红楼梦》里暗藏着万年的预言诸如此类。科学又算的了啥?古代的人和故事,再不深挖的确也对不起祖宗啊!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4-5于南京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