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女人吗?
带上你的鞭子!
这个是经常被引用的一句名言,也是被误用得最多的一句——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句话代表了尼采对女人的根本观点。
尼采固然对女人本质的论述好像给人极其偏激的感觉
可是深究来,却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超越了时代的哲学家
他有许多惊世骇俗之语
而他所有的思想依据,却只是根据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依据于他所生活的那个现实。
在那个时代
人与人的依附关系还是占主导地位,即使现在进化到人与物的依赖关系,里面的人身因素都还没有褪尽——君不见大款权势者身边美女如云
在长期夫权和神权的奴役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终于形成了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性别心理和行为特质,这个东西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男性、社会和女人都会不断的认同、强调着一点,女性的整个这样的特点,其实反映了千百年以来,女性的现实地位:作为男性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不管现代女权主义者如何否认,这个命题在整体上都是成立的。在这个基础上,她们会做出动物的本能选择——选择强势的男人,即使这种强势只是表面的也好,因为她们的思维特点(非逻辑性)决定了她们无法、也不想去追问本质,而且她们会说服自己相信所选择的强势男性是爱她的。由此表现出她们行为的势利性,这个性质,被现代科学家研究出,只是受到女人大脑里最原始、最本能的基因的支配——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在生存竞争中能够存续和生活得更好。
尼采看到了女性作为整体的弱势和这种不自由,以及它们给女性带来的后果(无法作出自由意志的选择),而且也看到了这种情况给男性的影响——它们让男人感到女人的贱。
尼采没有想到的是,直到现在,他所论述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类本身的进化速度可能让上帝都失望了!应该说现在中国也脱离了人与人的依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段,进入了人与物的关系的阶段,可是由于中国远比西方漫长的绝对专制主义体制,造成了中国人普遍的人格缺位以及独立意识的淡薄:以前是依赖于血缘和宗法,今天仍然是依赖于血缘和宗法;加上中国近来的改革,又使得物对人的异化现象非常明显,造成了当代普遍的人役于物的可悲现实,这样,在我们中国,出现了人与人的依附和人与物的依附的双重困境;再加上中国女性对西方性解放的片面理解以及社会上对女性自由的容忍度上升,从来没有体会过自由滋味的中国女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从而使女性的选择性质更为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这是女人的悲剧(尽管她们大部分没有意识到,没有认识到这种必然就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类的自由,这本身就是悲剧性的);也是男人的悲剧,男女作为矛盾的双方,现实中一方的自由是以另外一方的不自由为前提的,而只要有一方不自由,双方就是一个零和博弈,都无法实现自己真正的作为类的自由(即男性和女性各自的自由),从而也无法实现个体的自由。
回到尼采
尼采在和女人的斗争中可以说是失败了,孤苦伶仃一生
不幸之中更不幸是
在他死后的一个时期,他的思想的解释权,竟然被一个女人所垄断——他的妹妹,
被他所深刻批判的女人中的一个具体的女人,这个女人给尼采的哲学批上了种族主义的外套,给整个世界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是尼采的悲剧,还是男人的悲剧?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