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底层文学”喝彩
闫海军
2004年以来,文学评论界提出了“底层文学”的概念,主要倡导的人是“左岸文化网”团结的一群作家以及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者。
所谓“底层文学” 的概念,研究者认为就是内容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形式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在写作态度上,它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与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继承了20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创造。
青年文学评论家李云雷在“”(一个文化传播公司设立的网站,每周都举办电影赏析、学者讲演会)有一个演讲,认为“底层文学”在新世纪有崛起之势,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有先锋性的这样一种文学形态”。 “底层文学”从2004年前后提出来,并汇集一大群人展开研究,李云雷应当是关键性的人物。
文学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作为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它的文化意义在于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这个关于文学的文化意义,应当是文学创应当极力去追求、努力去实现的一个创作目标。笔者认为“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当是文学文化意义的回归。
当下,有很多文人疾呼,文学被边缘化了,一幅令人同情的无辜相。其实,文学并没有边缘化,只是底层被边缘化了,“底层文学”被边缘化了。作家大都在为功利、荣誉着想,似乎脱离商业化就得死去。为着这样的目的,所谓的文学自然也就是只追求功利性、商业化的文字堆码。文学作品是否关乎民族大义无人思考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关键的就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全民“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起了坏作用。面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裂变,生长文学的土壤并没有特殊的免疫功能来对付,只有仓皇迎战,脱离了底层的文学界自然呼出了文学边缘化的哀号。因此,让人才觉得整个文学被边缘化了。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怪社会,只能怪作家们了,因为作品受到人民大众欢迎,就不存在文学边缘化一说了。
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惊呼成就伟大的时候,更应当清醒头脑反思成就中的不足,当下中国有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有严重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存在。在总体上好的趋势下,这些看似局部的问题依然有严重滋长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后,文学从“文革”桎梏中解脱出来应当说是迎来了新的春天。属于大中华根基的底层在这场变革中担负着巨大的推动力,但他们的主体性却被渐渐忽视了。八十年代的文坛很火,其天空基本是被纯文学、商业文学、主旋律文学分别占领。纯文学基本上跟现实不发生具体的关系,不描写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它就描写个人抽象的苦闷、绝望这样的一些情绪,越到后来这些作品越让人感到是在无病呻吟;商业文学是通过出版的渠道占领精神文化领域的一种商品;主旋律文学是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来粉饰太平、不触及真正的社会问题。文学被边缘化的哀号,不能不说与这三类文学失宠有关。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对文艺界影响深远。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应当思索,文学是为谁创作的,是创作给谁人的。文学一旦脱离底层就是脱离了生存的土壤,因为底层是我们国家的根基所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一大批心怀天下的人在为中华民族的改观前赴后继,但文学界有人还在低吟浅唱“金粉世家”之类麻木无趣的所谓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批判就是在引导文学走上影响人们去改变社会不合理秩序的道路上去。这可能是文学最大的功能,也是最大的意义。缺少人文关怀,作家只为自己的名利算盘着想,创作低俗之风蔓延的畅销作品,把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丢弃掉了,除了没有积极意义,关键的是其自身携带的“病毒”袭击了很多纯洁的心灵。
我们的时代被物欲侵染,过去贬义的词汇现在变成了褒义的,诸如“奢华”“高贵”这些字眼。把人生变成奢华、高贵,过去被主流引导着全民不齿,现如今却是全民趋之若鹜。“三农”问题、低收入人群生活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让高层寝食难安,似乎说明我们的国力还没有到全民可以奢华的地步,可就是那些手头有几张钞票的人硬是在培育全民都追求奢华的意识,好让自己捞上更多的金子。这引导,连刚出生不久的孩子都跟着向往,价值体系的裂变之剧烈实在恐惧。爱好文学并立志创作的人,也和暴发户一样作自己的中国梦(指依靠个人奋斗使自己能够发财致富,能够进入更高社会阶层),能算真正的文人吗?
人与人的相互关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体现出人类的文明,人只为自己的私利,只为自己的“中国梦”努力,把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当制胜法宝,哪有文明性可言。“三农”问题、低收入人群生活问题,正是我们广大的底层民众身上肩负的苦难,我们应当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而思考,为解决这些问题凝聚人心而思考。
基于这样的意义,“底层文学”的引线功能当是创应当积极去牵引实现的。让占中国人口多数的脊梁性的底层人成为主体,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向,“底层文学”就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