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布什家的菜刀坏了,他拿了一袋米到金匠格林斯潘的铺子里,跟他换了十个金币。然后到铁匠家宝那里换了一把崭新的菜刀。铁匠家宝家的粮食用完了,他用十个金币买走了小布什卖给格林斯潘的米。
这件事情让镇上的学者马克知道了,他把这个过程抽象成两个交换,即:小布什先用实物交换货币,再用货币交换实物;而格林斯潘先用货币交换实物,然后再用实物交换货币。所以,马克觉得这件事是由商品——货币——商品,和货币——商品——货币 两个交换构成的过程。他把前一个交换称作商品流通,后一个交换称为货币流通。
广义地说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商品是有使用价值的。货币的实用价值是什么呢?马克认为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由于有这样的使用价值,使它可以在一次交换完以后能再回到流通领域。这是一般商品没有的特性。因此小布什的商品流通过程是不能循环的,而格林斯潘的货币流通过程是可以循环的。但是在格林斯潘的货币流通中,他流出去的货币和流回来的货币一样多。这样流通对格林斯潘来说是划不来的,因为他的货币没有增值,他的流通只是在小镇的商海边画了个圈。但是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因为我们画了个圈就差不多回到了解放前。
这马克就是很烦人,本来一件很平常的琐事,他却揪着不放地胡思乱想。现在他已经难以入眠啦,因为他觉得如果格林斯潘按十一个金币把米卖给家宝,那么格林斯潘的流通就能产生“剩余价值”了。由于货币流通是具有循环特性的,所以格林斯潘只要不断地用十个金币把米买进来,再按十一个金币卖出去,最终可以把小镇上所有的金币都流到自己的腰包里去。如果那样的话,小镇上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被格林斯潘控制。到那时,小镇的经济将会失去自然的生态。想到这里马克不寒而栗,他决定去找镇长布什商量该怎么办?
没想到布什听了马克的分析后,不仅不胆战心惊,反而喜出望外。
布什:俺正愁镇里的人们越来越懒散啦,不知道该怎么办。俺们镇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啦,不改革不行啦。
马克:你准备怎么改?
布什:告诉格林斯潘你说的那个“剩余价值”。人都是贪婪的。贪婪会使格林斯潘加大流通中的“剩余价值”,这可以驱使格林斯潘自觉地提高货币流通的效率,使经济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财富逐渐流入格林斯潘的金窖,必然创造出相对贫困的人口,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地工作。这样,生产的动力和管理的动力都有了,于是俺们镇的人就不会懒散啦,经济自然而然地就会上去啦。这难道不是很好吗?
马克:但是镇长你知不知道,这样下去,俺们镇将最后只剩下格林斯潘一个富人,其他的人都会变成无产者。您难道想让格林斯潘被他们埋葬吗?
布什:这个俺不管,俺先摸着石头过河再说。
不久,格林斯潘小镇喧嚣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格林斯潘环中失去了原有的生存资源,他们不得不加入到拼命工作的大军里边。短短的时间里,格林斯潘小镇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先富起来的人们强占了话语权。镇长布什更是忙着卖土地,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镇长夫人劳拉也开始感叹道:政令难出梳妆台。
三十天以后,布什对黑压压一片镇里新生的无产者说:改革以前,俺们买不到花样翻新的服装,吃不到各式各样的奶粉。现在虽然大家住不起房,看不起病,读不起大学。但这是俺们镇发展中的困难,只要继续沿着俺的改革路线走下去,俺们镇最终能够强大得像只纸老虎一样。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