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衰落说明什么
相声这两年衰落了。
相声这艺术本身真的衰落了吗?是群众不喜欢听了?还是缺少讽刺的素材?恐怕不这么简单。
从郭德纲相声的突然火爆,我们突然意识到其实群众是一直喜欢这门艺术的,而且从网上的各网友针砭时弊的诙谐幽默的语言中我发现相声也不缺少讽刺的素材(比如说三鹿奶粉是“后妈专用奶粉”),于是我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相声衰落了。
有人说相声是因为低俗所以才衰落了,真是如此吗?相声在比今天更有文化底蕴的时代都代代传承发展下来,而今天的文化如此肤浅浮躁,有什么资格说相声粗俗!从来赞歌都是高雅的(因为悦耳),指责的声音都是低俗的(因为刺耳)。可能这才是相声衰落的真正原因。
相声的衰落是因为缺少舞台!而社会上层彻底垄断了文化娱乐的舞台,将草根艺术挡在舞台下面,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今天只能听见社会上层的笑声,草民连笑的权利都被剥夺了。相声等传统艺术衰落的同时,黄赌毒的那些东西却堂而皇之地被冠以“高品位”“另类”“非主流”的名号占据了主流娱乐阵地。
从郭德纲拿社会名流开涮时台下观众的爆笑声中我明白了相声如此有生命力的艺术为什么也会衰落。我最爱听的是高英培老先生说的《开水养活鱼》,里面似乎没有主题,就是老师说瞎话然后学生用好话圆场“就是对”“就是好”,但是“大雅自在无声处”,看完央视播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专题节目再看看这段相声,“就是好”。还有一段侯耀文的《说快板》,石富宽问侯耀文北京变化大不大?侯说大,又问政府好不好,侯说好。于是石请侯站在普通市民的角度夸一夸北京政府,结果把侯憋出尿了也说不出北京政府如何好(引得观众大笑不止),最后侯西里糊涂地立即结尾“感谢北京市政府”(观众大笑并且留下了思考)。
今天选秀节目为什么受到“群众”的欢迎?为什么占据了娱乐传媒?因为有钱人与公子们需要“娱乐”,看看是什么样的人被选成了“秀”,公子公主以及二奶三奶们的社会出路正在那里。把天下所有的女子都熏陶成婊子哪部分人获得了快乐?
最残酷的压迫就是压迫的同时不允许批评。相声的笑是尖刻的,是辛辣的,相声在大喜之中有大悲。下面摘抄一段相声里的《太平歌词》来体悟一下这门民间艺术中透露出的平民的喜怒哀乐:
“说天亲,这天也不算亲,天有日月和星辰,日月穿梭催人老,带走世上多少的人;说地亲,这地也不算亲,地长万物似黄金,争名夺利又多少载,看罢新坟看旧坟。古语有句金不换,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