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哪里?神在哪里?
-----观《天堂的颜色》
这是一部典型的伊朗民族电影,由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指导,电影的基调非常的平缓,故事情节简单朴实,结构是直线性的,就像一条细细流淌的溪流,虽没有波澜起伏却依然风光无限。电影采用一个盲童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纯洁善良的盲童穆罕默德心中的世界,这是他用耳朵聆听到的,用双手触摸到的,用心灵感受的,虽然他失去视力,但是他用其他的方式和大自然对话,用其他的方式和亲人交流,他去听啄木鸟的叫声,他去听流水声,他用手去抓风,他用手去看美丽的花朵,他用手去感受泥土的芬芳,他用手摸到奶奶粗糙的手却感觉那是世界上最白最嫩的手,他还用手去摸奶奶的脸,去摸妹妹的脸,去摸课本。。。。。。这一切在正常人眼中往往被忽视掉的东西在穆罕默德心中却是那么美好!导演在表现这些的时候,做了浪漫化的处理,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去描写,大自然和孩子之间是那么的和谐,动物植物似乎都可以和孩子对话,尤其是穆罕默德和奶奶,妹妹们一起喂鸡取鸡蛋的场面简直像天堂一样美丽快乐!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也让我陶醉其中,穆罕默德爱这个世界,爱这样简单的生活,但就是这样简单的美好他也得不到,因为他是瞎子,因为他的家庭极度贫穷,因为他的父亲承受不了这份压力,他最终被父亲送走做学徒木匠,他哭诉着,他是多么无辜,奶奶说过,神是爱每一个人的,他坚信!
和穆罕默德心中美好的世界相比,父亲的世界好像总是压抑紧张的,从影片开始就描述了父亲不愿从学校带回孩子,他嫌弃自己这个没有视力的孩子,认为他是自己沉重的包袱,阻碍了自己正常的生活。父亲总是愁容满面,他没有闲情逸致像穆罕默德那样去抓风,他也不会感受到大自然美妙的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在它看来似乎有点刺耳,或许他的心里总是在想,我如何能摆脱贫困,如何能养活一家老小,如何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穆罕默德的母亲已经去世5年了,这5年父亲背着沉重的担子养着这个家以及照顾这个没有视力的孩子,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受不了了。他有一个心爱的姑娘,希望能尽早娶过门,然后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穆罕默德似乎是他的绊脚石,所以他决定把孩子送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学木匠,却遭到自己母亲的反对。影片中穆罕默德的奶奶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她善良朴实,她爱自己的孙子,爱自己的儿子,更爱伟大的神!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过上好日子,也希望自己的孙子能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她除了祈祷,除了有美好的希望,除了用自己的全部去爱他们,还能怎样呢?在她发现儿子把孙子送走的那个雨天,老太太固执的要去把孙子找回来,在雨里两母子发生争执,我们听到了这位父亲的心声,他是多么的不容易,从小丧父,中年丧妻,上帝赐给他一个看不见的孩子,天生的苦命穷困还要一辈子照顾一个盲人,谁来关心他,谁知道他心里的压力呢?他质疑,“神在哪里?神在哪里?”我真的不想太多的指责这位父亲,这是他的错吗?他是被逼的!他也想一家人其乐融融,也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谁不想这样呢?可是生活不允许他这样,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只是想追求自己生活中一点点的美好都不行!难道父亲真的不爱孩子吗?在影片开始,孩子就等父亲不到,当父亲站在他面前的时候,穆罕默德说,“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呢”,父亲哭了。。。。这若隐若现的点点父子情让我感动。我想,这或许是电影提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吧。
穆罕默德被送走了,父亲开始张罗自己的婚姻了,可就是当他追求的这生活中一点点美好就要实现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奶奶的走很安详,是带着圣光和美好理想的,但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却给父亲太多的悲伤。走了的人很安详,压力却是活着的人的,家庭状况进一步恶化,更糟糕的是,婚事被取消了,因为新娘家人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婚姻,父亲追求的这一点点的美好都破灭了!生活,是要这么艰辛的吗?
悲伤过后,父亲决定把穆罕默德接回来,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座并不牢固的桥,悲剧发生了,故事也进入到最高潮,桥断了,孩子和马掉到湍急的河流中去了,父亲趴在桥头看着掉入河中的穆罕默德,他迟疑了一会,他迟疑了,他迟疑了?!他怎么能迟疑呢?溺水的是自己的儿子啊,这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父亲还有没有人性,还有没有良知?他要迟疑,他怎么能不迟疑?从一生下来似乎就苦不堪言,难道他就活该没有美好的生活吗?这么多年养育这个盲童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谁替他想想?他迟疑了,他就是迟疑了,对他的迟疑,我们是批判?是愤怒?是感叹他人性被迫走向堕落的悲剧?是控诉生活对他的不公?而我,是哭了。。。。。
父亲在迟疑片刻之后终于不顾一切的跳入河中企图救回穆罕默德,河水非常的急,还常常有大块的石头和树枝,父亲没有救到自己的儿子,而是和儿子一起被冲到了下游的沙滩上,父亲醒了,看见不远处的儿子,扑过去痛苦的哭着,这时,镜头给了穆罕默德的手,这只会触摸世界的手,一阵奇异的光芒暖洋洋的打在了这只手上,这只手开始动了。。。。。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不管穆罕默德是生了还是死了,导演让我们看见了一阵光芒,我想这是马基德·马基迪在批判过后的回归,他仍然是尊重伊朗传统文化的,仍然是尊重伊斯兰教神学的,这是这部电影传统文化的回归。他相信有着传统宗教信仰的伊朗民众终会有希望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