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富翁走了,但贫民窟却仍在那里…
——浅谈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梁闻道 [email protected] 《社会主义者》
“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极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卡尔·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西方梦中之“城市童话”和东方“城市童话”之梦
在导演与摄影师老道的技巧之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中孟买贫民窟如此具有美感,包括它的公共厕所在内;就连粪便在落日余辉中也显得几许“灿烂辉煌”,给人一种“特和谐、特盛世”的感觉。
难怪一方面在孟买放映这部电影时,上座率不过两三成;另一方面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却要将电影中贫民窟房屋作为伦敦解决住房问题的推荐样式。说白了,这部“城市童话”并非是“秀”给现实中生活在贫民窟中观众看的,而主要是演绎给遥远西方的观众看的。否则这部“城市童话”又怎会一举囊括8个奥斯卡奖和4个金球奖呢?
所以,孟买的上座率到底有多少,本无足轻重;(当然孟买中产阶层观看影片的上座率还是有所关联的,不过这些“西方化的东方人”却与本地的贫民窟没有什么关联)。也许是因为现实生活“异化”带来的无聊、烦闷与扭曲,人们总不太愿意花时间与金钱观赏自己现实生活的“拷贝”,而更愿意接受那些远离自己的传奇、神话乃至谎言。所以,对于亿万印度民众而言,这部电影是如此消极而无趣,也难怪上座率有限。
距离产生美,“美”是如此不切实际,所以对于“美的本体”而言尤显残酷,因为“美”本就是他们的不幸。
贫民窟里出个把百万富翁本不足为奇。更何况是一个象孟买贫民窟这样,有八百万居民、历史悠久、文化殊异、声名远播,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贫民窟,出个把百万富翁更不足为奇。不用说孟买贫民窟出一个百万富翁,即使出十个、百个又是如何?但对于八百万孟买的贫民而言,这都显得是如此凤毛麟角,由于这是仅有的偶然,也就是无关宏旨的。假如说非要相信贫民窟孩子奋斗成功的故事,那我宁可相信主人公哥哥通过替黑帮老大收保护费、开赌场和贩毒而终于“奋斗”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成功先富人士”,这样的故事更符合逻辑,也更具有合理性与现实依据。
虽然电影标榜着“真实与合理”的逻辑,而显然更为狡诈与阴险。将本已浑浑噩噩、血腥粗俗、没有希望的生活重新“扭曲”成一出“明亮而温暖的‘城市童话’”,但显然这个“童话”其实与当地住民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眼光锐利的孟买民众对此“贩卖技巧”不屑一顾,估计他们甚至认为这远不如本土出产的那些“夸张庸俗、歌舞升平,金碧辉煌” 又冗长到让人磕睡的“宝莱坞”电影。因为当他们步行几小时,坐进简陋的电影院又花上几个小时观赏精致到虚假的电影时,至少是一目了然地看透其中“真实的不真实”,也明白无非是在痛苦而又难耐的人生中多做一个小小的美梦而已。
但《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编造的“温暖的城市童话”总是需要有“买单者”。更何况为了炫耀“所谓的真实”,“聪明的资本”还大量采用当地的实景和挑选土生土长的本色演员,譬如扮演主角儿童时代的男女小演员就是真实来自贫民窟的孩子。当这些“本色演出”的孩子们远赴美国参加完富丽堂皇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后,又回到自己在贫民窟里四壁皆空的家中,又一个“美丽肥皂泡的破灭”,又一个现实中犀利的对比。
电影完全是用一个异域的背景讲述着典型“好莱坞式的美国梦”,印度莫名其妙的的听天由命和达观消极的文化外衣之下包裹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逻辑内核。贯穿全剧始终的线索是主人公回答印度化的“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re”(谁想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电视抢答节目。
与其说这一线索看似巧妙而用心地将主人公人生历程的片段一一贯穿起来,不如说它利用巧合接着运气,运气接着巧合匪夷所思地将全球化下的“印度美国梦”搭建出来。贫民窟的肮脏、民族冲突的血腥、底层民众的愚昧,一切都成为炫耀悲惨的“卖点”。
主人公兄弟冒充泰姬陵的导游,骗得一对美国夫妇的游览车被拆得只剩个外壳还用砖给架着;本地司机将主人公要一顿痛打之时,那对夫妇站出来围护时不忘说道:“我们是美国人,美国人”。恐怕没有一个场景比这更具有讽刺性。当美国的军队横扫亚洲相邻的最贫穷(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带)和最富有地区(科威特和沙特的中东产油国)的时候,也高竖着“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旗帜,然后也不忘志得意满地加上一句“We are Americans。(我们是美国人)”。
几分钟前,还是沉浸在印度具有千年历史的歌舞妓与盲人乞讨文化之中,几分钟后就是主人公在现代化外包服务公司(Outsourcing Service),通过互联网为大洋彼岸的美国消费者提供“邻里服务(Neighbourhood Service)”。一边是窝居数百万人的贫民窟正在疯狂扩大,一边是黑帮老大用犯罪收入所获得的别墅、跑车和漂亮而年轻的情妇。“美国梦”不变地建立在“数千年剥削与奴役所带来的血与肮脏”之上。
《三个火枪手》中第三个火枪手叫什么名字?多么莫名其妙而又全球化的问题。如主人公般,东方生吞活剥不甚了了地吸收了“西方精华”,全力地摹仿却又一知半解。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居民通过信号不清的电视与生活在千里之在外富足安康的同胞观看着同一个电视节目。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本无干系,但如此无关紧要的要素却成为了作为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常识”。20世纪的“媒体之神”,——电视,终于宗教化地完成“普天拜物膜拜”的“丰功伟绩”。
始于片头而呼应于片尾的“It’s written”,仿佛将“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re”线索完美地贯穿始终。但我总觉得其本意恐怕与主流媒体所翻译的“命中注定”截然不同,因为整部电影并非是什么《圣经约书》,所以这里的“It’s written”自也应该就是它的本义——写就的。说白了,整个故事——就是“编的”。
西方的,东方的;昨天的,今天的,现实的,幻像的,世界就是如此错乱。归根结底,《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电影,是一出给西方人看的“城市童话”,尤其是给千千万万处于经济危机袭击之下胆战心惊的“西方或者西方化的资产阶级市民”看的电影。
又是据说,在上一个世界性大萧条期间,也就是1930年代,美国百业凋零但唯独电影业却大行其道,一直保持繁荣昌盛。人们考究其原由就是在于:处于经济危机之下的普通民众焦虑、绝望、冲动、疯狂,而作为“银幕童话”的电影恰好如“富寿膏”一般能安抚人群的失落,惰化人民的愤怒,消弥反抗者的斗志。
尽管地下室仍然冰冷异常,明天的伙食尚无着落,未来的希望暗昧不明,但银幕中“美好的幻像”却使人们暂时忘却一切不愉快。《贫民窟里百万富翁》在今天又一次起到了类似的作用,当然毕竟“与时俱进的”手法显得更为巧妙——悲惨是用来炫耀的,同情是用来销售的,人性温暖是克隆的,奋斗成功是虚假的。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罪人遭到惩罚,犯错者自食其果,好人修成正果,穷书生一夜富贵,有情人终成眷属,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一段貌似异域风情,其实充满流行文化的印度青春歌舞,这也绝非是对于“宝莱坞”的简单摹仿,而是进行了恰到好处地“改头换面”;几乎所有“城市童话”的经典结局在这里都得到体现了。
作为“大煞风景”者,我还是要提出那个被问烂了问题呢?“公主与王子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之后呢?”
回到现实世界中,据说扮演主人公的小演员回家后,因为不从父训被打了,引来印度媒体的殷切关注,但不知道在这位“小演员”出名之前,可曾有几人如此这般关切这位贫民窟儿童的人权?孟买市政府还决定要免费给小演员们的家庭各提供一套“现代化的公寓,在这座平均房价约5000美元 一平方米 的都市中,一套免费“现代化“的公寓恐是绝对的“德政”。但孟买全市贫民窟里有超过800万居民,全印度有4亿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1.25美元,7、8亿人没有干净的饮水和电力、超过4亿印度人是文盲,不知道印度政府和孟买政府能为他们提供些什么?
是的,也许…“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可以离开,但贫民窟却还在那里!只要社会没有改变,那么它将永远地存在那里……「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