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最好的诗词之一,也称得上是中国古诗词史上的千古绝唱。但笔者更认为,这首词含有极为丰富的哲学意味,甚至可以说是一篇哲学著作,它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观点。一般来说,哲学都是枯燥晦涩的,能用诗歌的形式来写哲学,那将是多么的优美绝伦。那么,就请我们来欣赏一下《沁园春·雪》这首美妙绝伦的哲学之词吧。
1、矛盾运动的观点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之间充满了辩证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分析事物,绝对不能只静止片面地分析,而要看到事物内在矛盾和本质规律。在本首词处处充满了这种观点。如上阕,开始写下雪,后来就写大雪后的大地,再写到大雪下驰骋、奔跑的原野,最后写到雪过天晴后的娇美风景。完全不是局限在单纯地写雪景,而是从矛盾运动的观点写下雪的整个过程。
这些写已经实属难得,但更为难得的是,毛泽东在写这首词的时候,还充分运用了虚写和实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写雪来抒发自己对革命事业的矛盾运动本质规律的认识。具体解析如下。
回忆过去几年来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真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般严酷,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火种几乎被消灭的干干净净,革命事业几乎也要走到了尽头了,正是“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一片肃杀景象。但是,毕竟历史规律不可悖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群众要推翻旧社会的强烈愿望,犹如汹涌奔腾的“地火”在地下聚积,所以,我们不必悲观,我们要看到大雪重压之下,实际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的勃勃生机。因此,我们要对革命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坚定信念和凌云之志,只要我们挺过最严酷的冬天,革命事业的前途必然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娆。”的美好景象。
2、辩证发展的观点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批评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观点,指出他们必然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同时,毛泽东提出要辩证发展地看待一切事物。下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处处充满了这种辩证发展的观点。具体辨析如下。
一开始,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下子把发展的观点凸显出来。随后,“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则充满了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哲学思维。再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几句中,历史则又发展到了新的一页,也使辩证发展的哲学观点体现得最为突出。
和上阕一样,下阕也充分运用了虚写实写相结合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用辩证唯物史观去分析当前革命形势的基本观点。具体解析如下。
现在,美好壮丽的祖国内忧外患,多少仁人志士竞相奋起。但以镇压人民革命事业为宗旨的蒋介石,虽然搞得是民国,以“三民主义”为施政纲领,但因为没有看到真正的人民群众这个“地火”,实际上搞的还是封建独裁,走的还是封建帝王的一套老路,是现代的“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虽然壮志凌云,踌躇满志,实际上却“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了。”特别是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不顾国家安危,一意孤行“曲线救国,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味镇压国内革命群众,一个劲地要置中国红色政权于死地,犹如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样, 一条路走到黑,缺乏政治远见和历史洞察力。这只不过是盲目的个人英雄主义罢了。但是,我们共产党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去唤起民众,依靠民众来建设新的世界,封建独裁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人民大众将从此走上历史舞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按照这种分析,则下阕的虚写和上阕的虚写在精神上就一脉相承、非常吻合了。整个诗篇也就指出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翻反动势力建设新中国。这也是毛泽东毕其一生的思想。
3、对这首词可以做多种解读
很多辨析者对这首词作了多种解读,本人认为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首词表达的不是对具体事件的看法,而是一种历史观、一种哲学思想。
比如,我们也可把这首词看作是对王明错误路线的批判。
上阕的雪景可以认为是,“王明路线”犹如北国的大雪来势凶猛,致使红红火火的革命根据地立刻气氛肃杀,惨遭失守。但是自己则象“山舞银蛇,原驰腊象”一样在严冬辖下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时机终于来临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娆。”此时应该是多么喜悦、舒展的心情呀?唯有一首大气磅礴、旷古绝代的词作才能把自己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下阙写历史人物,则是对王明博古等错误路线的执行者进行点评。他们虽然坚持马列主义、坚决斗争,但“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也只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片面的路线方针,最后导致失败的结局。最后则写自己终于获得解放,将一展身手了。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词。比如将这首词解读为毛泽东反对封建社会,并追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等。总之,一旦把这首词看成一篇哲学著作,则可以应用自如了。
这有些象《易经》,《易经》虽然是写龙,什么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呀,等等,实际在写一种辨证发展的哲学思想。而综观《沁园春·雪》,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进展到“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再发展到“无数英雄竞折腰”,进而回旋到“只识弯弓射大雕”,最后达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顶峰,几乎和《易经》的辨证发展哲学完全吻合,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4、平生难得的喜悦心境
最后特别想强调一下,这首词表达了平生难得的喜悦之情。
从1931年秋被剥夺了对军队的领导权,毛泽东在红军中的地位每况愈下,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才重新进入政治局,并获得对军队的指挥权(实际是协助周恩来指挥军队)。3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的心情一直非常压抑。遵义会议上尽管恢复了地位,但面对危难的局势,他的心情也是很压抑的。此后,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会师,毛泽东又和张国焘发生了尖锐的斗争,直到过了岷山心情才开朗起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时,毛泽东的心情好到什么程度呢?这可以从这段时间的诗作看出了一些。从35年10月到36年2月短短的5个月时间,毛泽东先后写出了《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再到《沁园春·雪》等意气风发、激情四射的诗词。这在毛泽东的诗作生涯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这段时间也许是毛泽东一生中心情最舒展的一段时间。《沁园春·雪》实际表达的就是这个心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