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讯:乌有通讯员何茫然)7月25日下午,“电影公社”放映了由尹力导演,吴刚 、黄渤、刘烨等主演的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石油工人面貌变迁的影片——《铁人》。同时,电影公社邀请了余斌(《经济学的童话》)、石一枫、郭松民、陈人江、于闵梅等嘉宾一同参与了点评。
《铁人》讲述了“铁人精神”在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劳模和以刘思成为代表的新一代劳模之间精神传承的故事。该片通过两代石油工人的时空交替,黑白与色彩的融合,为我们展示了横跨六十年的时代变迁与奋斗精神的承继。
影片展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的艰苦奋斗历程:为了解决打井缺水问题,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石油会战宣誓大会上,他向着天、向着他的同僚战友大吼:“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命拿下大油田。一定要改变国家贫油状况!”在这样的时代精神支撑下,大庆油田在茫茫荒原中拔地而起。
年轻的石油工人、单位的业务标兵刘思成,很喜欢收藏铁人的所有物品。他的父亲是曾经和王铁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刘文瑞。承载着父亲无限希望的刘思成一直努力工作,然而这在同事眼里却是傻的表现。他与周围的氛围格格不入,整日沉默寡言,以至于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一直以来,他为自己的父亲是铁人的战友而自豪,但偶然间真相的泄露,让他痛苦不已:原来他的父亲在三年经济困难期间,因为“熬不住了”而做了逃兵。
伴着对往昔回忆的追惜,刘思成陪父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病床前,他向父亲保证会努力工作以弥补父亲的愧疚与遗憾。最后,在茫茫沙海中,完成搜救任务的刘思成仿佛看见父亲、铁人他们老一辈石油工人在向他示意、微笑……
影片放映结束,观众们也从那激动人心的“战斗”场景中回到了现实。
嘉宾余斌老师首先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尽管影片试图表达两代石油工人在精神上的传承,但除了某种人文抽象意义的“坚持”外,影片并没有使人感到两代石油工人之间明显的相通和可传承之处。事实上,两代石油工人之间的差异却非常明显:当铁人在寒风刺骨的严冬里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里搅拌水泥的时候,身边的同事受到感染,也都纷纷跳进泥浆;而刘思成整个影片过程中则是孤独的,无法使周围同事、朋友与其产生共鸣。
嘉宾石一枫对余斌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进一步指出:铁人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那就是“为祖国献石油”;而刘思成则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影片对其的刻画使人感觉似乎他在为了自己的父亲而奋斗。这与铁人的精神境界相差太远,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传承性可言。同时,与美国好莱坞大片《钢铁侠》相比,尽管同为主旋律影片,但《铁人》明显与之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主旋律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影视作品中树立起国家的意识形态,并将其有效传播出去。
嘉宾于闵梅指出了影片的一些闪光点与不足。于闵梅认为闪光点首先表现在影片对人物背景的设计,如,作为与“铁人”的集体主义时代截然相反的人物,刘思成的出场被设计为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就符合了他在这个人主义时代的实际;其次,在体现刘思成这样新一代石油工人对铁人精神的传承的情节设计方面,叙事的过渡和转折也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再次,影片的细节处理得也很好;如,铁人与刘文瑞告别——英雄与逃兵相碰撞的情景,体现了那个时代无论英雄还是不光彩的逃兵,他们身上都还保持着人基本的真诚、善良和羞耻之心。在她看来,不足之处则是影片对刘思成思想转变的处理,显得太过突兀。
嘉宾陈人江认为,尽管在拍摄技巧上,影片借鉴了苏联影片的经验,对过去的叙事,采用黑白色画面处理;对现在的叙事,采用彩色画面处理。然而在她看来,黑白色画面的生活才是火热的、火红的、多彩的;而表现当下生活的画面却是苍白的、灰色的。这与影片所要表达的意图自相矛盾。这也正是众多主旋律影片的通病:为了自身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无视故事内在的逻辑。
嘉宾郭松民老师针对影片提炼出了一个概念,即“主旋律的尴尬”:为了建立人们对国家、社会和执政党的认同,将前三十年的光荣历史与后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进行强硬衔接,却遭遇了前后三十年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逻辑完全相反的尴尬。郭老师就“铁人跳进泥浆用身体搅拌水泥”的镜头回顾了电影史,他说:“同样表现铁人工作、生活面貌的影片,相较《创业》,《铁人》采用了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反映了创仍然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仍然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去看待工人:工人是粗糙的、有待启蒙的。这说明创仍没有理解那个时代、没有融入那个时代。”
嘉宾们发言完毕,在座观众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影片的讨论更深入了一步。这些讨论谈及到了影片的内涵,当前工人需要的艺术反映,艺术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艺术的功用,艺术创造者的才华、思想倾向与社会作用的关系等等。
活动结束后,观众们仍意犹未尽,又自发地形成讨论圈,继续进行着散场后的交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