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野趣浑天成
——赏中国水墨动画札记
蒋澜鹏
平日,我十分反感女儿痴迷动画片而和我抢频道。因为,对近年来的动画片我总有一稚拙粗陋之感。前几天,当我看到《牧笛》之后,不但不再反感女儿看动画片,而且还通过网络下载引导女儿怎样欣赏纯洁健康的动画片。
我的童年,是在七十年代山区农村度过的。虽然,当时因物质匮乏,连漫画书都少有,更不用说动画片了;然而,我的童年却过得充实而有趣味,因为我的童年简直就是生活在漫画和动画之中。因而,当我偶尔一瞥《牧笛》,我的心便为之倾倒了。那空灵悠远的意境,那飘逸雄浑的韵味,那流畅细腻的动态,那质朴清纯的童真,那物我皆忘的野趣……无不让人赏心悦目而叹为观止。
于是,我马上网络搜索《牧笛》相关内容;因此,我才知道这是一部水墨动画片,拍摄于1963年,1979年曾获丹麦第三届欧登赛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于是,我又搜索“水墨动画”相关视频资料;因此,我还知道,除《牧笛》水墨动画片外,我国还有1960年拍摄的《小蝌蚪找妈妈》,还有1982年拍摄的《鹿铃》,还有1988年拍摄的《山水情》。它们几乎得遍了世界上所有动画电影节的金奖和银奖,征服了各国观众。
真不知道我国动画领域还曾有过如此辉煌而骄人的成就。然而,不知为何近二十年来我国国产水墨动画却经典不再了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当然,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遗弃了中华五千年来深厚而优秀的文化传统,盲目跟风日韩欧美。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借鉴固然重要,但抛弃了传统,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况且,如果整个世界都千篇一律,那还有什么意思!文化贵于创新而最忌抄袭。
再有,文化不能太市场化。市场常常让人心浮气躁,驱使人追求一种吹糠见米的经济效益。而文化,特别是厚重的文化;作品,特别是经典之作品,往往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智慧的沉淀。就以水墨动画来说,要想制作一秒钟流畅而细腻的动态画面,则至少需要绘制24幅不同的静态画面,并将其逐祯连贯。这样,20分钟的《牧笛》则需28800幅不同的静态画面的组合,另外,动画的设计,背景的绘制,音乐的搭配,视频的剪辑,而在当时没有可资辅助设计的电脑软硬件,可以想象,这需要多大的人力和耐力。
曲高必然和寡,经典自然量少。在当今浮躁的时代,缺乏高格之经典,自可理解,亦不必强求。经典的产生,需要适宜的土壤和气候。
《小蝌蚪找妈妈》完整地表现了齐白石水墨画的风格,《牧笛》中的水牛和牧童是李可染画风的再现,还有《鹿铃》、《山水情》,这些,无不是特伟、钱家骏、方济众、吴明山、卓鹤君等行家里手潜心设计制作而成。正因为有我们动画前辈们高远不凡的格调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才造就了这些画面“迹简意淡而雅正”动作“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中国动画经典。
以上四部水墨动画,除《小蝌蚪找妈妈》有解说外,其余三部都没有语言对话,它通过水墨洇晕的点染,筝笛器乐的调理,自然天簌的烘托来达到情景交融。一如中国画的留白,让人通过想象来体会其中无穷的韵味。在欣赏这些动画的同时,我不禁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想起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想起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婉丽的散文小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根底,亦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的名片。它只能由整个国家和地区来承担,岂能把它作为商品来投诸市场,更何况飘摇不定的市场焉能承载如此厚重的文化根基。市场多赝品,惟有崇高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才出精品。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