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沧海精神--《红海洋》带来的“海洋、海权、海军”的思考

研讨会 · 2009-11-16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红海洋》作品研讨会

时间:2009年11月14日14:00

地点:北京东城图书馆三层报告厅

   

    张志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读者朋友和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红海洋》、编剧、评论家与读者研讨交流会,今天的主题是沧海精神——《红海洋》带来的“海洋、海权、海军”的思考。今天的主办单位是东城区文委员、新世界出版社和东城区文联,承办单位是东城区图书馆、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加此次研讨交流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文艺局局长汪守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杨秀晨。光明日报文艺部副刊主编、东城区作家协会主席韩小蕙;海军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勇;海军电视艺术中心编剧、《红海洋》翟晓光;北京大学中文系韩毓海教授;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纪苏;舰船杂志网络版主编宋晓军,负责人范景刚;新世界出版社社科编辑部主任、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陈黎明;文艺理论与批评理论员李云雷;小说选刊编辑鲁太光。为筹备此次活动东城区图书馆、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许多热心读者也打来电话提出建议和意见,在此我代表主办单位对各位专家、新闻媒体及广大读者的光临与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有请总政治部原文艺局局长汪守德讲话。

    汪守德:今天来参加翟晓光同志的作品研讨会特别的感动,因为这打破了我们以往的一些习惯,不光是请了专家,还请了很多的读者代表来参加这样一个研讨会交流活动,这个特别有意义。对于作品的发言权有的时候在于专家,其实更多的在于读者。可以听到读者观众的意见,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次阅读翟晓光同志的《红海洋》是在数年之前,我第一次读的感觉有一种被雷打的感觉,因为作为我这种阅读军事题材作品比较多的人来讲,军事题材的作品看的比较多,翟晓光的作品看的时候给我的震撼,我相信可能超过今天我看电视剧给我的震撼,因为它提供的东西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今天看电视据的时候依然觉得很精彩,但是很多东西是小说里给我的,只不过是它变了一个形式。今天来说这样一个话题,我们今天在谈电视剧、谈小说的时候,这里有很多的话题,依然改变不了当初阅读这个小说的美好感觉。

    当时的印象就是,当时这个我并不太熟悉,是一个文坛的奇女子,是这样的印象,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好作品。我觉得电视剧和小说比较各有千秋,电视剧的那种节奏、那种形式、那种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小说本身的精彩、那种丰富,也是电视剧难以达到的。我们在看两种不同形式作品的时候,给我们的印象比较深刻。还有一个印象是通过《红海洋》我们可以感觉到作家的精神军人在作品当中是很有深度的。今天上午我把这个又看了一下,我觉得很多作品、很多小说充满了灰色的、怨恨的、颓废的气氛下,我们看这样的作品受到的震撼和鼓舞,这一点作为这个作品它的意义非同寻常。再一个印象是在作品里面表现了他所描写生活的熟悉程度,他那种体验观察的细致,在这个作品里面表现的特别充分,在小说里面是这样,在电视剧转为视频形象的时候同样是这样,有些东西对生活不熟悉写不出来,那种细微的东西、那种精彩的东西,我觉得这一点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作品在里面表达的内涵的丰富,那种清晰、那种准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小说里面一些奇妙的地方,我觉得看过以后,你熟悉这个生活的,可以认为他写的好、写的准确。不熟悉生活的,也可以被他描写中所传达的东西感动。当时看是这种印象,今天看依然可以发现小说作品里面有许多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这部作品,包括电视剧塑造的人物,特别是中国当代军人的性格之细腻,中国军人当中,我觉得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在里面,从海军这些人物上传达出来更加典型,更加有冲击力或者说更加有杀伤力。这一点在我们这样一个作品里,通过这个作品来表现也是难能可贵的。

    再一个感觉是小说给我特别深的印象是,作为一个女作家在里面显示出硬朗的气质,这让很多读过作品的同志都有这样强烈的印象。但是我觉得作为这位,不仅仅是有硬朗,还有很多是属于女特别细腻的地方,这个仅仅用硬朗解释是不够的,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表达,把女作家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在小说的推荐过程当中,文字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这一点和我们动辄百万元的小说形成强烈对比。

    这部小说每一页读的时候都会有精彩的东西打动你,文字的、生活的、智慧的等等方面,可以看到在写作时候那种智慧、那种对生活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在作品中有饱满而生动的东西。从几年前到今天依然对这样的作品保持清新的感觉,我们应该感谢的创作劳动。我们也希望作家在这样生活里面继续耕耘。作为我个人的思考,我觉得中国在当代,起码从我的角度来观察,我们走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就是中国社会生活走到了新的起点,中国的思想、观念、哲学等等一系列形而上的东西也走了新的起点,中国的文学也走到了新的起点。我们在这样一种起点当中,我们能有什么作为?我觉得文学,包括电视剧都可以有自己的贡献。对于像翟晓光同志,对于像海军电视中心,包括杨部长海军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我们的小说出来、电视剧出来在社会上产生这样的反响,有这么多专家、观众、读者代表参加会议,我相信他们肯定会发表很多对作家、对艺术生产单位有价值的建议,促使我们的文学艺术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好的发展,这一点对于翟晓光来说,不一定是《红海洋》,还可以处于更高、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创作角度再下一点功夫。

    我想说的就是这么多,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谢谢。

    张志勇:非常感谢汪局长的点评和讲话。下面有请海政宣传部副部长杨秀晨发言。

    杨秀晨:刚才听汪局长发言时我有特别的感受,因为我们所有的创作当时都是在汪局统领下完成的,他对海军作品的关注和对海军艺术家的关注,事实上代表着全军对我们海军文艺创作的关注。这部作品他一直关注着,无是他也有了特殊的情感,在这部分情感当中更投入了他很多心血,所以我们特别感谢汪局,今天又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出席这个会议,再次表示感谢。

    除了这个感动之外还有一点,作为海军的一员,或者说从事这方面管理工作的一个工,当我坐在这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责任感,还有一种光荣感,这种责任感是一部小说让这么多人、这么多专家学者、亲爱的读者还有媒体朋友坐在一起来讨论“海洋、海权、海军”问题,我不知道这是这个民族的进步还是我们这个民族对未来发展空间的关注?这之间有一种巨大的张力。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的悲哀和伤情。海军60年的时候,我们海军在黄海搞了一个多国的海军活动,那个时候我们在想,那片海域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伤痕,但是今天多国海军再到这里来的时候,我想他的想法和过去的想法完全不同,这种不同不在于海与海洋之间有着多大的距离,而是说中华民族从那个时候到这个时候,中间的发展和进步有了多大的张力。于是我在想,坐在这的时候我有一种责任感。所以我想深情的说一句,主办方东城区文化委员会、新世界出版社和东城区文联,以及亲爱的媒体朋友和亲爱的读者,感谢你们,真诚的说一些感谢,向你们致敬。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感受。

    通过这样一个视角来审视海军文艺工和作家的责任和使命的时候,我有一种新的认知,一部《红海洋》就能引起这样的关注,因为《红海洋》所改编的一部电视剧《沧海》,在海军成立6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在中央一套推出,有很多人给我们评价,包括今天坐在这里大家的这种目光和热情,我觉得我们的责任很大。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使命,去进一步抓好海军的创作。我跟晓光因为《红海洋》认识,那时候她在搜集素材,我在学校当老师,因为这样我们认识了。后来因为她这个作品出来之后,我是她的读者,也因此成为了朋友。我一直对她有一个评价,她想用她生命中最精彩那个段落倾注她全部的心血和热情画出中国海洋的丰富色彩。我相信这个画出不是只用笔来写,而是用她生命的全部铺就这个色彩,所以《红海洋》红色已经出来了,我相信后面还会走到深蓝,还会走的更远,这也是这位女作家值得崇敬,或者说作为朋友我们感到自豪的感受。

    任何一个作品从其真正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真实这个过程当中,在穿越这条精神隧道的过程中,确实是需要我们艺术家付出艰辛的努力,这部作品如果说得到对它还有期待,或者说这个作品大家还觉得不错的话,我想应该为这样的的努力而感到高兴。也有理由相信像这样的作家应该写出更好的作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期待、我的希望才不会落空。有人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期待、希望就可以看到幸福。所以我真诚的希望这些读者,我们媒体的朋友、学者和专家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让我们海军的作家能走的更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作为海军一员才能感到自豪,也才能感到满足,也才能觉得对得起所有关注我们的观众和亲爱的读者。谢谢。

    张志勇:非常感谢杨秀晨副部长,也感谢他用经典的语言开创了第二个发言。下面有请新世界出版社社科编辑部主任、北京精典博维总经理陈黎明发言。

    陈黎明: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北京新世界出版社,承办方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感谢各位的到来。今天有幸请到这么多位海军领导以及我们的和各位学者教授,还有东城区图书馆的各位领导,我们非常荣幸,大家能够针对《红海洋》这本书在这里举办研讨会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由于军事题材的小说《红海洋》改编的电视剧《沧海》正在央视一套热播,随着对此剧的热情评价,对于原著《红海洋》的探讨更是此起彼伏,媒体关注度迅速提高,《红海洋》逐步被推向大众,也逐步成为一种精神的代言词,也就是“沧海”精神。作为本书的策划人责编也是本书翟晓光老师的朋友,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红海洋》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以及我们出版方对沧海精神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应该说《红海洋》这部小说在02年翟晓光老师已经写作出版,当时第一版是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出版五年的时间里,逐步引起了大家对海军的关注,也深深为这个书的出版很多读者包括制片方希望这部书做成电视剧,也是经历很长的时间,有很多知名的导演、策划人,还有很多的演员,用了很长时间去打造这部很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最近在央视一套已经热播。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消息以后,很主动的找到翟晓光老师,当时是今年的夏天,7月份的时候,我们得到信息说8月份要在中央一套开播,作为出版方,尤其是在建国60周年这样一个很好的出版时机,我们认为这本小说再度出版有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于是我和翟晓光老师进行很长时间的沟通。当时翟晓光老师刚刚做完了电视剧的编剧审片,当时和我们沟通的时候,她的眼睛都已经看不清东西,特别辛苦,非常负责任审了两次片,每个情节、每个环节都认真进行重视和关注,这部作品要对读者负责。出于这样的感动,我们用了最大的努力和热诚,在一个月时间内对本书进行了编辑加工,以及用最快的时间用最好的品质能够及时上市,今年8月份在上海书展期间进行了一次大型的读者、演员、制片方见面会,也是今年上海书展上最为轰动的一场读者见面会,也是《红海洋》真正的一次“面试”。

    作为出版方我们发现距离电视剧真正的开播还有一个时间,我们对这个小说和读者进行接触,像新浪网、搜狐以及很多的读书媒体都对本作品进行了深度的评论。其实我们这次出版已经是全新意义上的小说“面试”,而不是说一个作品的再版,因为我们更加强调它在新时代的意义,也就是我们今天大家在讨论的“沧海”精神。我们有幸在建国60周年庆典的十月黄金时间,央视一套对电视剧进行了热播,应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获得了广大的读者、观众的一致好评,我们这个作品《红海洋》也是在大众的阅读之上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也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出版社、制作方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很多来自于媒体、书店、读者对本书的好评和鼓励,而且我们也很有信心在今年将《红海洋》打造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的一部文学作品。

    今天这个研讨会也是这个作品继电视剧还有图书发行出版方的一个回顾,同时也觉得有社会的责任心和意义,向大众提出我们的沧海精神。无论是“海洋、海权、海军”,都是很需要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一个文化工,尤其是海军领导,要向大家普及的一个意识。因为共和国的海洋特别感人的一个过程,60年的发展过程,从没有海军,到“海上拼刺刀”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翟晓光老师去基层采集到一手资料,作为出版方我们是用了很深的情感把这部作品用心出版,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阅读,随着越来越多的收看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深入感受到这样一种沧海精神,几年前大家可能知道有一个亮剑精神,是电视剧的影响,我们看到了狭路相逢亮剑精神。这个精神无论是企业界、文化界还是广大读者心目中,都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们现在提出“沧海”精神,它应该是更为广阔的,更为和共和国有直接命运相关的,和在座每个人有深深相关的精神,它带来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一个弱小的国家逐步强大的信念和力量,我今天在图书馆门口看到很多年轻人在阅览室看这些书,我们希望除了在座的读者、各位领导和专家以外,年轻人都去看这部书。自从这部小说出版以后,海军今年招人越来越容易,因为年轻人愿意加入到海军,为共和国海军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这些工最大的欣慰。再次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希望无论是《红海洋》还是沧海,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沧海精神,给大家以鼓励。

    张志勇:下面有请海军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张勇发言。

    张勇:首先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为我们举办今天这样一次研讨活动,来了这么多的专家学者,还有读者代表大家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关心“海洋、海权、海军”,我特别的感动,也特别的感谢,我作为海军的一员我非常感谢有这么一次机会,这么多人坐下来关注我们国家的海洋状况,关注我们的海权状况、海军状况。这些都是源自于有了《红海洋》这部作品,我们海军电视中心主要从事电视剧创作,特别是刚刚由《红海洋》小说改编而创作的《沧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播出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搜集到的一些情况,从一个侧面来印证社会各阶层,普通老百姓也好,高层也好,对《红海洋》这部作品,对《沧海》这部作品的一些反响。

    《沧海》电视剧的创作是从《红海洋》小说改编的,小说到改编电视剧经历十年之久,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我们是十年磨一部作品,电视剧创作也有四年时间,从改编剧本到搬上银幕,这个期间很多专家学者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包括汪局当时在总政文艺局局长亲自抓这部作品,包括原来中宣部文艺局的局长,还有北大中文系一些老的教授,他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都期待着这部电视剧尽快搬上银幕。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我们把电视剧搬上荧幕。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的创作播出增添了新的内容和亮点,为人民海军60周年的庆祝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据我们初步的搜集和统计,《沧海》电视剧播出以后,国内外近百家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站都做了报道,网上点击率几百万人次,目前在中央电视台今年的收视率情况名列前五名。应该说观众的反响还是非常热烈的。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突显了作为主旋律作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确实为中央电视台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电视剧创作增添了亮点,大家都知道今年海军60周年,国庆60周年,海军和国庆60周年同步,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海上举行阅兵,胡主席亲自参加检阅,10月1日人民海军方队也是最受人民欢迎的威武之师。再加上我们这部电视剧的海洋,军事题材和海洋题材的独特,电视剧一播出以后观众非常关注,给予的反映非常强烈。

    我简单收集了一些媒体上的题目,我觉得这些题目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的说是写实说法显史诗风格。还有说全方位展现海军60年波澜壮阔。沧海的思考原比央视的救市重要。以这些标题发表了评论,都普遍认为是《沧海》唤醒国人多年的海洋梦。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高层知识分子层面引起了一些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专家、学者写信来,为剧中马建成这个人物给予了积极肯定,认为他身上既有两弹一星元勋的影子,也有当代知识分子爱国的情怀。马建成是小说当中的总工程师。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海外学者讲,沧海有中国人血性,还专门讲了马建成这个人物,具有血性的知识分子,这个人物非常成功。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能够在中国高层的知识分子层面引起振动,我觉得确确实实是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引用一位网民的话说,今年红剧扎堆,因为60周年嘛,都是革命历史题材,《沧海》突出重围,因为从题材各方面具有独特点。

    作为海军部队来讲,海军几十万官兵积极收看,受到的鼓舞非常大,坚定了我们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和信念。《沧海》电视剧播出以后,通知各部队组织收看,官兵纷纷写一些观后感。特别是曾经在海军部队服役的老战士、老同志以及他们的亲属,这段时间都坐在电视机前积极的收看,而且用心的去感受。我们初步的了解,包括跟我们有过接触,打电话、写信等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电视剧中那段历史的回顾,特别是一些老首长们,都有反馈。在任的各舰队的领导也纷纷打来电话。应该说部队官兵还是非常受鼓舞的。这里有几个部队官兵写的读后感的题目,可见特点对这部戏的感想。比如说新时期学好文化科技强兵、用拼搏精神建强大海军,还有写认识差距迎头赶上、知识明智强国海军等等,有很多这样的观后感,表达了战士官兵们对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

    人民群众通过这部电视剧作品更加关注海洋、关注海军建设,极大的增强了国民的海洋意识或者说海洋国土观念。包括我们今天开这个会,我觉得都来之不易,我们多少年来对海洋的认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认识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我们是黄土文化,过去对海洋的认识不如欧洲等其他国家对海洋的认识,长期以来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对于中华民族生存的巨大关系,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包括现在一问小学生我们的国家领土,他们只认为是960万领土土地,都没有想到还有36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领土,大量沿海岛屿。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是很淡漠的,国民是很淡漠的。典型的例子,中央电视台世纪坛上面有一个领土的土,恰恰把南海诸岛忘了。这不是简单的忽视,这些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想到我们的海洋领土。南海为什么不画上呢?这是我们的领土,南海诸岛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作为海洋的世纪来讲,海洋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对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性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强调海洋、海权、海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南海争端、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亚平湾护航,这些都展示了中华民族已经面临着海洋生存方面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们国家的财富90%以上要通过海上流转,海洋资源、石油贸易、铁矿石、铜矿石等等资源百分之六七十要从海上走,90%的对外贸易要从海上走,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海洋对于我们来讲越来越重要,一旦海上出了问题,被人卡死了,我们在短期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内国家经济建设就会受到巨大影响,没有能源。所以作为海军来讲我们深刻面临巨大的任务,胡主席提出新世纪、新阶段部队要面临新的任务,作为海军来讲就是国家的利益拓展到哪里,海军或者说军队的任务就要跟到哪里。我们的观念不是仅仅停留在我们的领海之内,不是仅仅停留在保护我们的疆土,而是我们的经济利益,说白了公司开到哪里,海军就要到哪里,时刻保护我们民族的利益。这个就是海权,就是海军。现在海上没有海军力量保护我们的运输船队,我们所有的能源、资源怎么保持正常的运转呢?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大家都知道南海油气周围国家已经在蚕食,据我了解,越南每年从南海开采的原油相当于我们的大庆,而我们目前在南海还没有一座中国人的油井,都是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国家在打,那海上就有争议。我们还不能有效的去保卫我们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是我们子孙赖以生存的资源,几十年、几百年后子孙要用的。

    《沧海》或者《红海洋》小说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忧患意识,和对海洋、海权的前瞻意识是非常鲜明的,老百姓为什么关注这些。所以网上大部分网民反映的还是希望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而且从近代海军总受耻辱的经历当中,希望能有强大的人民海军。中华民族下一步要面向海洋,陆地资源是有限的,海上的开发非常重要,需要我们海军去保卫。今天我们讲的“海洋、海权、海军”的思考,更多的可能还是从全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从这个角度出发。而恰恰是《红海洋》这部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主题非常鲜明的作品。《沧海》播出以后,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些反响以外,碟片卖的非常畅销,盗版碟满天飞,中央电视台没有播出之前,碟片到处都有,很多人是先买碟片回家看,军事发烧友对《沧海》电视剧,海军的战例、装备提出不同的意见,包括用的什么剑、什么枪都非常细。前天我们海军首长秘书打电话说,今年海军征兵工作兵源非常好,因为看过《沧海》很多青年都向往海军,今年的征兵特别顺利。这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一部文艺作品,一部艺术作品带来的社会影响,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电视剧从小说改编而来,它能够带来这么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是第一点。

    第二,作为《红海洋》小说本身,作为反映海军、海洋题材的作品,它的位置、它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建国以来有过几部反映海洋,反映海军的,有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我们作为海军专业创作的从事,海军专业来讲,写这种比较厚重的反映海军历史也好,这种大的题材的作品没有,这是第一部。真正把海军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反映出来,而且提出的问题很尖锐,带有思考性的东西,这部作品反映出来,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这非常重要。因此小说也好,《沧海》电视剧也好,包括中宣部、总政文化部都高度重视,电视剧播出中宣部刘云山部长亲自看了,而且有批示,要求我们做一个反馈,看观众看完以后有哪些影响。而且就下一步海洋题材的东西,海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李长春同志也专门有批示,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刻不容缓,意义重大,要从研究和宣传两方面入手。高层对海洋的认识都非常深。从这个角度来讲,从“海洋、海权、海军”这个角度来讲,今天这个会议开的是紧扣主题,非常重要的。

    借这个机会感谢这么多的同志,特别是地方上的这些学者专家、读者,能够对海洋,对海军有这么大的关注,说明我们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确实在提高的,所以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的发言完了,谢谢。

    张志勇:非常感谢张主任为我们上了一堂三海的知识普及课,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海洋当中蕴藏丰富的海洋资源,同时这种海洋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是受海洋的海权所决定的,海权的保障依赖于强大的国防和强大的海军,我们再一次感谢张主任对我们国防知识的培训。刚才是作为领导同事进行的点评,下面有请《红海洋》一书的《沧海》电视剧编剧翟晓光谈一谈创作过程和体会。

    翟晓光:首先感谢这次研讨会的主办方,我来之前也没有任何的准备,我一直在说我是想带着耳朵来听大家对这部作品的反映,而且要真实的反映。追溯十多年以前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自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时觉得那个过程现在也是有一种享受,在写作的过程中间我老记得那一盏孤灯,当时有一本书,我在翻阅的时候有几行字,我现在还反复的在想,是从1840年到1949年,在外国暴力下中国各个港口都被占领过,大概是470次,非常大的战役是80多次。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当时中国大家关注的这些问题,我倒是没有特别关注,只是觉得自己是一名海军,要完成一部作品,这个作品怎么样完成对我是个考验。我经过六年多的时间,交上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我现在还是想由诸位老师还有领导来评判。我就想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志勇:感谢翟晓光为我们提供一个红色的经典。下面有请舰船杂志社宋晓军教授发言。

    宋晓军:翟晓光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她是曾经跟我在一个地方呆过一年的,当时我在海军北海舰队作战部做一次演习的办公室,后来这个演习取消了,当时是住在海军疗养院的一个楼里面,她那时候好象是刚毕业,通过另外一个海疗的朋友知道,她当时也在,不过她那时可能很小,后来知道《沧海》是她写的剧本,后来把书也寄过来了。其实那些细节我看了很熟悉,那些事也经历过。因为76年的时候我在当兵,上完大学回来之后又到潜艇学院教书,所以在海军的时间也比较长。《红海洋》这个名字很好,比“沧海”的名字好。这个“红”字表示作为中国革命,包括1846年被人堵在家门口,在家门口解决我们的贸易顺差、人家的贸易逆差,我们的茶叶、我们的瓷器、我们的丝绸顺差很大,最后人家卖鸦片给我们,我们不干人家开始来打我们。当时中国人打了一次以后还不够,觉得还要打,打第二次以后军舰都来了,除了意大利没有来,基本西方国家都已经来了。基本上是这段历史沉淀成中国现代化过程当中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让人觉得痛心的地方,但是确实它又是不能忘记的起点。当然这跟海军是有关的。

    中国革命是一种红色,这样的红色当然主要还是通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基本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换了红色血统,换到1949年,这个红色染到海洋里就过去了,我觉得翟晓光这个书写的还是基本保持了原态,我觉得它是一段历史。《红海洋》,我觉得“沧海”有点不太扣中国从1840年以来,特别1949年走向海洋,“红海洋”反而更扣题。因为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情况下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群体,最后走向海洋的时候,肯定是步履蹒跚,经过很多很多的弯路或者说曲折,在摸索。它不正像别的国家,比如英国或者荷兰、西班牙、葡萄牙,他们是由于通过农业文明无法解决生存,他们先下了海,最后当海盗,最后英国达到工业革命以后有了蒸汽机,通过海上贸易。就像我们种地一样,他们是从海上长起来,他们那种海军的感觉和我们不一样,或者说我们是两种人。我们后来走向海洋的过程,走了60年,这个过程其实有一个真实的历史记录,那一段,她有一些点抓的比较不错。尽管很多人看电视剧也好,或者看书也好,可能有一些不满意。但是我觉得这些瑕疵,有些好象不专业的地方,我觉得更是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因为我自己就在那个时候当兵,我自己非常清楚老一代的这些海军将领,包括更多的一种陆军意识的东西,肯定是有很多瑕疵的,其实真实把这个东西写出来,才会让后面的人才能记住走向海洋的机会。我们怎么看待老一代海军走过来的磕磕绊绊的路,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中国海军在49年之后,整个服务的对象也是陆军,包括我们第一代的驱逐舰,主要还是为我们的东风五导弹,打到南太平洋护航,最后到80年“508任务”,打到南太平洋之后,基本上海军发展也就停滞了。这段时间有些人回过头来又从一个农耕文明所生出来的“文”的角度去,我管它叫文艺腔,从这种文艺腔角度再思考海洋,当时海军有很多人像张帆,写海洋文化这些东西,很诗词歌赋的感觉描述海洋。这有很大的错位,海洋伴随工业革命,是很现代化的东西,比如说一艘驱逐舰大概有几十万个零件,每一个零配件怎么样管理,它的工业标准是什么,它的可靠性是怎么磨出来的,它是现代的东西,不是用文化的东西展现的。但是恰恰由于我们自己国家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其他的电视剧,比如陆军的《士兵突击》张千他们做的,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反过来讲再写海军这样的电视剧的时候或者说作品的时候,让中国老百姓在一个土生土长的两千多年的农耕文明非常发达的土壤上长出来的人去理解有巨大的困难,但是好在这些年的物质文化走的比较快,而且信息相对比较畅通,下一代的年轻人,我说的是现在的80后、90后,他们反而更加能够理解这种海洋文明,而且从他们的知识结构,像这次09年1月8号在索马里护航,咱们护航的那些年轻的军官,我跟他们有广泛的交流,他们理解的海洋这些东西都非常深,而且提出了很多的建议,跟上一代人对于海军和海洋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

    但是我觉得晓光把原来的那些东西写的很真实,那种东西的再现有缺失、有问题没有关系,因为毕竟通过22年武装斗争,27年建军,到49年拿下这个国家,换了一遍血统,接着面临海防的危机,基本海军装备是以任务为牵引。其实海军真正开始标准化是80年代之后,但是80年代国家投资很少,因为从79年30%降到89年到了连10%都不到,海军投资非常少,只是在那喊海洋。到了今天我们确实也感谢很多当年的一些人,还不错的人,比如当年的船舶工业总公司,他们看到外国军舰在长江里走,他很难受,这个人叫柴树帆,他考上了北大、清华,由于交不起学费,就去读海洋。后来他去延安之后,解放后,苏联给我们一些项目,1953年他是我们重工业局的局长,80年代改革开放他把造船业重新拉起来,因为他从小懂得这个东西。前不久我们造船订单第一位,1100万吨,去年我们排在第二位,超过日本,大概是6800万吨。这些过程是一个物质文化的积累和信息的开放,养育出一代一代对海洋认识的排序过程,一步一步进步。好在现在的这些年轻的海军,他们起步的非常快,我们有了这么好的一个造船技术,我们有5万多亿美元的贸易量,我们的三大船型,像集装箱、铁矿石、石油全世界跑的50%都是运的中国的货。当然这个船并不是中国的船,我们现在的概念就是怎么把海军建设成一个镖局,就是海上的镖局,就是保镖。不仅仅是简单的海防问题,索马里这件事已经很清楚了,像索马里这次护航,吴司令坚决要求推广的一件事,这有很深的意义,其实从军舰来说我们是最新的,大部分都是05年以后建的,而且很可惜,很多好的东西用不上,比如导弹、火炮,除了动力,除了观察通讯,除了航海有一些训练。但是恰恰这些黄土地走出来的年轻人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反复的磨才知道海是怎么回事,才知道那些条例有哪些写的不对,才知道柴油机的哪个曲轴有毛病,都要填上表寄回来。当然这个过程还没到,现在海军还没有到个细节,其实美军在二战的时候开始这样做了,每次远航也好还是陆军也好,大量的表格填上,再送到国防部,再直接找厂家。否则的美国不可能有沃尔玛,沃尔玛就是从军队管理出来的,有这套管理系统才能建沃尔玛这样的超市。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工业化、一个现代化的产物,工业化和现代化走不到那一步,你的需求没到那一步的时候,你不可能海军有那样的发展,而且你的人才也不可能有那样的一个大面积的成长。

    好在我们现在到了这个时候,而且跨过这个平台期,物质条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具备了,在这种情况下,《红海洋》作为一个参照,我个人感觉前面的那部分或者写老一代那部分的东西更好,如果说晓光要接着写这些东西,比如索马里护航这些,我希望你还能多采访一些年轻的,另外对整个中国海军发展的逻辑链条,我们说先有逻辑本后有文学本,这个逻辑的东西再梳理一下,可能出来以后从红海洋变成真正的蓝海洋的过程,把它梳理的更清楚,用更好的故事把它串联起来就非常好。其实陆军的一些电视剧为什么写的好?因为它是连续的,所有的知识是熟悉的,通过大量的陆战,比如说枪炮时代,步枪时代、火炮时代、机械化时代,它的产业分层也非常清晰。海军这一块相对来讲,中国海军发展有点扭曲,因为我们一开始先是沿岸防御,然后近海防御。突然变成出口导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样大出大进,后来走着走着突然变成我们建镖局。今年年初的时候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记者采访我,因为他要离开北京,英国金融时报每个驻当事国的记者走的时候都要写一本书。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感慨,他说你们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这么多财富,是靠美国人给你们在海洋上提供保护的。他说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对的,否则的话我们去索马里,10月6日我们在北京开的协调会叫做分区护航,其实就是490海里长,12海里宽的一带,中国海军分在哪,他们分在哪,所有东西要重新协调,包括法律执法东西都要协调,跟欧盟海军的465编队,跟多国部队形成的多国海上力量的155编队,这些编队的人,当然他们祖宗就是海盗这些人,坐在一起来协商怎么在索马里护航。我们中国是学生,加入了这个国际镖局在索马里护航。这里的差距非常大,无论是装备还是我们的意识,还是法规,还是标准化,差距非常大。但是由于我们的经济总量上升很快,去年我们是4.3万亿,今年可能会超过日本,我们被强行的推进这个俱乐部里来,原来5月份和7月份他们一直想让我们进去,我们先是琢磨,回头再开会,领导商量怎么回事,能不能进去,相当于你原来是一个农民,人家贵族俱乐部请你的感觉,你穿什么衣服,打不打领带,这些事磨蹭半天,最后到10月6日进去。这个进去的过程还很痛苦,但是同时进去之后,而且要轮流当执行官,我们要到哪里去轮流值班,这十几个国家,这就是对我们现代这一代青年海军军官的一个考验。我比较有信心的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海军军官,由于他的知识结构,由于他的爱国热情,他进到国际镖局里面学习很快,就像当年有很多青年拿钱跑到英国学习,也是为了强国。

    这一段的历史怎么书写,从红海洋到蓝海洋,这一段勾连怎么做,我觉得下一段工作还有很多可做的。普遍的感觉是由于晓光可能对前面红海洋体会很深,写的比较到位,后面这一块还是有一些简单化的东西,有一些概念化的东西,没有把骨子里的东西,没有把关键点拉出来提炼串起来,我觉得还是有机会再做的。这也是海军的机会,空军60周年这么折腾没有用,海军刚有一条船,新闻马上跟进了,因为你是真刀真枪,而且就在公海上。这些丰富的事实,这些丰富的素材,不是闹着玩的,空军再怎么弄也是在国土上,无非是新的飞机怎么造这些,它没有素材。可是海军走出去有这么多的素材,在这样一个物质文化高速变迁的情况下,在中国现实把中国海军推到前排位置上的突变的情况下,所应该呈现出来的这一段历史任务和事件,以及它对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值得记录的。而且从某种意义来说,甚至比红海洋的一块更值得记录,因为它变迁太快,原来红海洋时代,海军是为了陆军守陆做的,而现在真是要把13亿人创造的这些财富和我们的城市化,我们那些农民要进城,变成城里人,所需要的这些资源,都要通过海上这条线来解决。海军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它的角色转换,当事人的心态的变换,包括《沧海》电视剧的顾问,他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第一代航母舰队的司令。这个转型的记录还是有很多素材可挖的,有很丰富的材料作为文学文艺创有很多东西可挖。从某种意义来说是国家把他们推到这个位置上,他们在那个环境下,他们的知识结构、他们的意识发生的变化是最大的,这些青年人也好,中年人也好,他们如果能完成这种涅盘,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强大起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一段历史是非常值得记录的,我只是提建议,红海洋之后有一个续的东西,能往下走的更好一点。当然也不是说马上就写,注意收集素材,积累这些东西,因为它太重要了,太宝贵了,太值得记录了,其他陆军和空军相对来讲非常羡慕海军,在这个时刻非常羡慕海军,如果说海军的书、小说,海军的电视剧不能成为在未来军旅电视剧当中最好的电视剧和最好的小说,那就是天理不容,而且也是你们的失职。

    张志勇:感谢宋主编又给我们带来许多海洋文化的知识点。每一位专家都能开一个单独的座谈讲座会,今后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单独听一位专家讲,非常精彩,再次感谢宋主编。今年东城区图书馆先后组织百余场活动,其中作家与读者见面会系列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我们正式通过搞这么一个活动,给、读者、专家搭建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现在有请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之一光明日报文艺副刊主编东城区作家协会主席韩小蕙女士发言。

    韩小蕙:我接着张主任的话,把我们作家与读者见面会的情况介绍一下。作家与读者见面会是我们东城区图书馆和东城区作协,在肖佐刚馆长的创意下我们开展的活动,从今年1月份开始,已经邀请了著名的作家、编剧家来讲课,效果非常好,已经初步形成了影响。虽然我们没有钱做广告,但是按照欧洲出版界的研究资料,口口相传的话,如果是正面的宣传应该是两到三个人,比如说一个人觉得在这得到了启示受到很多教育,他至少会对两个到三个人宣传这件事。当然他们的研究是,如果负面的话一个人会传播十个人到十二个人。所以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负面的影响。

    今天这个活动又是一个高潮,因为今天来的不是一个专家,而是来了这么多名人,除了文学界之外,还有很多军事专家,刚才宋晓军老师讲的非常好,特别吸引大家,我听了也觉得很有教育。今天这个会等于把我们这个活动的意义和高度又提升了,学者也来到我们普通的读者中间,这是非常可喜的。我想对到场的读者说,今天来的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人,可惜陈晓明老师因为感冒没有来。这本书写序的谢老师也没有来,谢冕老师是中国最著名的学者和评论家,中国新诗的崛起跟谢老师的倾心关注很有关系,晓光也在书中表达对谢老师的感谢。陈晓明老师也是现代文学大师,他的文字在中青年作家们当中如雷贯耳,很多人能够听到或者看到他的讲座,亲自聆听他的发言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所以今天他没有来我们非常遗憾。坐在我身边这位韩毓海教授也非常熟悉,别看他年轻,他也是北大文学系的骏捷之一,不但学问好,而且他的学术思想非常前沿,也非常前卫。他的散文写的也特别好,还特别有入世情怀,虽然年轻也已经是风云人物,待会大家听他的发言,我想会非常精彩。其他的老朋友里面,汪局长我们也在一起开过很多次会,汪局长是北大毕业出来的,北大的就是不一样,人人都是骏捷。宋晓军老师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对他非常熟悉,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对在场的学者们说几句话,我们读者特别欢迎你们,别以为诸位今天到我们读者中间,到我们东城区图书馆,一个区级图书馆层次低了。完全不是,我们从学术水平上跟你们没法比,但是我们追求文学,追求学问的这个境界不低,今天才有这么多人,包括很多老同志,也包括年轻同志冒着严寒来了,追求的层次跟大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今天这个会议也是非常高层次的会议,肖佐刚馆长忙活了好多天,进行了非常精心的准备。这就说到东城区图书馆的工作,一直开展的非常好,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因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我在今天来的路上才了解到,其实他们的收入是很微薄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星期六、星期天加班就不用说了,基本24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所以他们能把一个区的图书馆搞的这么风声水起有声有色,我们这个图书馆大楼,包括这个会议室是很漂亮的,但是他们的工作更漂亮,所以我特别愿意到图书馆来,有时候看到很多孩子,中学生、高中生大家挤在一起做功课,我心里特别高兴。前些日子我刚从法兰克福书展回来,我们也专门跟科龙图书馆的专家在一起交流,他们的图书馆比咱们规模大,他们有170多名员工,给我们介绍他们的工作,比如他们为读者提供方便,没有的书可以登记去找,也建立读者的读书会,举办作家读者见面会,还有作家作品研讨会,不是事后的,是在没有发表之前听各方面的意见。我当时就想到东城区图书馆,我们图书馆就是这么做的。这么多年我觉得中国人有一个心理阴影,什么事都总说我们落后,尤其我们比欧洲,比西方落后,可是在这方面东城区图书馆的工作做的一点也不落后,而且做的相当好,德国人跟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顺便说一下,德国人有他们的问题,比如说他们特别的顽固不化,特别的冷漠,特别自我中心。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就坐在下边,他们直接点名字批评中国,而且说希望习近平主席回中国以后应该怎么怎么做,完全是这种口气,非常让人不能接受的。但是德国人也有他们的优点,比如他们勤奋,他们的那种发奋,大家都知道欧洲比世界其他州是比较松散的,比如英国商店的开门时间,一般都是早上十点,下午四五点他们就关门了。西班牙人更是,他们早上十点开门,到十二点半就关门,回家吃饭午休,到下午五点再开两个小时。他们要享受生活。在欧洲的范围里面,德国稍微好一点,他们九点开门,大概到晚上七点,他们是非常的勤奋,所以他们的经济现在是最先恢复。我听今天早上的广播说,现在德国、法国在欧盟里面GDP恢复最好的,这跟德国人的学习精神特别有关系。德国人的读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读书在他们的生活里非常重要,一个科龙市的图书馆,比咱们的级别要高一点,也比咱们大,他们每天读者四千人,再加上各个区的分馆,每天可以达到八千人。在这方面中国人跟他们确实有很大差距。今天来的这些读者,不但自己来,你们来了是好样的,说明你们还坚持读书,还爱学习。再深一步,我们不但自己读,还要根据身边的人,比如家人、朋友一起投入到读书的行列当中来。

    关于翟晓光的这部《红海洋》,以前我不认识翟晓光,我非常感谢这个电视剧把这部小说又重新回放了,等于是重新拽回来了,要不然这部小说可能就过去了。因为中国每年产生1000多部小说,让人应接不暇。翟晓光这部《红海洋》我当年没有读过,电视剧我也没有看,肖馆长强迫的塞给我这本书让我读,刚开始我不太想读,因为这么厚的一本书我从心理害怕,真的是没有时间读。既然今天要来参加这个会,我昨天拿起来,本来想随便翻番,没想到从中午开始一直到半夜一两点,我读进去了。我觉得这本书吸引我读进去的浅层次的因素是结构设计的好,很容易的读进去,是环环相扣的,你放不下,拿起来就被命运和事件牵扯着走,文字也特别流畅,你就得跟着走放不下了。第二点,我觉得也是有思考的,虽然表面文字很轻松,虽然情节设计的像在看一个故事,但是有一些思考也是令人发奋的,比如说现在不是和平年代,这种观念可能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太接受,而且没有人告诉他们现在中国实际上是处于非常危机的年代。我看到70年代苏联曾经想对中国扔原子弹,我真的第一次听说。像这种是重量级的、国家级的大的层面,我现在理解了海军朋友跟我说的一些话,我原来有一个忘年交叶南先生,当时《甲午海战》的,他当时跟我讲中国太不重视海防,中国就是一个陆地文化,就是一个农耕文化农民意识,国家对海军的投入特别不够。当时跟我说了很多,我半理解半不理解,心理不是特别以为然,咱们有必要像欧洲美国那样往外扩张吗,当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实际上我也代表了中国广大国民对海军的不重视,而且对海外利益的忽视。当时国家领导人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点。因为历史就是这么规定下来的,历史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尤其刚才听了宋晓军老师的发言,比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从来海上的生存对他们来说是生存存亡的,但是中国没有到那一步,所以也认识不到海军的重要性。

    我非常感谢翟晓光写了这样一本书,不但改变普通中国人,改变几亿中国人对海军、对海防的认识,你也把领导人说服了。当然翟晓光的这部书不是她个人的,它代表了海军的声音,也代表了中国海防的声音。但是我觉得这部书的重要性首先在这儿,所以我也非常理解谢老师在序言里所说的,看着翟晓光一个弱女子,实际上她写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像刚才大家说今年海军征兵也非常顺利,这可能就是文学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么多年文学已经很边缘了,但是文学在我们生活当中所起的作用是别的任何其他东西都取代不了的。我知道今天中国对海防,对海军,对我们是否应该应对战争依然存在特别激烈的争论,但是不管怎么争论,《红海洋》给我们提供了沧海,引起全民族的深度思考,这是功德无量的一个大工程。

    我知道海军有很多优秀作家,比如叶南,还有朱秀海,现在又冒出来这么年轻的翟晓光,我觉得海军真是幸运,而且前途无量,忠心祝愿晓光以后写出更好的作品,因为从你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出你的厚度和力量,相信你能写出更棒的作品,也祝愿海军的创作锦上添花。谢谢。

    张志勇:非常感谢韩主任的点评,其中也表扬了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应该做的,肖佐刚是馆长,左堃是副馆长,我是东城区文化委员会的副主任,分管图书馆和文化馆工作,我们就是要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社会所有需要文化的人服好务,这也是我们的职责。我收到北京日报文化部记者李杨的短信,他说能不能再找一本书,请帮我签个名,我正看这本书,挺有意思的。这反映了我们许多读者因为有事不能到现场,但是也挂念着我们现在开的这个研讨会,也表现出我们广大读者对翟晓光,对翟晓光这部书的热爱。下面有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老师发言。

    韩毓海:我接着晓军的话讲一下,我赞成宋晓军说的《红海洋》这个题目比沧海好。因为红海洋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和军队在1840年以来流转推世的过程。晓军刚才的发言我很有感慨,我们在1840年的时候逐渐的军事失败,在军事失败的时候并没有意味中国的经济失败,到1850年的时候中国GDP还是英国的五倍、六倍,中国是一个GDP很高的国家,结果反而没有打过英国。实际上这在中国历史上,这件事情也不新鲜,因为过去中国的宋代就是经济非常繁华的,但是宋代打不过辽金西夏部落,不是因为没有财富,而是社会缺乏组织能力,我们这些国家有一个问题,一方面皇权下直接面对松散的小农,小农没有组织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很多问题没法做怎么办?绝大部分官员是中文系的,只会谈文学。怎么办?国家组织谁来做呢?写诗是不行了,就交给张主任做,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开工法,宋代北方边关有问题怎么办,运粮食到边关,让商人去运。所以这个社会组织是靠谁来做呢?长期是靠商人,包括军需供应靠商人。我们这个国家几千年来,不是说今天才搞市场经济,而是几千年以来都在搞很繁荣的市场经济,达到很充分的就业,一个是市场分工扩大,一个是竞争很充分,但是造成很大的问题,这个国家的分工太发达以后就业很充分,带来的坏事就是需求下降,竞争非常充分之后带来利润下降,这是很自然,恰恰因为我们市场非常发达之后,造成我们公共积累、社会积累、国家积累比较差。社会的组织性很差,不是这个国家没有财富,没有市场,几千年来都很发达,但是社会的组织能力非常差,特别表现为皇权面对的一盘散沙的效果,社会精英只会写诗,商人跟生产没有关系,商人都是贩子,这个社会是靠这么一个松散组织。在1840年左右面临西方社会的挑战就是很自然的。

    社科院原来的老院长写了一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他说英军来的不过是七千人,而且有四分之三是尼泊尔克拉拉帮的,清朝前后调动40万军队,打不了7000个海盗,这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没有人去问。我们一说鸦片战争就说的很大了,清王朝腐败,帝国主义太强了。但是为什么最简单的问题没有回答,胡成回答的很好,他说清朝的军队都是缺饷的,到清朝后期军队只发不到一半的军饷。我们这个社会的市场还是很发达的,市场发达以后往往会造成利润很低需求很少,最后变成社会积累很差。胡成注意到一个问题,鸦片战争时清朝军队面对英军是不同的作战办法,因为德国有一个作家写过,欧洲后来发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工业革命,首先它是一个空间的革命,相对于陆地上的空间,它是海洋变成了很大的空间革命。从海洋的观点看陆地,再大的陆地也是一个岛,因此从海洋的角度来看,欧洲关于自由的想法就是无边界的,就是从海洋角度得出来的。从空间的变化之后,影响到国际法案的变化,同时也影响战争观念的变化。英国当时7000个军队来了,但是采用我们完全不熟悉不擅长的海洋战争做法,比如说他们在南京封锁了,并不意味着他占领南京,但是他们到南京城下之后清朝软弱了,因为他们在那个地方封锁长江口等于封锁了清朝的朝运,朝运是粮草运行的关键,在那里封死后,就不能再打下去了。面临是这样的战争。

    在这个意义来说一方面清朝军队缺饷,清朝也是养着三支军队,另外一方面国家积累很少,军队缺饷。另外我们确实面临一个完全不擅长海洋战争的做法,这样的状况下就会出现40万缺饷的军队打不过40万游击一样的军队。问题就是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靠什么扭转了这个局面,靠中国革命。中国革命就是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建立了严密的立足于基层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是在基层建立前所未有的组织,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的,过去基层就是靠很分散的家族。可是在基层建立这么严密的组织,第一个就是革命战争的动员,它的兵源、基层的组织力量。再一个解放以后形成从基层动员起的国家体制,可以从基层把社会剩余提起来,发展工商业,使很多人就业,形成国家财政,这是很不得了的,为什么说红海洋经验,中国革命经验是独一份?这是中国几千年制度松散,社会经济很发展,社会很自由,好象每个阶层都有浅规则,但是这个社会的组织能力很差,主要就是皇权和松散的小农两张皮,中间是只会写诗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大的成绩是什么?建立空前严密组织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是空前的。而这个组织能力主要体现在军队身上,这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会守纪律,一声令下上下流通就是从军队开始。这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一个基础,永远不能丢掉的东西。离开这个基层组织瓦解,基层没有组织,我们国家就没有抓手,没有动员能力,不管搞什么宪政民主都是失败的。中国过去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就是一盘散沙,社会没有组织能力,这就是军队,以至于解放以后前30年取得成绩的很重要原因。

    第二个问题是晓军说到的蓝海洋,二战以后把我们中国放在世界上来看,有三次大的事件,二战以后形成了美国所主导支配的资本和金融的世界体,这个是国际性的,不是以美国角度出现的,表现在46年到48年形成世界银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WTO的前身ITO。这些是1946年的时候中国要加入这个,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苏联不加入,所以我们错过了。第二次是在1976年,美国这一套的国际组织,包括IMF,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遇到空前的危机,那个时候这套组织不行,需要有人加进来帮他们,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加入到世界组织,包括加入了WTO。WTO的问题也有一种偏激的说法,说我们简直就是卖国了。其实现在主要的三个组织是世界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和WTO当中唯一一个可以告美国的机构就是WTO,这是我们特别积极的加入WTO,而对IMF增资我们也不是很积极。到二战以来的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发生困难的时候,我们抓住这个时机进行改革。今天美国这一套机构可能都不太灵了,这个时候请我们去,我们都不一定想去。包括这次IMF要求增资,我们不愿意拿这个钱,拿这个钱也是美国用。所以现在他这套机构不行了,我们是不是能够另玩一摊,所谓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极其重要和严峻的问题。现在美国好象稀里糊涂玩完了,我们稀里糊涂玩成了,无论是从红海洋到蓝海洋,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告别红海洋,任何时候有严密的组织基础,面向基层的机构,以中农为本的特色,包括功能子弟兵特色,这是绝对基础。这个之外我们是不是今天就像当年的海洋海盗国家一样,我们就学西方那一套,我们搞一套蓝海洋走向深蓝就能够解决问题呢?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

    我完全赞成宋晓军所,一方面欧洲文明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所谓欧洲文明这个说法已经讲了很长时间。我们称之为欧洲文明的东西实际上是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各个地方罗马的边缘省、反叛省,后来有一个基督教,先是一个教堂,后来又是一个国家,但是本质上是在海洋上发展起来的问题。当然后来的发展跟工业革命相结合,跟美国的信息化相结合。但是问题是我们今天的中国,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办法重复,也不可能重复原有的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和美国走过的道路。这不是说我们仿造美国造一个海军,不是说把我们的海军做成镖局,而是说中国能不能说连贯了,从红海洋也好,我们一个连贯的中国发展和兴起的道路,包括中国的空间观念涵盖海洋。从中国的角度怎么样理解世界,怎么样构架一个世界,包括文化上也包括军事上的。这些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欧洲的道路就能解决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跟宋晓军的看法有一点不同,我觉得《红海洋》的前半段,农民革命党人,这个尤其值得今天不能忘记的。像北大、清华这种地方外文讲的比美国人好的有很多,美国人的英文都不如北大、清华的人讲的好,他们很惊奇。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能够像那一代人那样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玩出这一套,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讲海洋的时候和陆地的问题对立起来看,因此产生一个观点,说中国的问题源自于农民工,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农民造成的。可是大家想想看,中国的农民和西方工人阶级相比完全不是一回事,过去中国革命的时候,极左的说法,中国农民连革命都不配。工人阶级什么都不会,除了拧螺丝,其他什么都不会。中国农民在一小块的土地上,天生就是一个会计,现在农民工进城没多久就装修的很好,很快就会领导一些人。军队也一样。农民的素质、包括军队出来的农民士兵,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长项。

    就说这些,谢谢。

    张志勇:下面有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纪苏发言。

    黄纪苏:我对这本小说的感受还是在写一段历史,记录一段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难忘、非常重要的一段当代史。实际上中国不是一个中小民族,是一个历史民族。中国这个民族没事的时候三步一反顾四步一徘徊,往前走的时候也向后看,在向后看的时候,向历史寻找未来的方向。我觉得这本书更把它作为当代史的一部分来阅读的,我也跟很多朋友一样,大概几年前就读到了。这本小说的很多细节就不用说了,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我会特别强调感受到那个气氛。这里面所透露出的最基本的人格,这种人格所象征的整个时代风气,这是我读小说或者说我“闻”小说,小说我是要拿来闻闻的,我觉得这里面的确有一种志气,有一种豪爽。我记得前四五年的时候,北京当时有一个女导演排了一部戏《孤儿》,讲的是一个非常老的故事,一个人为了一个承诺拿300条人命来实践这个诺言。后来也是开了一个范围非常小的讨论会,我当时说这么一件事本来是由男爷们做的事,结果由一个女导演把这么一个血性、充满志气,把这么一个很严重的事承担起来。我说我们男同志都干吗了,跟着张爱玲的后边或者按照我们新时代很多所谓中产阶级的教科书弄小情小调。我有一种感觉,这些年我们还是比较大气的东西,比较有血性的东西出来了,不光是翟晓光这么一部,还是有一个方阵的,在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里面都开始出现了,有一种正气的。前两天有一个女在美国留学时写了一个回忆录,让我写了一个序言。她这本书没有一般留学生故事的萦回之气,老是在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中国的确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她这本书不是,有一种志气高照,豪情尽吹的感觉。同样翟晓光这本书里面也能看到近30年以来恢复了的民族自信,这种民族自信包含在我们对历史的,包括对红色历史的认识当中。

    中国到了1840年以后,历史突然改变了,进入资本主义西方扩张以工业文明为后盾的整个西方近代史里。中国陷入近代大危机,它的确是中国革命把中华民族从这个沟里带出来,从近代大危机里面解救出来。我觉得翟晓光这本书肯定了这一点。当然这一段历史由于当时到了文革搞那些极左的,使我们的民族遭到很大的伤痛,毛时代结束这30年也被改造了。但是中华民族的近代基本任务并没有改,原来走左的路没有实现好的,对不起你当时走不下去,走一条右的路。当然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简单化,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尤其左冲右冲实现近代的基本任务,这个基本任务,到了今年是建国60周年,很多人认为前30年完全失败,前30年那条路走错了。当然也有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后30年的路是错的。实际上我们实事求是的,都有他们的问题。前30年、后30年、未来30年应该走向和平。

    就这部作品的风格来说,由于文革的失败,我们这30年等于换了一条路线,前30年或者说近代百年要走出这个大危机,基层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说中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解救,从这个沟里爬出来是需要人民的基层组织,或者说社会的准军事化。这的确是我们中国的一笔遗产,但这里的问题也是有的。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价值观的角度,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中间是有差距的,有天壤之别的。我们作为一个后发民族,在方方面面实力不强的情况下,一定要在价值观上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英雄主义价值。在这方面我们近代以来还不光是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晚清以来这种东西一直作为社会价值观的主流。但这种东西到了近30年的时候,它的确改变了。近30年我们有这些英雄主义靠边站,等于走了个人主义,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奋斗,无数亿万人的你追我赶,靠个人奋斗的精神,整个汇集积累成民族向上的提升。我觉得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成功的,尤其在改革的前几年的时候。但是已经过了30年,这种精英主义、个人主义的这种体制文化能量基本上耗尽了,于是这个时候,像我们社会的文学又有红色的东西开始出现,历史又一次出现反弹,正气的东西,英雄人物不像刚一改革开放的时候,觉得英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或者骗子。现在觉得这个对象也是合情合理有相当道理的。近十年很多电视剧里面开始出现红色的所谓英雄,他能够深入群众,获得广大群众支持的,不仅仅是中宣部肯定的,不仅仅是精神文明办肯定的,我觉得这真是有很大区别的。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主旋律的电影仅仅是中宣部,但是在青年人基本没有市场。但是这十年,或者说近六七年,我觉得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肯定。

    中国历史跟世界历史目前都到了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很多人看不出来的,既然去年出现这样的危机,那么的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那种弊端又一次显现出来。我们中国作为有这么一种历史规模、人口规模、文明规模的大的板块,竟然也发展起来了。我们这30年可能成为伟大的国家,但是我们还要成为强大国家,未来还要成为伟大国家。什么是伟大国家?中华民族要以自己的历史积累跟文明境界,像毛主席过去所说,真正对人类有所贡献,为人类创造一种别开生面的做这样的事情。刚才韩毓海对红海洋的定义我是非常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读翟晓光这本书以及这一类的书,以及这一类的文艺作品,甚至更宽广的对整个的社会心理、整个新的风气,是有特殊的意义。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张志勇:下面有请文艺理论与批评理论员李云雷讲话。

    李云雷:我简单的说一下读完这个小说的印象。这个小说我读完之后感觉有几个特点,主要是三个特点,我单纯从小说的角度来谈。第一个特点是大小结合的比较好,大是指题材选的大,从海军60年发展史这样一个大的视野,一种史诗性的创作,它的背后是一种思想价值观念,对近代以来中国的理解和新的世界视野跟战略。小的方面是小说中的人物写的很生动,细节也很细致,有很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有这样一个大的题材,通过这些生动的人物,细腻的细节结合起来,是这个小说很大的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虚实相生,纪实的部分和虚实的部分结合起来。现在有一些小说是完全纯粹的虚构,跟现实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是另外一些报告文学太实,缺乏纪实基础上的虚构性、灵动性。这部小说把这两点结合的特别好,整个的纪实跟虚构部分结合的特别有生气,其中贯穿一种自由的东西。把不同的题材,纪实的部分也好,够的部分也好,用这样的方式贯穿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另外一个特点是这个小说有很硬朗的部分,很刚性的部分,体现在情节、人物设计方面。还有一种比较柔性的细腻的气质,把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是刚柔相济的风格,这也跟翟晓光老师个人的气质、性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部小说给我留下的就是这三点印象。谢谢大家。

    韩毓海:我补充一句,刚才我没有说电视剧,我觉得电视剧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时电视剧比起小说有不成功的地方,电视剧弱化了李强的形象,因为李强在这个作品当中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国家的体制自古以来就是两个,一个皇帝贵族体制,还有一个是平民出来,人人皆可为尧舜。这个作品基本结构王李两家是一家人,从父子开始。另外一面,我们从农民那,从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平民当中涌现出来的我们国家尧舜的体制。这个电视剧最大的地方,离开了李强就不能了解军队的实质,为什么支部建在连上,从一个最基层的军人,那么聪明的农民的孩子,搞一个高度现代化的驱逐舰,很多都是农民出来的人成为我们这个国家的主宰。李强这个角色太重要了,但是电视剧把这个人物弱化了。

    黄纪苏:我也补充一下。刚才韩小蕙女士从编辑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在文字的层面上觉得有一些缺陷。我觉得多多少少也有类似的这种遗憾,有一个很一般的、很普遍的印象,搞文学的人往往不太注重文章,文学的那些才能,比如大的结构、整个的节奏都是不错的,像一些比喻、联想、夸张都不错。但是在最普通的文章的锻炼上,反而有时候多多少少有一些忽视。这是这么多年普遍的一个现象。也是希望以后晓光在这方面稍稍注意一下。

    张志勇:由于时间有限,之后的单独发言不进行了,下面给读者留一点时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提问时结合《红海洋》这本书和《沧海》电视剧提问。

    提问:和作品是应时而生,刚才大家说了我们国家现在海洋、海疆的现状非常严峻,中日中海之争,南海无居民,岛屿被侵蚀,索马里海盗、马六甲危机,印度蠢蠢欲动,美国的航母在我们的海疆游弋,非常严峻。所以和这本书是应时而生,非常有意义。我也同意宋晓军刚才说到的,希望继续向前迈步,再写出来一部。因为这一部《红海洋》她写60年这么长的阶段,我想下一部她应该是主题先行。为什么呢?她要用第二本书告诉观众,告诉海军的官兵,告诉国家领导人,现在这个状况我们要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当年年岁大一点的人,江青当时主张主题先行,后来批评她是反动的。但是几个样板戏是经得住考验的。要设计人物,我们要告诉观众的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她的第二本书写的更好,更精彩。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思路花语,我去甘肃的时候看过思路花语,他们的省委宣传部长叫吴尖,他们这个作品搞了两年,吴尖部长跟着甘肃省歌舞团一年的时间,他天天到甘歌去上班,跟编导、混到一块,随时出现问题随时研究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思路花语有两个成就,一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舞蹈语汇。二是它诞生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剧本里面的几个人物,男主角沈笔长,画壁画的,还有女主角殷娘,还有外国的商人。当外国商人被劫匪伤害的时候,我们的沈笔长和殷娘告诉他们,你们到中国来投资,我们改革开放了。所以他这个主题非常鲜明。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的研讨会上,把他这个主题提炼的非常高,所以他的两大贡献,一个是重新创造舞蹈语汇,同时有更高的主题它的思想性。所以我希望晓光在第二部作品的时候吸收很多成功作品的经验,当然领导也是非常重要,领导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解决不了的问题,领导参与就解决了,所以能出好作品,比如里面的部队,南京军区原来宣传部长沈希蒙,他也非常重视创作,所以南京前线出了很多好作品。所以跟领导也是非常有关系的。另外一点重大历史题材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要追求真实,比如原来有西安事变,据说西安事变以后总理到了西安,我们的把总理,有一段戏是总理和蒋介石会面。但这不是历史的真实,蒋介石当时表示不见周恩来,但是我们戏里这么写了,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一种误导。所以我希望晓光第二部作品,把这些好的吸收进来,那些不恰当的要克服掉,希望你第二部作品更加成功。谢谢。

    张志勇:谢谢这位读者,我感觉到读者同样是我们的评论家。

    陈嘉新:我在国家博物馆工作。读了翟晓光老师的著作,也看了《沧海》电视剧,刚才各位老师评论的很深刻,我谈谈自己的想法。翟晓光老师的这个电视剧让中国人认识到“海洋、海权、海军”。第二,让中国人想起了被屈辱的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第三唤醒了中国现政府的责任,他们应该认识到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强大的海军,我相信刚才宋老师说的忧患是没有的。我提一个问题,翟晓光老师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真正的动力是因为你开始讲的100多个字让你产生责任感?还是因为海军生活在你头脑中产生了反映?

    翟晓光:当时创作其实很简单,两方面都有,一是自己是海军创作人员,首先要完成作品。二是你的关注点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刚才我也简单说了一下,一个是在创作中间,你首先要有一个历史感,其次要有一个现实感,还要对未来中国海军有一个展望。这三点促使这个作品的完成。因为当时有两个人的名字我一直萦绕在脑海,一个是马悍,还有一个是严赋,这两个人有反反复复的比较,跟历史有时候是轮回的。当时那个社会情况,大致上是不一样的,可是他们当时所提出来的关怀是一样的。这是一条。第二条我因为本身是一个军人家庭出来的,父辈那一代人给我的印象颇深,他们不但承载了解放中国的责任,当然说起来可能有点官化,他们还承担了建设国家的重任。我刚才来晚了,我特别想跟诸位致歉,因为我父亲现在躺在医院里,马上要做手术,病危,我现在一想起他很难过,因为父亲参加过三次原子弹建设,而且他是打过日本鬼子,也打过国民党,他从50年开始参加抗美援朝的时候,他当时的志向我开车,因为他说机械和现代是很接近的,可是他当时的职务不允许他开车,他后来参加了铁道兵,现在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他的手里还是拿着一本书,我说你不要再看书了,你也看不大清楚。这本书还是王志增先生写的《抗美援朝》。我觉得这代人非常了不起,而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这代人不单是红色的,我觉得他们给我们后来注入了国家概念,我觉得国家概念就是现代概念,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公民和国家的概念。我前两天又重温了黑格尔先生的《历史与哲学》这本书,黑格尔先生讲到历史在第三个层次上就是一个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当时他写作这本书的状态我不再赘述,他讲到个人一定要服从国家,国家如果强盛的话,个人也会强盛。

    张志勇:非常感谢晓光同志。晓光同志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对读者的尊重,我们再一次表示感谢。同时祝晓光的父亲早日康复。

    提问:今天来了这么多专家,听了这堂课给我感受特别深。我是69年下乡去黑龙江,77年回北京。去年底我是一位退休的党务工。因为在东北做了四年党委办公室秘书,回来以后一直做党务工作。比较热爱文学,能够听到这么多部队的专家以及文学方面的专家对这部书的点评,给我上了一个特别生动的课。时间特别短,这部书我还没有读完,但是听到大家发言以后,我感觉这部书的力度、深度、厚度都深深打动了我们,虽然电视剧使这部书又弘扬了起来,但是这个脚本,也就是说作为说它能够从,中国革命史贯穿了一条红线,塑造了这些人物,付出了相当辛苦的事情。我是52年10月出生的,我们是读着统一的教材长起来的,一直认为我们的军队是战无不胜,不打败仗的。但是05年我去厦门开会的时候,知道在解放厦门的时候部队失利了,导演介绍的时候说到那次因为不熟悉海洋,没有海洋的经历,所以打了败仗。还有一段小说中揭露的历史,49年金门战役全军覆没。其实我们大家还在呼唤着像你这样的作家,能够写出主旋律、这种宏大气魄,在这么一本书中浓缩,对你来讲实属不宜,我也没有想到你是这么年轻的女作家,我从心里很钦佩。讲到创作日期和《沧海》电视剧出来的历程,其中的艰辛我心里很感动,因为我是退休后才到东城图书馆,我77年回东北以后,我住在三里屯,朝阳区俱乐部是我经常听课的一个地方,首图我去过,北图我去过,这么多讲座我觉得吸引力最大的是东城图书馆,给我的感动太深了,我热爱诗歌朗诵,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从山东出来的,所以这个东西对我的感染力使我这么多年没有忘。但是东城图书馆有这么好一个平台,合的见面会我今天是参加的第三次,你们这些真的光芒四射,我们许多人都期待着,不说主旋律作品、60年大庆,中国一个特色,《沧海》是领军的,就像建国大业一样,老百姓知道什么是有分量的东西。我们都喜欢听邓丽君的《甜蜜蜜》,但是我们不能靠着甜蜜蜜打江山,如果没有这么多官兵为我们守疆土,我们怎么享受甜蜜蜜。我也在黑龙江呆过,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往下一代传承,我们当然希望80后、90后一样为我们国家去奋斗。汶川地震我们就看到了,那么多军人在救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后一辈的精神,还是需要的作品,我们还在呼唤着民族的这种精神,虽然我们是从黄土地出来的,但是我们要向海洋文明迈进,我们不能丢掉老祖宗给我们的知识,我们期待媒体也呼唤媒体,在此我们非常感谢肖馆长这样的人,他在辛勤的耕耘,为我们传播好的精神,我也算是新加入东城图书会的一个成员,图书这么多,这里都有一个便捷,我们当然要力推好的作品,不光是我看,我的孩子也要看,我的孩子85年的,小年轻也有理想,孩子们也在寻找精神,他们需要精神食粮。在我们国家冲向海洋文明的时候,我也为海军精神叫好。也特别感谢汪局长所付出的那些辛苦,给我们读者带来了这么欣慰的好作品,让我们感到激动,我们必将把这种感受在教育子孙上以启示,哪些是好书,哪些是必读的,哪些是解闷的,我们不光唱《甜蜜蜜》,还要唱《解放军进行曲》,我们不能忘记国土是由官兵们给我们保卫,才有大家的安宁。

    张志勇:非常感谢读者,听了读者的发言,我们感觉到头顶的天空更广阔了,但是也感觉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我提议再一次为读者鼓掌。在图书馆的各项活动当中,有一个与今天这个活动齐名的品牌叫做“经典诵读”,诵读经典品味书香,诵读经典陶冶心灵,最后我们以掌声请出东城区图书馆副馆长左堃朗诵翟晓光小说《红海洋》中的片断。

    左堃:今天我很激动,也很紧张,因为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党校学习,这次为了跟翟晓光老师的座谈会,我们请了非常专业的老师朗诵,因为那个老师在青岛有演出来不了,临时把我从党校叫回来,我这水平实在是对不起大家。再有今天张主任亲自主持这个座谈会,而且张主任也是咱们诵读的专家,水平相当高,我每次在张主任面前朗诵时非常紧张。我选了一小段,因为国庆60周年大阅兵大家都看到了,我想选晓光老师写的战士们在现场的片断。

    (左堃现场朗诵《红海洋》片断)

    左堃:我补充一下,今天这个座谈会让我曾经是一个军人而自豪,我看见晓光老师有一个感触,我觉得同样是女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谢谢晓光老师,希望你以后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张志勇: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读者朋友和新闻媒体朋友们,《红海洋》一书虽然只有40万字,但它承载的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沧海》电视连续剧虽然只有40余集但是给我们带来的是震撼,是思索。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风云际会见时代精神,《红海洋》编剧、评论家与读者研讨交流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光临。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