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娇龙,一个权倾朝野大贵之家的逆子,武艺高强,貌冠群芳。这篇小说多年来凡读过的人都被深深打动了,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对于一个贵族家庭的优秀女性作了全方位的深入刻画,她的美好的梦想代表了很多女性的向往,然而她的理想的破灭却是让人唏嘘感叹而又转入深思的。以小说的形式揭示了:个人英雄主义在革命中是没有出路的。
后来拍的电影《卧虎藏龙》与原著意旨个人认为没有关系,或者简直就是背离,只记住了美奸章子怡在毛竹上荡来荡去,还有高师娘那刻毒的眼神。联系电影与原作出版的时间就不难理解了。
《玉娇龙》原作出版于1981年的四川《今古传奇》杂志,据说聂云岚先生是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之后写出了这篇小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真正的启动时间是1982年,难得在那样宝贵的1981年,我看到了《玉娇龙》这篇荡气回肠的武侠小说。那时因为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学校订有杂志,包括《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都是我经常看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玉娇龙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时的天空是蓝色的,儿童的眼睛是纯真清澈的。30年后,在资改派灰蒙蒙的天空下,重读《玉娇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现在的文艺,已经看不到这样的优秀作品的踪影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即指出:文艺是有阶级性的。放眼现在的文艺,里面已经找不到人民的文艺了,剩下的都是混淆是非的资产阶级文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在物质欲望的海洋里,真理被泡得面目全非。古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貌,文艺只是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罢了。
故事背景:新疆西部小城乌苏发生回回部落反抗伯克(封建官员)巴依(地主)的暴动,暴动蔓延至大部西疆和北疆,外有沙俄趁机入侵,经过朝廷多次出兵镇压,暴乱终于平定,敌寇终于赶走。朝廷为防再叛,采取屯兵的方法,派将军率兵驻镇西疆。
她的家族:父亲镇守西疆的将军、舅舅和哥哥都为朝廷命官。
她的革命性:她反对包办婚姻,对爱情忠贞不渝,以死相抗;她同情弱者,保护恋人罗小虎及众马贼;杀死格桑头人。
封建性:认为马贼男女混杂,尊卑不分,官民意识浓厚,克已守礼。
她深受礼教之毒,即所谓的贵族教育。她的母亲,书中这样描写:为人淑姻好佛,除诵经外,还把一本《烈女传》读得烂熟。她平时对丈夫只知顺从,对儿女只有疼爱,真算得是位贤妻良母。这亦是中国多年礼教中母亲的范本。(马克思的评论中,中国并未在封建国家之列,中国只是属于贵族统治的国家。马克思的西欧封建国家有着更加严格的定义。我觉得这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当她第一次出现在草原上,羡慕牧人悠闲的生活时,却又非常反感,因为“男女混杂,尊卑不分,未免有违教化,有伤风俗”。(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风尚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有好的风尚。)在玉娇龙的眼里,人有贵贱之分,男女之别。这些都是贵族吃人礼教的一部分。这句话贯穿了她与罗小虎的爱情始终。
马贼首领罗小虎高大英俊,英勇善战。对于朝廷及其属下的新疆统治阶层充满了阶级仇恨,并且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他出身贫贱,背负血海深仇,经过多年亡命天涯,成为一名彻底的革命者,是一个具有一身正气的男子汉,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在统治者的军队中马强,铁贝勒王妃等人其实都已变成了支持革命的人。说明贵族吃人的统治不得人心,并且已经摇摇欲坠。
玉娇龙练武起初,是觉得力量强了就不会被人欺负,武艺在她的人生路程上起了很大的帮助:使她能够坠崖不死,保全了家族的名节和父亲的官位;使她面对强敌正气凛然毫不畏惧;使她能够独走西疆,追随心中所爱。
然而在面对一次次自身阶级与以罗小虎为首的人民或间接或直接的作战时,她迷惑了,她觉得父母的恩情要报,官家的财产是要保护的;而另一方面,爱情又在呼唤她站在罗小虎一边。封建礼教不断扼杀着她可怜的爱情。复杂的利益情感纠葛使她心力交瘁,她要寻找一个爱情的世外桃源,她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建筑一个爱巢。在艾伦湖畔,她将那里建造成了一个牛羊丰美的人间仙境,然而那里也有马贼的身影。她没有认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丛林法则的世界里容不下桃花源中真正的爱情,因此个人英雄主义的爱情是孤独的。
孤独贯穿始终。在寒夜孤独产子,而她的侍女香姑却和马贼们一起过着很多人互相照顾的生活,因为无人照顾,所以在产后虚弱昏睡中,儿子被换成女儿,风雪中入祁连山寻子未得,忍受着骨肉失散的痛苦,一个人冷冷清清凄凄凉凉地走到了西疆。这一切都源于她认为:人,怎么可以尊卑不分,男女混杂呢?封建等级制度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脱离群众使她受尽了人间磨难。对这样一个娇龙-----花木兰的形象,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批判。她脱离了群众,所以她的爱情无处容身,她愁肠百结,她的家,只能在冰天雪地的天山上!
她所处的是一个食利阶层,她从未参加过人民的劳动,过的是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她的爱情,也许只是她爱着的自己影子罢了。她对于罗小虎,终究是嫌弃的,所以从头至尾,她只与他做了一夜的夫妻。她是因为爱自己才爱罗小虎。这是颠倒的价值观。她的革命的不彻底性,在于她没有将自己这种同情弱小的善良提升到人民的高度,在于她脱离人民。一个脱离人民的人,又从封建阵营脱离不久,在孤独中,总是不自觉地回到倒退的路上,她总是觉得罗小虎要是从军就好了,就是官家人了。她意识不到,这是两个有着生死深仇的阶级,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所以,她孤独,对镜自怜,美貌依旧,却是斯人独憔悴,她的结局,只能是:上天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