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而来的落尘女子
她来自江南,西津古渡边她听过长江的逐波,金山古寺旁她知晓了青蛇白蛇,长长的古炮阵台她记起亘古的传说。曾一度想通过文字去了解这位生于江南活于北方的女子,可发现,虽然身陷其中,对她的了解却越发的局限。 她,便是本次作家访谈的主人公,她叫暗地月光,黑暗中期盼那一丝不刺眼的月光,完全安静的月光,寄语未来的亮光。 在这段时间中,我不断得翻读她的文字:《长生》《刺》《燕之殇》……细腻的描写,准确唯美的用字,时不时的词句排比,美轮美奂,却到故事的最后,有些压抑,或是惆怅,总是有些眉头紧锁,每次通过文字看到的她,她仿佛身穿丝袍,长发于髻,轻蘸毛笔,淡看窗外……让我不知不觉得有种感觉,她,来自古代,她落于凡尘。 那天晚上,风云和暗地聊了很久,认识她已十多年的我,第一次可以这么长时间得与她聊天。 …… 浪风云 19:49:23 在吗 暗地月光 19:49:31 在~~ 浪风云 19:49:39 骚扰你来了呵呵 暗地月光 19:50:03 时刻准备着,哈哈 浪风云 19:50:14 那么我们开始咯 暗地月光 19:50:20 OK …… 平凡的开场白,更多的是表现了这个女子的亲切,而后,我的问题,让这位平时看上去少言的女子,打开了话匣,到后来,她竟是平铺直叙得讲起了自己心中对文学的认知。 …… 浪风云 19:54:15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呀? 暗地月光 19:54:41 12岁左右吧,大概是98 99年 …… 浪风云 19:57:48 你从小学二年级起休学 浪风云 19:58:17 那是不是看了很多的书? 暗地月光 19:59:56 恩,休学后有六年左右的时间在家休养,很少出去,也没什么同龄朋友。就自己看书,大一点想的东西多了,就试着写东西。小时候喜欢儿童文学和名著,一心想当纯洁的少儿文学作家,别笑我哈哈 浪风云 20:00:57 呵呵,这个没什么好笑的哦,少儿文学作家,这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冰心嘛 暗地月光 20:02:07 恩,还有叶圣陶他们,当代的像梅子涵,周锐,都是小时候喜欢过的作家 浪风云 20:03:06 那么后来,你是出于什么想法去开办了自己的文学论坛,网站的呢? 暗地月光 20:11:48 这里有个过程。前面说了我十几岁时有一段时间很孤独,那时的心愿就是能结交到一些谈的来的同龄朋友。2000年前后流行交笔友,也和外地的孩子通过信,但毕竟不是在身边一起成长,也很难碰到特别志趣相投的。后来学会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注册文学论坛。先是FD,也就是名噪一时的上海中学生文学网站“狐朋狗友”。然后是以新概念为主的苹果树论坛。这两个论坛让我毫无保留的投入心力,的确认识很多现在关系也非常好的朋友,一起写作聊天,分享生活。我第一次见网友也是论坛上的朋友,还参加过聚会。那段时间论坛上的经历对彼此都影响很深,发展到生活里,也许是我情况特殊吧,在国内还没完全接受网络人际关系的时候,我确实是将朋友们当作重要的伙伴,用心相处的。朋友就是朋友,也是我唯一的和除了写作之外最让我感动快乐的事情。 但这两个网站都先后因各种问题而关闭了,在网上游荡的时候,出于怀旧和与大家继续相聚的想法,我就和朋友一起办了双生,一晃六、七年了。 浪风云 20:13:21 那么你觉得这六七年中,中国文学发展的变化大吗?你对这样的发展是感到开心还是担忧,还是有着自己的看法呢? 暗地月光 20:37:16 中国文学这个命题太大了。如果你是指80后原创文学和持续升温的网络文学,我想它们的发展是必然的,本质也是好的。我们这一代人——且不用年代区分吧,的确,我们拥有丰富的信息面,因此思维敏捷,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又使心境敏感而早熟,从而产生比前辈更为大胆的表达欲。但同时,我们的写作特点是过于关注自我,大部分人的文字里除了自己年少的喜怒哀乐,好象世事都漠不关心,天不怕地不怕的张扬。在急剧膨胀的市场中,许多人迷失自己,在更年轻的读者阅读需求和出版商们旁敲侧击的引导之下造就所谓的青春文学。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持续时间太长,从最早的领军人物成名以来,已近十年了。仍不断带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写着忧伤单薄的文字,年轻人也罢了,许多已经度过成长期的也仍保持着早期风格,看不出多大改变,青春文学开始变成一种主流文学类别。这对本身是不利的,因为最初的单纯心情宣泄,如今与商业名利密不可分。而这样的文字是不长久的,也违背了我们当年喜爱文学的初心。如果有志于写作的人,想必不用多说,也自将目光放得高远,我们还年轻,要学的练习的东西太多,应该去关注和负担的也多。浮躁盲从只会毁掉难得的天分。无论处世还是作文,都应该把自己放低,潜心钻研。为过眼烟云所迷失,将来连自己都会觉得可笑。毕竟没有人能做永远的彼得潘。 关于网络文学,这个门槛应该是很平民的了,我倒认为没什么不好,至少让文学从殿堂上走下来,让喜欢写作的人——不管有没有能力,都面对一个倾诉的出口。文笔不好可以勤能补拙,这个机会和冲动很可贵。负面意义是让文学更加泡沫化。毕竟上网看文的人总比写文的人多,尤其那些自身审美观和思想还没成熟的少年,容易对他们造成误导,让人陷入一种浅薄的文化语境,接受不了也不想接受深刻一点的东西。必须承认网上写连载的里有很优秀的,毕竟为数太少 浪风云 20:41:38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呢?我们这代人所领军的文学路线已经成为主流了,再加上网文的发达,由于过于的商业化和平民化,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后代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传承? 浪风云 20:41:56 或者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学该不该传承? 暗地月光 21:21:34 这个看怎么说了。我不认为我们成为主流,时候没到,早的很。也就是媒体炒作噱头让一些人飘飘然了,在前辈的低调包容之下惯出来的脾气。韩寒和鲁迅钱钟书,张悦然和张爱玲,郭敬明和……(想不出来了,外国漫画家?笑)真的有可比性吗?这是很可笑的,没理由的狂妄自大。伤仲永的故事讲的差不多就这样吧,当然韩寒貌似没受什么影响,呵呵。 因为时代、教育和环境的关系,我们和之前任何一代人都没有可比性。只能说青春的轨迹是相似的,但我们究竟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因为没有先例,现在很难讲。我不想拿美国和日本说事,文化背景不同,一棵树上什么时候长出过两片相同的叶子?和我们父辈年轻时候比,同样经过了迷惘,他们却比我们具备了更多理想,经历了更多磨练。过去任何时代,无论是和平还是动荡的,本身精神都是很浪漫的,积极的。社会在改变,知识让世界不断改变,人群自身也自发的变化。现在确实我们掌握的知识很丰富,但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分辨它,索性弃之不顾,或偏听偏信。我们有理想,普通学生的理想是上一个好的大学,找好工作,贫困人家想进入大都市。但社会生活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回到文学青年身上,我听过很多人讲自己的梦想,无非是写好文章、拥有美好的爱情、流浪等等,懂事一点的人想着孝顺父母,将来通过自己努力为家人创造好的生活。总结来看,要么是很形而上的东西:想写好文章,但把握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文学、文学应该关注什么、忘记了本意,视野里“小我”无限放大;要么是对爱情和生活不切实际的希望,或许很美好吧,但人性也好,生活也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很微妙的,不是理想化就能代替一切的;要么为家人朋友做的事,无非两条:赚钱和尽力。我只想说前者,如果指望文字创造财富,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也必然陷入前述的文化怪圈,太多人在某些时刻分一瓢饮却终如过江之鲫连姓名都留不下。至于尽力,我看到许多工作后的朋友仍然孤独茫然,因为我们曾经想得太好,所以“世界太脏,我们却有漂亮的梦想”,本身很像一种自以为是的虚幻安慰。也许有些人至今没意识到其实生活真相本来如此,只是我们一叶障目而已。他们无法理解、找不到解释,只好随波逐流,要么放弃了理想,要么就自我折磨。 这种现象,我认为就是我国当代教育倾向性太重,忽略传统文化传承导致的。在塑造孩子们世界观和人格的时候,只灌输给他们一些表面的东西,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却忘了精神品格不是放任自流就能自动往好的方向形成的。中国缺少文化吗?举世皆知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没有先贤吗?报纸上报道有中学生当真把鲁迅当成韩国人,不知道岳飞是谁,多么荒谬?这不可笑,这很可悲,而且危险。虽然这两年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方面,培养一些启蒙教育,为时已晚了。当代缺少像蔡元培那样高瞻远瞩的教育家。所以并非我们缺少传统文明,不是那些内涵太莫测高深而不合于时代、不需要,而是我们忘本了。 我认为,如果商业化和平民化无法避免,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所以重在引导。当代文化处于一个尴尬时期,想学西方开化又做不到全面自由,同时也不像西方至少保留了各国家完整的文化语境体系传承下来。目前我们大部分地区和人群,尤其在青少年身上,几乎断掉了传承。研究文史哲的学者藏在高校,形成固有学术圈子形态,出书难,普及更难,普及了的东西如于丹等人,著作漏洞百出,贻笑大方。普及是好事,你说错了就误人子弟吧!何况当前这种局面!文学界呢,前辈们一直关注民生,写作题材五花八门,官场、工人、农民、社会生活题材层出不穷。这是他们着眼于大的地方,也是我们这一代年轻写狭隘之处。但国内至今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相信我们不缺文笔优美犀利的人才,那么缺乏的,或许是一种胸怀、深度和气魄,一种天然的而不是做作的悲悯与关注,经过潜心磨砺才能成事。现在传统文学刊物上有很多关注生活的文章,文学界也有很多以追求所谓意识流和思想形态为傲的年轻或资深的作家们。高姿态,把自己摆在上帝视角,那你的文章你的心自然静不下来,如何能倾听到埋藏在尘埃中的人心里的叹息?当作家成为一个符号,著作和工资版税挂钩,浮躁也只是意料中事吧。 我觉得对一个写来说,永远不要抱怨没东西可写,只是你不够静,你看的想的还不够。 浪风云 21:24:35 恩,分析的很到位哦 暗地月光 21:24:55 见笑了 浪风云 21:25:04 那么再问一下关于你的工作室和映客的事情 浪风云 21:25:15 如果有可能,你想把这些做大吗? 浪风云 21:25:53 做大的方向有没有想过?如果开始着手去做,那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 暗地月光 21:44:24 〈映客〉杂志不是我主编的,是朋友请我去做特约编辑。我以前也做过一些杂志编辑,有机会了解到一些青春文学的面貌,逐渐产生自己的观点。〈映客〉是一个青春影像杂志。就内容风格来说和别的小说刊也差不多,包装新颖些,一道工作的编辑、也都认真,大家开心的做些事,为那些漂亮的图片和文字,单纯的纪念我们和更多孩子的青春过程。 西洲工作室是我和另外两位朋友主办的,以图书、文化策划为主,目前重心是在做图书。我们涵盖的比较全面,传统文学、青春文学、社科生活等都在做,跟国内和港台一些出版社、文化公司合作,承蒙朋友们关照。我和我的朋友是想在现在的图书市场中发挥所长,毕竟也写了几年,经历了一些人事,如果自己没办法接受商业写作模式,那么至少做编辑的话,离自己喜欢的文字也不算太远吧。当然这里也有我自身条件所限,不能像同龄人那样正常学习工作发展,只好选择以这种方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机会肯定是想做大的。去年创建西洲以来,我们工作室里开会很有条理,大家齐心合力,也有想法等到成果丰富后,时机成熟时创办一家出版公司。虽然从写手转变为策划编辑,自然按照编辑的思路眼光考虑问题,无法完全脱离市场,我生活中也不能完全按自己想的那样坚持原则哈哈……至少我们情愿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多做一些好书,挖掘有实力的,用这个曾经给我们打开一扇窗的网络文学平台,为更多朋友提供机遇。因为现状是,80后那几年玩文学网站的风潮早已过了,大家要么成长,要么少了时间和热忱。90后的弟弟妹妹呢,每个人守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比我们当时更加坚固,他们有那么多恋爱、影音动漫、游戏、花痴的娱乐,写文章可以投给杂志赚稿费,网文最多到起点、晋江那些大型书站发发,加了VIP还有稿费拿。凭什么白给人看,想聊天交朋友的话QQ和游戏里有的是……所以我们的文学论坛时代就像八几年一度影响一代人的“白衣飘飘的年代”一样,都是过去时了。 从文学论坛里走出来的那拨人,坚持下来至今还和文学沾边的,要么就去当了编辑,要么就更加沉默的写自己的东西,在繁忙的生活里压缩时间。所以我想如果早期的网络文学萌芽时代培养了我们,那么我们现在或许可以利用它所赋予我们的经验和资源,为更多人提供方便。呵呵 暗地月光 21:46:57 困难吗,我个人是自身精力有限,有点头疼,虽然习惯了。 然后工作室发展的话,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商业市场中的一种不和谐感,因为我们坚持的这种想法吧……我们团队里的人也都还在成长阶段,经验和能力都需要积累,如果将来做大肯定要涉及投资、人脉等更现实的问题,希望在此之前努力使自己强大,来应付瞬息万变。好在我们还年轻,机遇永远为有准备的人存在,我相信这句话。笑 浪风云 21:48:44 恩,希望你能坚持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你说的这些话,并且看懂,看透了 暗地月光 21:49:27 我会的,谢谢小殇,谢谢大家:) 浪风云 21:49:50 好,我觉得这次的访谈差不多了呵呵,最后请你给我们这一代人来个最后的寄语以结束这次专访吧 暗地月光 22:00:33 寄语有点夸张了,就和大家闲聊几句吧。 我的同龄人们,我的朋友,感激你们曾陪伴我走过最美好的年华。我记得过去所有一切,也明白我们的现状和甘苦。无论如何最终我们会一起走下去,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能够克服。只要记住我们最初宝贵的心情就是值得的。 比我小的孩子,叫我姐姐或者阿姨的时候我很郁闷啊……呵呵。你们的张扬和自在让人羡慕,也许考试阶段很难,但以后回想会很可贵真的。恩,不说空话了,只想说在我们注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时候,也多留心一下书本里流失的珍宝吧。像宇宙多广袤,地球就有多渺小,我们面对古老文明时自己也同样如此。这是天赐的财富。我们铭记着自己是中国人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灵魂里流淌的中国的精髓,就好了。 浪风云 22:01:40 恩,别让中国的传统文学发展成考古文化 浪风云 22:01:54 好了,呵呵,结束!辛苦了
结束时,我的烟蒂刚好堆积起五根,身体释然得向后倾倚向古旧的木椅,这样的一次访谈,我们竟聊得越来越沉重,却是给出了一些启示,也许只有默默坚持了十多年写文的朋友,也许那些为了文学而文学的朋友,才能知道,到底这次的谈话,有多沉重。 结束后,我提出了对竹轩亭网站未来的一些设想以及希望暗地能够在未来和我们竹轩亭联手合作,她也欣然接受,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系列的活动即将开始,我们的第一本电子杂志也会诞生……如果我们坚持,如果我们有信念……一切都会是真的。
暗地月光小资料: 暗地月光,真名陈景尧。职业:编辑,,网商。 自小学二年级起因病休学至今。 目前从事自由写作,和一些与文字相关的周边事业。 作品主要刊登于《天津日报》、《沧州晚报》、《少女》、《少年文艺》、《当代中学生》、《金山》、《中国大学生》、《雪漫》、《映色》、《新作文》、《幻小说》、《幻迷》、《沿途》、《南风》、《博客族•小说榜》、《原谅我们的十七岁》、《我们,我们——80后的盛宴》、《盛开年选:温暖卷》、《刻在时光里的爱情》《爱的一厘米微蓝》等书刊。 《今晚报》、《沧州晚报》、《青年作家》等报刊曾刊登过其个人专访,并曾接受《雪漫》杂志、腾讯网文学艺术论坛小说散文版首期“名人SHOW”栏目、北京电台《男孩女孩》等多家传媒专访。 现为西洲工作室主编之一。双生花中文原创( www.shuangshenghua.com)站长。闲来打理网店“苏格拉底猫”、“薇罗妮卡的午夜派对”。 曾主编和策划出版“告别80后”文丛小说、美文卷《倒数三秒我们一起跑》、《花朵消失在时光机场》、最女生书系“星青春系列”、《谁的青春伴我同行》等书,并曾任《新作文》、《青春豆story》、《光年纪》、《幻小说》、《映客》等杂志兼职编辑。目前从事自由出版工作。 主要作品:《川上的日子》、《燕之殇》。 (申明:以上图片版权为暗地月光所有,不经暗地月光允许而私自盗用转载的,需追究法律责任,后果竹轩亭中文网盖不负责!——竹轩亭中文网特约编辑组)
(责任编辑:浪风云) |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