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作家柳青对私有制的批判
读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发现柳青在他的这部代表作中对私有财产制度的抨击与批判,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期待,比起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名著,来得更为直接和强烈。请看该书第一卷第16章的一段描写——
生宝带着爱情上失意的心情,踏进挂着中共黄堡区委会和区公所招牌的街门。
噫!区公所占的前院,在有几棵正发芽的刺槐的土院子里,庄稼人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里三层外三层,挤成一大团。有的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人群中间瞅;有的歪转包头巾的脑袋,把耳朵对准人群中间细听哩……
生宝想:“看啥热闹呢?出了啥事情呢?”
他也走到人群边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从人头上边往中间看。看不见。他也歪转包头巾的头,听人群中间说什么。听不出头绪。他只听见——
一个声音说:“你看!你看!这是伤!这!”
另一个声音说:“你就说我把你打死了来,你还在这里说话?说的不算!哎!”
生宝在人群的外圈儿,听的中刘村的庄稼人,谈论所发生的事情。
这是黄堡区东原上中刘村的哥俩——老二和老三——在闹事。老大是今早去世的,尸首还停在脚地,没装进棺材哩。两兄弟不忙着大哥的丧事,却忙着打官司,因为老大没儿子,两兄弟都争着要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亡兄。老二的理由是:按顺序,挨他的儿子、挨不到老三的儿子。老三的理由是:他三个儿子,而二哥只有两个儿子,应当讲公道,不能光讲顺序!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当他们在这里说理的时候,他们的婆娘们和娃子们,在家里大哭死者,尽嗓子哭,简直是嚎叫,表示他们对死者有感情。其实,他们都是对死者名下的十来亩地有感情……
生宝听了挖心地难受。他在整党学习中,听了区委王书记社会发展史的通俗报告。他现在又在痛恨一个可憎的名词——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一切罪恶的源泉!使继父和他别扭,使这两弟兄不相亲,使有能力的郭振山没有积极性,使蛤蟆滩的土地不能尽量发挥作用。快!快!快!尽快地革掉这私有财产制度的命吧!共产党人是世界上最有人类自尊心的人,生宝要把这当作崇高的责任。
生宝不喜看这幕丑剧。这是人类的丑剧!生宝怏怏不乐地离开这个场合,他劝大伙都不要看。他说这弟兄俩太没意思了。
当生宝进到后院区委会院子里的时候,对私有财产制度的憎恨,在他心情上控制了失恋情绪。对于正直的共产党人,不管是军人、工人、干部、庄稼人、学者......社会问题永久地抑制着个人问题!生宝不是那号没出息的家伙: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对于社会问题、革命事业和党所面临的形势,倒没有强烈的反映!(上述文字依据1977年重印本《创业史》第一部输入)
作家柳青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县人,现代著名作家。抗战时期开始了文学生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第一、二部),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和《柳青小说散文集》等。
长篇小说《创业史》奠定了柳青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上的重要地位。小说以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为背景,以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正如柳青所说:“我这是在写小说吗?不是。我是在写历史。我想要写出来的就是中国的农民在进入社会主义那一瞬间时的生活感受。”《创业史》全书计划写四部,只完成了两部。在世时,只修订出版了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上卷。第一部完成于上世纪50年代,1960年6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北京出版第一版。1977年11月北京第10次印刷。第二部的上卷和下卷分别于1977年和197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