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颂歌
文 张建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政治风貌,而围绕着这个时代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之谓“时代的战鼓”或“时代的颂歌”。
诗词、小说、歌曲是人们在生活中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之一。好的文艺作品涵盖对社会、国家、人民和民族的热爱与颂扬,同时特也旗帜鲜明的表现出他所颂扬的阶级情感。鉴别一个好的歌曲,有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有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二是充满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再现,三是能迸发出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革命激情。这样的歌曲就是好的作品,是人民久久传唱永不磨灭的颂歌。
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鲁艺发表了文艺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双百方针”,提出了文艺要植根于人民大众,要反映社会时代的主旋律。那时党领导下的文艺工,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等鼓舞人民抗战斗志,激励人民自强不息的时代主旋律,一切都是为了抗战,一切都为抗战服务。这些歌曲是战斗的号角,唤起了中华儿女英勇抗战,前赴后继,唤起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中,山东解放区的人民创作出了《沂蒙颂》,歌中赞扬了军民鱼水情的阶级友爱,那时的党和军队与人民心连心,才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柳堡的故事》歌中唱到的风车不正是人民战争顺应民心,顺应时代的神来之笔吗?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进入了火热的建设时期。这个时期文艺工在党和毛主席的关心领导下,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传世的作品,歌曲有反应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有反应少年儿童活泼可爱,积极向上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有反应工人阶级奋发图强的《石油工人一声吼》,有反映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赤脚医生下乡来》,也有反映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打靶归来》等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这个歌曲旋律优美,爱憎分明,热情的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时代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抒发了人民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革命歌曲。歌曲之所以被称为革命,那就是它能鼓舞、激励人民奋斗不止,积极向前的一种大无畏精神,他是阶级立场分明的,不是模棱两可、瞻前顾后充满小资情调的。
从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的文艺工是革命的,他们所创作的文艺作品都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时代的颂歌,这些颂歌有许许多多让我们记在心底,永久的传唱着。
歌曲和一切艺术作品一样都具有两面性,我说的两面性就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少数西方自由者、资本主义服务的问题?这本是阶级论的范畴,但也可以从歌曲中看到社会变化和衰败。
歌曲在改革后,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先后被分为“民族”、“通俗”、“美声”三个领域的艺术方式。从专业上讲这个划分是可行的,也是科学的。原因是这些划分是因为声调,音符和标止的方式不同,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不是专家不敢妄谈。然而,今天我想谈谈的是那些所谓的“通俗”歌曲。
“俗”流俗、媚俗、庸俗之谓也。这些通俗歌曲造就了许多明星,也造就了许多“偶像”和“天王”。这些明星虽有一些专业知识和技巧,但在舞台上搔首弄姿,媚态百出,令人作呕。这三十年来,无论文化主流还是商业创作的歌曲,都是一些低俗媚俗,充满了亲亲我我的小资病态心情,它的流行只是一种市场经济下的炒作,是与经济利益有关的一种无病呻吟,散发出淫声浪语,俗不可耐。它本身对人们没有情感,没有鼓舞和激励,是没有生命力的短暂。
俗的歌曲,俗的人格,俗的病态是这个时代的具体表现,无论哪位明星歌手,无不是以病态出现,在舞台上画眉描红,阴阳颠倒,扭捏作态,歌词含糊不清,唱不是唱念不是念,像是没有木鱼敲打的经文在诵读。
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精神高于物质,精神是一种超于一切的信仰。无论从美术、音乐、诗歌都是人类在精神上的膜拜和追求。西方有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精彩,那时的西欧有宗教,有信仰,有内在的精神,随着西方工业化,科学化的发展,精神文明在退化漠视,犹如尼采所说:“上帝已死,西方再也没有艺术了。”失去信仰,失去宗教的西方的艺术早就销声匿迹了。
事实证明,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中国才有现在的精神鸦片,才有所谓的“神曲忐忑”,那种心绪不宁,摇头晃脑,疯疯癫癫的病状,这就是现代歌曲的悲哀与失落,也是对现在社会的嘲讽。「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