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文艺新生

毛主席妙喻:写文章像递香烟一样,要学列宁的文风!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从递烟方式到列宁的文风

  陈 晋  

  毛泽东是文章高手。关于写文章的态度,他1960年8月19日会见越南的胡志明时,打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他说:“请人抽烟要这样(做手势,把烟自然地伸递给对方),不要这样(做手势,把烟随手扔甩给对方),但也不必这样(做手势,双手合起来捧上递给对方)。就是说,讲话、批评、写文章要文明一点,要学列宁,要用科学的语言,要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有时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尖锐性,这要看什么情况,什么问题,不是把烟一丢。”

  写文章与递香烟,完全不搭界。毛泽东的比喻,却道出二者相通的立场和情感逻辑。把自己的香烟掏出来请人吸,犹如把自己的认识写出来请人读,本质上就是和读者的关系。毛泽东讲述的三种递烟方式,引出三种写作的态度和文风。

  第一种,和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请你抽烟,是尊重你,照顾到你的习惯;请读者读自己的文章,自然要尊重读者,写作时就要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感受,就像把烟很自然地而不是冒失地递给对方一样,拿出的是的真实和真诚的见识。双方都不卑不亢。

  第二种,居高临下。把烟随手扔给对方,让人觉得是赏赐或强塞,而且还不管别人接不接得住,愿不愿意抽你的烟。如此态度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是教训人,要么是铁定了心,你爱读不读。

  第三种,讨好读者。卑微地双手捧上烟呈送给对方,让人觉得有情感“绑架”的味道,是一种“庸俗的谦虚”。实际上,这是随波逐流的写作,缺少真诚和立场,依然是没有把读者放在眼里。

  在上述比喻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写文章要文明一点,要学列宁。列宁的文风好在哪里呢?毛泽东1956年9月会见外宾时说:“列宁是把心给别人,平等待人,而斯大林则站在别人的头上发号施令。他的著作中都有这种气氛。”把心交给别人,才可能有平等的写作态度和真诚的文风。1964年1月8日,毛泽东又向某大报的负责人明确表示:“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列宁就很少引人家的话,而用自己的话写文章。当然不是说不要引人家的话,是说不要处处都引。”用自己的话写文章,这应该是一个起码要求,处处引用别人的话,显然是偷懒,不是拉大旗,就是藏私唬人。对被引用的人来说,也未必是一种尊重。

  毛泽东欣赏的列宁的文风,概括起来,正是他一贯强调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文风,关键在平等的写作态度,要有读者立场、学理思维和真诚表达。

  (本文原载《中华读书报》2024年11月27日)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蜗牛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心情表态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2. 被套路多了,老百姓就不上当了
  3. 凭什么要如此丧心病狂地公开否定毛主席的历史功绩
  4. 从小感冒大神到6500万长新冠大神的华丽转身,问良心几许?!
  5. 下三滥中的下三滥
  6. 这些媒体也太双标了吧!
  7. 关于刘继明的最新资讯
  8. 驳前三十年的成就“有那么一点事实的影子在”
  9. 乌克兰离战斗到最后一人不远了
  10. 改革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1. 一帮蠢货
  2. 1964年,主席与少奇从分歧到冲突
  3. 明海|辩证看1978年后的“不争论”
  4. “深水区”,关键触碰到利益集团
  5. 富得流油,跌得粉碎
  6. 内地的毒文化,别去祸害香港了
  7. 广州这波失业潮,90%的人简历都石沉大海
  8. 历史终究是会大白于天下的
  9. 卖“天”的消息如果属实,那真是天大的讽刺!
  10. 这个家族是如何让国家背负几代人都还不清的债务?
  1. 魏巍:论毛泽东晚年
  2. 再这么搞下去,老百姓还能信什么?
  3. 小平的自述原文摘录(值得仔细品读)
  4. 他果然被罢免了全国人大代表!
  5. 郝贵生|从钱学森同志谈“摸论”说起
  6. 这拨人,没救了
  7. 从佩奇案看如今官场性交易者
  8. 祁建平:当代中国的官僚资产阶级
  9. 史上第一次,美国大选把公知干沉默了!
  10. 我为什么不再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