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雄狮少年2》的点映,我的观点和看《雄狮少年1》仍然不变,雄狮系列是21世纪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动画电影。
白头豕的《雄狮少年1》影评:
(接下来的内容全部包含剧透,没看过的朋友请自行决定是否继续。)
先做最核心的破题,《雄狮少年2》和第一部一样,都是以 “醒狮” 为基础构建贯穿全片的精神意向,而二里的诠释是 “野草丛中潜伏的雄狮”。看完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 “雄狮” 在电影里的多重含义。
第一重当然是传统文化舞狮里的雄狮。第二重也比较明显,是顽强生存的少年,胸中不灭的倔强与怒吼。
而第三重意向,则是继承自精神上的 “雄师”。
在《雄狮少年1》里有一个关键的配角,是给舞狮馆扫地的一位老头。他年老昏聩听不清话,指点了废柴三人组去学习舞狮,多次指错路。这个老头生活在广东,却操着一口山东话,连他自己都在剧中问。
这就是电影的文眼。听得懂这个狗哨的人,才听得懂这个狗哨。当年解放战争中,解放广东的主要是第四野战军,军中主要是北方人。许多人常年驻守广东,于是成了广东人。
“我是怎么来的”,“要怎么回去呢”?这就是《雄狮少年》两作的主题,找回在时代发展中已经 “迷失” 的 “雄狮” 精神。
“谁” 要找回这种精神呢?自然是电影里的主角阿娟,和他的阿猫阿狗三兄弟。这三人一个男生女相,一个猴相,一个猪相,很显然是把学舞狮的历程隐喻成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
这三个人是谁呢?他们都是农民工家庭留在家乡里的留守儿童,无人管教,辍学在家。
农民家的子弟组成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了全中国,一举改变了国家人民持续几千年的精神面貌。随着时代发展,他们的孩子做了农民工。孩子的孩子们辍学在家,成了游手好闲,漫无目的,受人欺辱的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们并不甘心无所事事,受人欺辱,也想要学个啥去赢得尊重与自信。于是他们找到了舞狮馆里扫地的老雄师,踏上了学习舞狮的道路,试图觉醒自己,找回自己心中的雄狮精神。
关公狮 和 阿娟的形象融合
这就是《雄狮少年1》的核心创作逻辑。
《雄狮少年2》进一步完善了这个意向,将它变为 “草丛里的雄狮”,这个意向在 2 里有非常精彩的一幕(不剧透)。为了铺垫这一幕,整部电影都贯穿了 “野草”,用镜头语言不厌其烦地把主角和 “野草” 融合在一起:
无数的镜头语言铺垫这两个意向,所以当我们看到电影最精彩的一幕,野草成为雄狮的瞬间,才会那样震撼。
“野草” 和 “雄狮” 两个意向的轮回,这个逻辑我们中国人再明白不过了。套用功夫胖在 《假行僧》的一句歌词:“有钱多又如何?我冇又如何?反正遍地是烧不尽的野草,和扑不灭的野火!”
野草和雄狮的轮回,就是新中国最重要的人文精神。《雄狮少年》这两部电影,就是选取了舞狮和武术两个的题材,化为电影中三人的 “求取真经” 之旅,只不过电影的真经不在西方,而在东方的传统中。
刚看《雄狮少年2》宣传片的时候,当主角说出那句 “打拳可能是最公平的机会了”,我也曾一度怀疑电影的调性是否有所改变:
看完电影后,发现电影的主旨并没有变。和预告片里的暗示不一样,《雄狮少年2》延续了《雄狮少年1》的调性,都是“反高潮” (Anti-climax)、“反成功学”的。
我们先回顾《雄狮少年1》的故事架构。一个青涩的少年在美丽少女的一句话激励下,踏上了学习舞狮的道路。
这是非常 《篮球飞人》的桥段:
当主角学习舞狮有成,一路过关斩将,我们预期他要 “一球成名” 的时候,剧情急转直下。阿娟的父亲病倒了,他只能早早地从农民工家庭的留守少年,变成一名少年的农民工,放下手中的醒狮,去城里打工筹钱、养家,为父亲治病。
“我长大了,钱的事情不用担心,包在我身上”
最后在城里打工的阿娟,机缘巧合、峰回路转,还是参加了舞狮比赛。原来他打工时从来没有把舞狮的训练拉下过。城市里对农民工那冰冷的钢铁丛林,从来没有熄灭过阿娟心中的火焰:
最后他踏上舞狮比赛的赛场,一路拼杀到决赛。可这时他却发现,最初吸引他学习舞狮的女阿娟,原来早已有了男朋友。可是这一点却完全无关紧要了。
就像《灌篮高手》铺垫了整部作品,在最后关头,让樱木花道对着自己的内心由衷说出那句:“喜欢篮球”。
阿娟舞狮早已经不是为了他人,而是跟随自己心中那倔强的鼓点,要发出属于他自己的醒狮怒吼,去挑战他人生的那座看似高不可攀的擎天柱。
《雄狮少年1》的结局里,主角阿娟最终没有像其他少年励志故事一样,“一球成名”,名利双受,抱得美人归。他只是用那擎天一跃跨过了自己人生的一道高峰。然后继续回归生活,打工,赚钱,养家,给家人治病。
他好像什么东西也没得到,但是又好像得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这是《雄狮少年1》最让我喜欢的地方。
当年批评雄狮少年的舆情,一次次转变角度,先是说眯眯眼迎合西方辱华;发现所谓眯眯眼不过是营销号对一张笑脸的恶意截图后,转进到了吊梢眼。发现吊梢眼是对关公狮的拟人后,再度转进到宽眼距;最后终于转进到了剧情部分。
关羽,醒狮,阿娟 的三合一意向
他们质疑说,阿娟得了广东舞狮比赛(2005年)的第一名,还愁赚不到钱吗,还要去上海打工?“舞狮都可以在广东买房了”!
至于现实中真正舞狮冠军的生活,这些人其实是完全不关心的。
因为热爱,祝金生练得很猛,在没有武术基础的情况下进步神速。后来,他作狮尾与邓明华的儿子邓宇文配对,组成一队水平很高的组合,常有机会外出演出和比赛。他们于2000年代表狮队参加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获得第三名。经此一役,禤洲醒狮团被列入国家A级狮队。
……
大热之后,是更久的沉寂期。2006年之后,第一批在禤洲成长的舞狮队员成年了,面临着人生重要的选择。不少队员被家人催促着去外面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虽然仍能在各大比赛中获得不错的战绩,但这个顶着“世界狮王”荣誉的小岛狮团收入非常不稳定,好的时候队员可以养活自己,差的时候还需要家长补贴。
在我看来,“反成功学”是《雄狮少年1》最大的成功。如果身为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的阿娟,唯一的救赎方向就是发财致富,那绝大多数农民工家庭的孩子们永远都没有救赎。他们只是一代又一代被困在 “头如韭,割复长” 这般轮回牢狱里的野草。阿娟用那一跳所点燃的那一团胸中烈火,才是希望所在。
而设定舞狮比赛夺冠,其实只是这部盗火电影里的一个童话故事。《雄狮少年》在精神上是对周星驰草根电影的延续,如果一个观众看周星驰电影时认为:
真的可以练成无敌风火轮,让初学者打败空手道断水流大师兄
真的有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让千年不遇的奇才打败斧头帮新霸火云邪神
真的有一场卧底反杀劫匪的好戏,让一个死跑龙套的可以站上话剧舞台获得全场欢呼
真的有外星人玩具,耗尽全身的电力让一个死掉的农民工父亲复活
那你就从来没有看懂过周星驰电影,当然也就看不懂《雄狮少年》里阿娟的背影。
那么,《雄狮少年2》新瓶装老酒,会颠覆这种反成功学的叙事吗?
“同学,你喜欢打篮球吗?”
这其实是整部电影最大的悬疑。
整部电影像一一样,阿娟因为机缘巧合,以舞狮的南拳武术底子,加入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传统武术武馆,想要参加一场类似 “舞狮比赛” 的 “格斗大会”;名、利,天降美人再度摆在阿娟面前。
得到名师指点后,阿娟武功突飞猛进,用现代化训练配合传武的技巧,一路过关斩将,眼看就要走到擂台的终点:
这时若没有一个反转,《雄狮少年2》就顺利变成《一球成名3》了。而这时也出现了一个精妙的元叙事设计。
导演孙海鹏把他在《雄狮少年1》上映后遭遇的汹涌舆情,和背后波谲云诡的利益斗争,化用到了剧情中。他不再是讲角色阿娟的故事,而是在讲自己的故事。
在 “求真拳馆” 对手的眼里,问题不在于 “阿娟” 这个传武新人能不能打进决赛、最终获取胜利;而在于 “留守儿童草根逆袭” 的故事,比资本豢养的精英明星的故事更动人。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舆论战借助网络打响,“草根传武新人” 被舆论炒作成了 “打架偷窃流氓”;网络对阿娟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中,甚至融入了那句 “舞狮冠军能在广东买一套房了”!
于是反高潮的叙事迎来了他的高潮,本来打进四强赛的阿娟,因为舆论风波被除名。他辛苦想要保住的传武拳馆,也被拍卖掉了。劝他打拳的女孩,也在家传武馆被卖后,把存款付清了债务和阿娟的报酬,坐飞机回到美国去完成她为拳馆而中断的学业。
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回家”,成了阿娟唯一的路。
电影复盘到这里,想必读者都能明白,在反高潮的高潮后,一定会有一个反成功学的成功。之后故事的柳暗花明,我就不用在这里赘述了。过程极其精彩,纯粹作为功夫片看,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只不过《雄狮少年2》在故事结构上,明显受到了《雄狮1》舆情风波的重大影响,故事越往后走,越分不清角色阿娟,和导演孙海鹏自己。
于是电影最终的结局是,阿娟得到了高人的赏识,赞助他们武馆重新开业。只不过有个要求,“既要教拳,也要舞狮”。这明显是《雄狮少年2》的投资方,在1遭遇的挫折之后,仍然坚定支持孙海鹏的故事,投射到了电影的结尾。让阿娟这个数字生命的故事,和导演孙海鹏的经历形成了互文。
这个结局从创内心视角上看,不得不加。但是从创作逻辑上看,又违背了整体故事的调性。和大鹏的《年会不能停》、文牧野的《奇迹·笨小孩》 两部佳作的现象非常相似。现实主义故事的结尾,总要加上一个非现实的尾巴。
但我不会以影评的角度,对孙海鹏的创作完整性加以任何苛责。我由衷的相信,孙海鹏是一位极具人文关怀、又才华横溢的创。得到我信任的并不是他创作的雄狮少年故事,而是在故事里穿插的一些画面:
这些普通观众可能并不在意的镜头,给予了我作为一名观众心中最深的共鸣和震撼。这样的镜头,每一个,都是我曾经在自己人生中观察过和铭记过的。
尤其是最后这张工厂工人的镜头,08年在深圳工厂见朋友,浩浩荡荡的下班工人走过来,一眼望去就像大学放学一样。拉上几个一问,都是十六七岁伪造身份证的打工者。在电影院里看到这一帧毫无必要的画面时,我当年在工厂人群里咽下的眼泪,畅快地在无人在意的电影院里流淌了出来。
而在《雄狮少年2》中,同样的镜头切换再次出现。我没做过留守儿童,不是农民工,也没进过厂。但我北漂的时候真的住过城中村,当过 “唐家岭” 的蚁族,弯着腰上自建楼里的集体厕所;看马驹桥的工友们在清晨里挤工头的大巴,抵押身份证打一天几十块的散工。
我相信导演是用自己人生在观察社会与时代,才能才把这些无比真实却无人在意的画面,如此真实地还原到他的作品里。我对 《雄狮少年》 系列的喜爱,是出于一种阶级意识的共鸣。
两年前我为《雄狮少年1》写评论,被骂了三千多条。今天有位好朋友对我说,“一部片因为小问题吸引到了一部分极端群体,影评人索性就不看了。看完有表达欲,表达了挨骂又何必呢?又不是我们拍的。” 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
我的回答是:我不是影评人,为了雄狮少年给我的这份胸中的共鸣,甘愿挨骂,并以此为荣。
感谢你的阅读。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