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舆论战争

@美国驻华使馆遭吐槽 网友揭华盛顿“光辉事迹”

微舆 · 2014-09-19 · 来源:华夏网
收藏( 评论() 字体: / /

  2014年9月19日下午,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称,“#美国历史上的今天# 1796年9月19日, 乔治•华盛顿总统在报纸上发表致美国人民的告别讲话,他表示将不会寻求第三个任期。(图片:无版权限制) 你还知道华盛顿什么?”,不料遭到中国网友吐槽,一些网友在评论中贴出了华盛顿的“光辉事迹”。

  

blob.png

 

  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截图

  网友调侃: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华盛顿是什么样的人?美国驻华大使馆当然不会说出全部,作为美国意识形态宣传需要,华盛顿历来被宣传为神话般的伟人,但有关华盛顿的另一面其实并不鲜为人知。

  华盛顿是如何被塑造成伟人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华盛顿这位美国首任总统是“完人”的象征。然而,这位“完人”,其实是被塑造出来的。

 

  华盛顿在做总统时,报纸如是评价他:“如果有一个国家被一个人败坏了,那么美国就是被华盛顿败坏的。”他刚一卸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孙子就大呼:“华盛顿的名字再不能使政治罪恶横行”,人们几乎要弹冠相庆了,然而仅仅三年后,这个“恶棍”却开始作为一个伟大的英雄而受万众膜拜,这其中的奇妙变化还要从一位骗子书商说起。

  1799年12月14日,招人痛恨的华盛顿在经历了4次野蛮的放血治疗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一位名叫威姆斯的书商敏感的发现了其中商机:这时候的美利坚民族需要英雄,而这个刚刚死去的家伙正好能满足大家的需要,如果有一本讲述华盛顿故事的书出炉,那么它必将获得民众的青睐。

  1800年,一本名叫《华盛顿生平录》的小书问世,当然,威姆斯没有想到这本书将会成为美国历史上读者最多、销量最广的书。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威姆斯知道,民众渴望读到的是趣味性的故事,于是他在书中加入许多引人入胜的奇闻轶事,当然如果有需要,他会适当的加以编造,于是各种精彩的情节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本书告诉读者,华盛顿生来就是不平凡的,在他还是个胎儿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做了个梦:梦里预示了华盛顿的伟大和革命历史。不过甚为可惜的是,威姆斯大概没看过中国史书,如果华盛顿的母亲或许梦到是与神人交合而有孕,那么华盛顿的出身将更为伟大了。不过这个梦依然显示了华盛顿的不平凡,预示着他将成为一个旷古烁今的大人物。

  接着,威姆斯在书中讲起了华盛顿受教育的故事,其中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是砍樱桃树:据说华盛顿在小的时候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当被父亲责问的时,他勇敢的承认了错误,父亲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夸奖了他,这说明华盛顿从小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不过极为不幸的是,这个故事是威姆斯自己杜撰的,因为华盛顿小时候的生平是空白,为了叙述的需要,威姆斯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当这本书流传开来时,结合华盛顿的伟大事迹,民众欣然的接受了这些故事,威姆斯的书获得广泛的追捧,他一夜暴富,也成功制造出一位伟大的英雄。

  紧随其后,美国的文人骚客开始挖掘华盛顿这座富矿。几年后,一本名为《乔治•华盛顿生平和文集》的书出版,书里的华盛顿成了一个更加完美无缺的人,因为凡是不利于英雄光辉形象的段落都被删掉了。这本书的编撰者正是后来美国的第一个大学历史教授贾雷德•斯帕克斯,后来他做了哈佛大学的校长,因此当那个不识趣的英国贵族站出来指责斯帕克斯不诚实时,整个美国学术界都愤怒了,他们纷纷站出来表示对斯帕克斯的支持。

  当然这并不是造神运动的终点,到了19世纪,美国人依然在进行这项“伟大”的运动。林肯曾说:“给太阳添光和给华盛顿的名字增辉同样徒劳无益。”最受欢迎的爱德华•埃弗雷特更是在演讲中宣称:“闪耀在俄国的彼得大帝、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法国的拿破仑一世浮华暴政之上的,是华盛顿这颗光芒四射之星。”总而言之,在他们眼里,除了华盛顿,其他人都是浮云。

  经过轮番造神运动,华盛顿一变为英雄,再变为神话,他不仅成了美国之父,更成了救世主与守护神的代言词,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

  而那个曾经恋上有妇之夫,为了财富和金钱与寡妇结婚,为了自己美观打掉黑奴牙齿,战争期间败仗不断的华盛顿被遮蔽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只是一个完美的圣人,毫无瑕疵。

  当他的故事传到遥远的东方时,中国人也被他折服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啊:开创美利坚而不贪恋权力,百战百胜道德又无瑕疵。于是无数人开始模仿他,想成为中国的华盛顿,不过中国的水土终究异于美国,袁世凯没能当成那号的伟人,还是忍不住想称帝。

  或许美国人在崇敬华盛顿时,早已忘记《圣经》所言:有时候,我们的英雄似乎只比土匪头子稍稍强一点。正如我们将庄子那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丢到爪哇国一般。(曹梅,摘自2012年8月《今参考》)

  乔治•华盛顿: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可以制作出优质长统靴

  1779年,乔治华盛顿指示John Sullivan少将攻打Iroquois人民时说:假如将“垃圾”(指印第安人)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

  在屠杀灭绝印第安人过程中,华盛顿还指示他的将军说: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

  在1783年,华盛顿在把印第安人和狼的相互比较中,他这种反印第安人情绪遗漏无疑:“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他说。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他的部队又一次击败了印第安人以后得以实施。军士们从Iroquois人的死尸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在那场袭击后辛存的印第安人将美国第一总统改名为“小城摧毁者”。大概30个Senca人的城镇中有28个在一个5年时间内被摧毁。

  华盛顿故居竟有奴隶通道 以免奴隶进出让客人看到

  发掘乔治•华盛顿故居遗址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供奴隶进出的地下通道。人们也对这处遗址是否应该包括到当地的新展览当中产生了疑问。

  这处地下通道离自由钟和独立厅只有几步之遥,这处通道是给奴隶用的,这样奴隶进出主人住宅的时候就不会被客人看到。

  一位致力于研究费城奴隶制的律师迈克尔•科尔德说:“在你进入自由的天堂之前,必须先跨过奴隶的地狱。”

  华盛顿在18世纪90年代曾经在费城居住和处理公务,当时费城是美国的首都。

  新发现让美国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处和费城市的官员非常头疼。因为他们计划在华盛顿故居中布置展览。官员们现在要决定是否把这处通道纳入展览,或者把通道填死,只展现这所房子里的生活情况。

  文物专家谢里尔•拉罗什说,她希望让人们知道,即使是像华盛顿这样杰出的政治家也会蓄奴。

  拉罗什说:“我们一直试图向世人呈现那些被历史书排除在外的另外一面。”

  乔治•华盛顿在1799年去世拥有300多名奴隶。大部分住在他在弗吉尼亚州芒特弗农的宅邸,华盛顿在遗嘱中说自己的妻子死后这些奴隶将获得自由。(2007年6月10日《参考消息》)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红土地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走着走着,初心为何不见了?
  2.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3. 陈丹青说玻璃杯不能装咖啡、美国教育不啃老,网友就笑了
  4. 扫把到了,灰尘就会消除
  5.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6. 双石|“高台以后,我们的信心的确缺乏……”
  7. “马步芳公馆”的虚像与实像
  8. 为什么走资派还在走?
  9.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10. 【新潘晓来信】一名失业青年的牢骚
  1.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历史上不让老百姓说话的朝代,大多离灭亡就不远了
  5.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7.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8. 到底谁“封建”?
  9.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10.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毛主席扫黄,雷厉风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彻底关闭!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到底谁不实事求是?——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与《毛泽东年谱》有感
  4. 果断反击巴西意在震慑全球南方国家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