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民主监督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下子消灭各地的官吏机构是空想,“把国家和管理混为一谈”是傻瓜。为了不把社会主义革命拖延下去,在一定时期,为无产阶级民主需要的那种“官吏机构”的职能,就同工厂主雇用经理、监工和会计了管理很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民主监督“官吏”依法行政、管理,就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现在实际的监督,有体制内的监督和体制外的监督。
体制内的监督常见的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如上级检查下级的工作,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这种监督有权威,但常常是山高皇帝远,监督不到的地方很多。同级之间虽然彼此了解,但谁也管不着谁,常常是睁只眼闭只眼,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很少相互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要有舍得一身剐的精神,尽管有不准报复的规定,但是毕竟受制于权力的束缚,很难进行。
体制外的监督有舆论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等等。这种监督无处不在,但是现在还没有权威,它的有效性还得决定于体制内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现在的监督很难说是民主监督,有权作主的监督不到,监督得到的又无权作主。所以当官的就利用民主监督分了家搞“瞒上欺下”。对有权的上级就瞒,不让知道;对人民和下级,就欺其无权,知道也不怕。那么人民告状怎么样呢?就等查吧,不来查,就不理;来查才纠正。上级能事事都来查?一根指拇怎能同时按得了十个跳蚤。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不让民主与监督分家,既能看得见,又能管得着。这方面可以总结一下我们过去的经验。
我读书的时候,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小组生活检讨会,先各自检讨这个星期有哪些进步,有哪些问题和缺点,大家再彼此批评帮助,每学期还要搞鉴定,那要进入档案的。这种民主生活会和年终鉴定很普遍,人人监督人人;没有处分,却能促人上进,不能落后。
参加工作后,更是除了假日外,天天都开会,班前会布置当天生产,班后会检查当天生产;晚上学习会,学习文件,讨论单位和国家的大小事情。现在看来,晚上的学习多了点,有一两次就可以了,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共同事务要天天研究讨论。但是这种学习讨论很起作用,这里不说群众可以参与决策,只说中央的方针政策深入到人民群众心中,就把领导人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这种监督在平常好象没有权威,但是却时时让领导人警惕自己不要犯错误,不然运动一来,群众监督的潜在威力就显现出来了,那日子是不好过的。
现在认为搞群众运动不好。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析,恐怕一概否定不是辩证法;至少要研究一种方法,既能使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权威,至少有力量,让领导、干部以及一切管理人员不敢藐视;又要合乎法制。我看上级领导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室内民主运动比无政府的街头民主运动好。这个问题在网上不多说,总之,要想个办法不让民主与监督分家。我想,把每隔几年来一次的全国的运动,变为经常在不同地方进行的局部的运动,既可放手,又不失控,既集中在几点,又能影响全面,不妨考虑一下这种方式。
我在《“精英民主”还是人民民主》文中说:“现在不要说由人民来民主政府,就是政府切实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地听取人民的诉求,保障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民主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就是民主的一大进步了。”现在上访群众成千上万,群体闹事不断发生,特别是非直接利益的群体事件的出现值得严重注意。为什么要等群众上京上街了才去解决问题,而不经常地到群众中去下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
领导班子中有一定的群众选举的并可以随时撤换的代表而非任命的官员,不仅是一种群众对领导工作进行经常监督的方式,而且使群众参加管理、学会管理,逐步实现列宁讲的让人人都暂时成为官僚,因而人人都不能成为官僚的社会主义民主。
我在《我对民主决策的思考》中提出的“要给各级人民代表安排一定的接触群众的时间,这要作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制度化,保证他们和选民经常的联系,了解人民的意愿,同时让人民了解统一了的决策,人民代表制度要象神经网络那样。”应当把人大监督制度和人大代表的监督制度结合起来,形成经常的普遍的权威的直接的民主监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