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何时
胡锦涛6. 25讲话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2007年7月17日《学习时报》发表了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的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果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这一科学命题算起,已经经历了25个年头;如果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探索算起,已经经历了29个年头。近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泉源,又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试金石。”
李君如虽然用的是“如果”这个表示不是确定的词,但是他说近30年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泉源,实际还是坚持总书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何时,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在2007年7月2日发表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之思考二》这篇文章中,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首先开创的,……因此,我冒昧地向总书记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以来”这六个字应该删去。我认为只有把它形成的时间如实地前推几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革命建设道路,才能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统一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本文将把时间再前推到上个世纪,从科学社会主义源头开始,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沿革。
二、“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资本主义的时代的成就上。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都肯定这一点;他们特别强调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将在英美等最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这个论点。
2007年6月19日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站发表高放的文章《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五个问题歧见述评》,批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两种观点是各走极端,各有偏颇。他说“关于列宁的三组成部分说,我认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本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两大理论基础。……如果缺少这两大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从空想变成科学。”他指出“苏联理论界却对列宁的三个组成部分说作了绝对的、机械的理解……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还深受这种苏联模式影响”。高放说的对。
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论》)高放文中提到列宁说“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整个思想体系。
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大多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臆想出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和社会制度,我已经作了一些批判。针对本文探讨的问题,要特别提出马克思的一个论断:“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
高放认为“马克思这段话的原意是:如果俄国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民主革命能够进而引发西欧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那么将来在西欧先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帮助下,俄国社会存在的自古遗留下来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就可以借助西欧国家的帮助,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所提供的一切肯定成就,同时避免资本主义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等灾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可是我国的许多学者却把马克思的话理解为东方落后国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且以此来论证俄、中等落后国家比发达国家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误解。”这里,我不能站在高放一边,因为他陷入了自己所说的错误中,把社会主义作了绝对的、机械的理解;忘记了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观。
三、列宁主义从何发展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只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计划——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第一册,而且是恩格斯后来整理完成的。马克思既然制订了六册计划,对其他问题当然有所思考,只是老天不能给他时间再写出象《资本论》这样的著作。
恩格斯之后,列宁根据资本主义提供的新事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发展阶段》可以说是《资本论》的续集。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的论断。他说:“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高放文章讨论了这个问题,但是注重于资本的形式,没有注意资本全球化的革命意义。“自由竟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的特征是资本输出。”资本全球化把整个世界都纳入了资本主义经济范围,资本主义尽力地把它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和否定的成就,用到了全世界能到的角落。列宁清楚地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环节取得胜利。列宁主义使我们从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来认识社会主义革命,把“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这一马克思对俄国的特殊论断,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革命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帝国主义是全球经济,它把每个国家的经济变成了世界经济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从而也打乱了落后的国家的发展进程。我们不能这从单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去谈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而必须从世界经济状况来观察这个
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个普遍的国际环境,使资本主义并不发展的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可以在资本主义时代所创造的成就的基础上,把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链条的最薄弱环节取得突破,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逻辑的必然。“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斯大林的定义是正确的。(未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