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吉力先生讲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说过要回答吉力先生讲的他这番高论的“实际”意义问题,就必须履行承诺,所以在不能发表后,只好修改。
吉力先生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旗帜问题》文的最后一段说:“讲上面这些,对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有什么‘实际’意义?有最具决定性的实际意义。为什么?因为只有明确了这些,才会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向,才能看到什么才是最实际、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和办法。你说现在有几个‘难’,所以市场化改革错了,糟得很,那么你是否知道,不搞市场化改革,那是一幅什么景象?那时全中国老百姓最基本的吃、穿、住、用等各个方面的各种事情,有哪一样不是难而又难?你说过去的社会比现在平等,那么你显然不知道或忘记了,那时的乡下人和城里人、‘出身’及‘成份’上的红与黑等等,等等,在人的基本权利上的巨大差别和不可逾越的社会鸿沟是何等触目惊心。你说不要只看平均数还要看大多数,很好,那么你一定知道,近三十年改革开放是怎样让大多数人乃至全中国人民普遍受益的,是怎样使绝对贫困人口中的大多数摆脱了贫困的。凡此种种问题,集中到一点,是什么问题?就是旗帜问题,道路问题。而结论应当是什么,难道还不够清楚吗?”
吉力先生讲深刻理解旗帜问题,需要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和理论逻辑的真正理解,有对实践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深入认识,但是他的文章,却没有表现出有这样的视野、理解和认识。
吉力先生拿改革前的“难”和差别来责难毛泽东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现在的难和问题辩护,不过是表明他的所谓“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旗帜问题”,原来不是要深刻理解旗帜问题,而是如同两军对仗,如何揪住对方弱点,隐蔽自己的问题;又象街头骂驾,就是放大嗓门说对方的短。如果这“就是旗帜问题,道路问题”,那收起为好,不走为妙。我们所讲的旗帜,是社会主义的旗帜,要引领我们走在通向共产主义社会大道上;用邓小平的话讲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用胡温的话则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如果吉力先生所要“坚定维护并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这样的旗帜,就应该对人们提出的“现在有几个‘难’”的责难和其他问题,进行正面的回答,或者证明这是无中生有,或者考察分析产生这“几个‘难’”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向人们作出说明,并加以切实解决;而不应该反唇相讥,说你们过去“有哪一样不是难而又难?”这是一种对立的态度,不是在共同深刻理解什么旗帜问题,只是争输赢。
吉力先生很明显的是把改革开放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相对立。
按照实吉力先生如此解放思想去深刻理解旗帜问题,道路问题,按照吉力先生讲的这些去举旗走路,那么,美国、瑞士等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没有中国过去那些乡下人和城里人、出身及成份上的红与黑等等巨大差别和不可逾越的社会鸿沟,也有没有吉力先生避而不答的“现在有几个‘难’”,而且还有令许多先生们向往有已久的民主、自由和中国再有几十年也达不到的富裕。如此比较,就应该确定搞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搞民主社会主义吗?
我不否认改革开放前存在着那些“难”和差别,但是任何一个有历史意识的人,都看得到那些“难”和差别,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情况不是“难而又难”,而是不断地变好。许多网友已经以大量的铁的事实数据证明了,难道还需要我在这里重复吗?
我只略提两三个问题,请吉力先生自己去回答。
第一个问题,发展生产力是改革开放的核心,第一要义。从总产值来说,改革开放前后发展速度相差只两个多百分点都属于高速度,这里不讲改革后的有些产值在过去是不计的,有些是属于“前人种树,后人摘果”……;发展生产力不只是表现在生产发展速度上,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上,改革开放前的生产力,无论是量和质,都是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总之,从发展生产力第一要义来说,吉力先生能有理由否定或菲薄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前,有剥削,有两极分化吗?生活水平虽然还比较低,但不是在共同逐步改善吗?改革开放前后,哪个时期人民最安居乐业?
第三个问题,改革开放前后的问题,哪些是社会变革所正在解决的,哪些又是社会变革本身所造成、只有改变社会变革道路本身才能消除的?
我也借用吉力先生的结束语,“凡此种种问题,集中到一点,是什么问题?……而结论应当是什么”,谁来回答?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