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星:城镇化率并不是越快越好
(欢迎再讨论、欢迎转载)
其实城镇化率并不是越快越好,它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的,过分强调城镇化率,会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找不到工作,会带来城市就业、治安、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有过教训。---周一星(http://news3.xinhuanet.com/house/2006-03/27/content_4351113.htm 2006年03月27日 16:20:39 来源:光明日报)
●批驳:思路决定出路!在传统思路下,城镇化与就业紧密相连、与经济水平直接相连。正是这个传统思路,才推导出不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向的、把农民多留在农村的“新农村建设”,而分散搞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很高的、可靠性是低的、不符合经济学的。而实行“火锅点菜单:需求-劳动付出平衡表”则有需求的人就要对应出来他的劳动付出,则无失业问题,退一步说,在城市失业不合理,那么在农村失业就合理了?房屋老化就要翻建,经济发展水平低难道就不翻盖房子了?如果有建新房却把新房仍然建在原来的“村里”是不是对于城镇化速度是“打折”的?多少年以后再城镇化这批新建房的人?新建房的人经济是低的吗?所以,可以通过“十字城镇”的城乡一体、宜局的空间规划、随着房屋的自然老化翻建把所有农村都取消,让“万人分工”中的少数农民也住城镇里,实现科学发展观谈到的“城乡统筹”!如果不按十字城镇系统思维这样做,还能怎么样更合理地实现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
【孙连华“批其他学者”每周两观点】今天是第二贴,还处于“试运行”阶段,计划2007年元旦正式运行吧,每年发贴100条,与【孙连华每日观点】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立”为主,一个是“破”为主(相呼应,则避免一些人说我的学术只是自圆其说,缺少真正实力):即内容上以“批判某观点的战略错误”为主,也考虑一些战略上正确但战术上有不足型他人观点的分析和细化。由于是刚刚运行,还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把你认为有问题的观点发给我邮箱或跟贴留言,也希望有经费上的支持)。由于个人水平及考虑时间分配写得匆忙,如有失误,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十字城镇”系统创新的意义:“火锅点菜单:需求-劳动付出平衡表”一次性统筹了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并伴随遗产税逐步实现公有)、计划经济(推导出按需的计划:“万人分工”、“一城一品”)、按劳分配(按需生产)3个共产主义要素!这个创新是整个“十字城镇”创新体系的灵魂(●而当前很多学者的思路是没有实现统筹、多是简单的行业内头痛医头型,却把学术规范做得很漂亮,则到总理那里还要再为难总理一次:让总理搞统筹取舍,则从学术上看是有深度缺高度的)!由此推导出的万人分工、一城一品具有效率意识!而十字城镇每个单元1万人为这些经济学设置提供空间支持,并实现宜居、以人为本,且是偏自然科学的,是整个创新体系的最容易的切入点(“火锅点菜单”是经济学切入点)。对人类目标进行排序是哲学范畴的,让人们知道忙什么是应该的,忙什么是不应该的、避免头痛医头!“文化知识精选”是为人的精神文明服务的、且为他人做理论更新做预留。这些设置非常有机地组合在“金字塔框图”中,共同的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天地人持久和谐、有序(真理往往是简单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摘自《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
●就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摘自温家宝200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
孙连华 1352 193 1166(短信)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2006-12-20
“十字城镇体系”更多文章:
http://sunlianhua.blog.tom.com/
http://sunlianhua.blog.sohu.co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