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垃圾泛滥谁之责?
据 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7日在京开幕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文化娱乐化成为焦点话题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说,“不能以文化产业的名义制造文化垃圾”,坚决反对文化垃圾与文化炒作。
“坚决反对”。柳斌杰副署长用四个字道出了国家行政主管官员对于近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层出不穷的文化垃圾的深恶痛绝。然而,笔者以为,“坚决反对”四个字从柳斌杰副署长的嘴里说出来,多少有些缺乏底气。换言之,近年来,中国文化领域垃圾泛滥,文化炒作现象层出不穷,除却那些垃圾制造者,文化炒的责任之外,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任何一件产品流入市场都要经过生产加工到检验合格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知道,不合格的产品是不能进入市场的,而检验产品是否合格,是否能够进入市场销售的人是谁呢?当然是我们的质检部门。而在文化领域,负责对文化产品进行质量检查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文化主管部门。可以这样说,无论那些文化生产者们能够制造出多少劣等品、次品,只要我们的文化主管部门牢牢把握底线,严格审查,当好中国文化的“看门狗”,那么,再多的文化垃圾也只有永远待在垃圾箱里,不可能演变成为“愚乐”大众的工具。
然而,纵观我国垃圾泛滥,炒作盛行的文化领域不难发现,一些连文化主管部门官员自己都认为是垃圾的文化产品却被贴上了合格的标签,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挂牌销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文化垃圾不是摆在地摊上遭受冷落,而是在文化垃圾制造者们的鼓噪(也就是常说的炒作)之下登堂入室,甚至抢占了那些真正合格的、优秀的文化产品的市场,国人在蛊惑之下盲目地趋之若骛。然而,如此现实,我们却很少听到我们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有什么得力的措施。
作为国家文化部门的主管领导,柳斌杰副署长对文化垃圾和文化炒作“坚决反对”的决心勇气可嘉。然而,坚强的决心并不是解决所有事情的良药,而且,自古之事,莫不是言者易,行者难。面对中国文化领域垃圾泛滥,炒作盛行的现实,面对中国民众对中国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指责,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更应当在下决心的同时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以一个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加强文化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文化领域不正之风的整治,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污染中国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完全,彻底地清理干净。
文化是关系一个民族灵魂的大事。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希望文化领域的每一个从业者都能够以对人民和民族的高度责任心来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希望我们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作为文化的“看门狗”,能够牢牢守好文化的警戒线。如此,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完)(梁木桐)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