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泽东
当前,中国周边国家有不断增大与中国主权争议的趋势,日本占领钓鱼岛后,开始与中国争议东海;韩国的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运动员,叫嚣着中国的长白山是韩国的,听说在韩国人的游说下,美国高中生教材里中国的长白山即将改成韩国“白头山”。越南用实际行动占领南沙群岛,声称“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属于越南”, “决不放弃一寸土地”,并“不惜与中国一战”;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几个东南亚国家也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似乎都钟情于和中国发生“争议”。 我们是不是反思一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化解国际争端呢?还是在纵容更多的国家卷入与中国的争端。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原则的初衷很好,用好了能体现大度,不斤斤计较,以大局为重,可化解争端,促进和睦。但是如果用不好,实际上是退缩是妥协是卖国。 我们可以这么打个比喻,两个村庄张村和越村彼此相连。 张村有住宅200亩,菜地400亩;越村有住宅10亩,菜地20亩。张村在400亩菜地发现了铜矿。越村知道了不等张村开采,就占领了张村的400亩菜地的50亩,说是越村的,还邀请远处的印村、马村的人一同开采。张村为了顾全大局,不想与越村发生争斗,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越村得到实惠后,又占领了张村的100亩菜地,然后说张村的150亩菜地自古以来都是越村的。只要张村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越村就会继续扩大争议,从50亩到150亩甚至是200亩,张村只能步步退缩。张村为了和平而退缩就是鼓励越村扩大争议,长此以往,还会引来菲村、马村、印村与张村产生更多的争议。
兵学圣经《战争论》的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提出积极防御的作战思想。主张“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积极防御是指目的消极但手段积极的防御,强调在防守中攻击敌人;消极防御指目的和手段都消极的防御,主张单纯防守而不进行积极的还击。积极防御思想包括:(1)防御是一种比进攻更为有效的作战方式,它如同盾牌一样抵御敌人进攻,而不是消极防守地盘。(2)防御应与进攻相结合,在防御中组织进攻。各种规模的防御都应配合相应的进攻,在防御战斗中可以用进攻的子弹迎击敌人。(3)防御最大的优越性就是能迅速而猛烈地转入反攻。反攻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御取得的胜利必须通过进攻加以利用。中国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不能只停留在消极防御上,在必要的时候要在防守中攻击侵略中国主权的国家,中国人要有誓死捍卫祖国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领海的精神,否则会有更多的国家主动扩大与中国的“争议”,中国将处于极为被动的战略局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