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常以一种大国心态自居。
大国心态好不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结论的话题;它与大国心态的内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的大国心态是以我们拥有幅员辽阔的国土,拥有高山峻岭、大江大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或者拥有众多的人口作为依据,那么这种大国心态是极其可悲的: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众多的人口面前顿时失去了它金色的光环,人均耕地面积的不足和人均自然资源的匮乏立刻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谋求生存之艰难;高山峻岭、大江大河也并不能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它恰恰是我们祖祖辈辈千百年来生存困境的根源与写照;人口众多也不能作为我们大国心态的充分依据,一个整体人口素质不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低下、盲目妄自尊大而缺乏包容心的民族,是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的。当然,也许会有人把我们祖先曾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中国是个大国的理由,但问题在于,那是我们祖先的成就,与我们有什么相干呢?我们的祖先早就教导我们,“好汉不提当年勇”, 过去的成就已经过去,它并不能作为我们现在强盛的理由。而且,更重要的在于,用我们的平庸去面对祖先的光荣,那就更彰显了我们在现实中是如此的卑琐,如此的渺小和如此的无能!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骄傲呢?!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拥有无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利用这种充满激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敢于挑战一切困难、善于包容吸纳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博大胸襟,创造了伟大的华夏文明,谱写了壮丽的中国历史。可是,我们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中国传统儒家文明充分发达之后,在无情地遭受着扼杀;而那种包容一切的博大胸襟也便在这种充分发达的传统文化心理之下变得保守、变得狭隘和盲目自大。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是这种保守与狭隘的根本体现。因此,在我看来,一种正确的大国心态,就是一种具有包容心和博大胸襟的情怀,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情,是敢于正视自身问题、敢于汲取外来优秀文化的从容,是敢于谋求灿烂壮丽事业的高远志向!
中国是有着伟大传统文化与辉煌历史的民族,也是一个遭受了无限屈辱与创伤的民族;我们究竟是要拿着我们祖先的成就作为我们炫耀的资本而妄自尊大呢,还是在面对祖先时因我们的卑琐与渺小而无地自容呢?我们决不能妄自尊大,也无须妄自菲薄;我们没有能力去选择历史,但历史现实地选择了我们;我们正在奋斗,我们正在创造新的历史;在这里,我们需要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气度、敢想敢做的激情,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
马克思曾引用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一句诗来表明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态度。我想,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我们面对中国文化嬗变时所应有的态度: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评论本文请到:http://blog.sina.com.cn/zwl9634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