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这么大的事,主流媒体为何保持沉默
“改制”好不好?应该怎么改?国有企业一个个是怎么垮掉的?私有化以后,情况怎么样啦?专家们争论不休,但“改制”仍旧在继续,不少地方都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可有件事却非常奇怪,“改制”这么大的事,我们的主流媒体却一直保持沉默。
我们说主流媒体保持沉默,不是说所有媒体都没有透露。现在改制多年以后,有关“改制”争论的书也出了一些,少数刊物也多多少少刊登了文章,相对来说,我们的“因特网”上有关文章出得更多,更及时一点,但所有这些同“改制”的这么大的事相比,是极不相称,远远不够的。我们说主流媒体保持沉默,是说我们的主流媒体电视和日报,对“改制”的必要性不宣传,“改制”的好坏不评论,更对各企业改制的过程不报道,对干部群众在“改制”中的思想状况不反映,悄悄的,悄悄的,一个偌大的城市,上千几百个企业,几年之内大变样,企业性质变了,工人身份转换了,可是你能从电视和报刊的这两大主要媒体中,见到一丝一毫“改制”的影子吗?看不到,看不到。要是过了多少年,后代的专家学者想从报纸上查阅现在“改制”的情况,那肯定会大失所望,也会感到莫明惊诧。
为什么保持沉默,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主流媒体也不应该保持沉默啊。
我们党和政府搞什么活动历来都有发动群众和联系群众的传统。象“改制”这么一个有关群众切身利益,有关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怎么能不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呢?仅仅用“内部文件”的方式向单位干部群众宣布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理解和支持啊。主张和坚持“改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你们搞“改制”不是为了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吗?那为什么不向全社会开诚布公,大张旗鼓地宣传你们的主张,以便让群众理解你们,给你们支持吗?退一步讲,即使你们的主张花好月好,在执行过程中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们也应该深入群众,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更好地贯彻你们那自以为很高明的路线方针啊。反之,从那些反对“改制”的专家学者的角度来讲,你们要力挽狂澜,那更应该到群众去了解,去调查研究,摆事实,讲道理,去加深和丰富你们的理论,从中吸取力量,坚定信念,甚至坚定不移地提倡“还权于民”,“还资于民”,把被剥夺了的资产再夺回来吗?
现在全国“改制”已进行得差不多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意义非凡的活动,我们竟然看不到多少真正典型的发人深思的调查报告,看不到地方政府决策者的经验总结,看不到决策和执行过程之中知情者的回忆文章,更听不到广大下岗工人的呼唤,那些理解支持或者怨气冲天而又无奈的声音,我们有那么多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专家学者,更有多得不可计数的这些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你们要写论文,“改制”就是一个大题库啊。看看这场二十世纪末、新世纪初的跨世纪的大事件吧,里面有多少东西呵!一个一个的国有企业轰然倒塌,怎样转化成私有企业?资本家是怎样一个一个新生的?他们的财富是怎样原始积累的?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原始积累有什么异同?改制的方式,暗箱操作、公开拍卖、或者两者的结合,工人群众“卖断工龄”又何处谋生?等等。
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阳光之下,善恶美丑自会分晓。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