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层员工有100%为民服务的真心
大街上的银行多过公共厕所,可没有打破"垄断"与"特权"的厕所里没人排队,"开放竞争"的银行里却人满为患,这仅仅是银行基层员工缺乏为民服务的真心吗?
笔者是一位在银行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前几天给一个同事介绍对象。当男方同意见面后女方家长又说:"再细问一下小伙子在银行具体是干什么的,如果是坐柜台的就算了。”这就是银行基层员工的生存现状。在旧社会,银行、铁路、邮局被视为三大金饭碗;在90年代初期,如果一个税务局和一个银行的职位摆在毕业生面前,人们一般选择银行而不去税务局。可现在,这一切风光早就不在了。在我们工作的大厦里,刷厕所的婶婶如果受了委屈可以甩手不干了,可我们却不敢。因为一旦辞职不但要承受家庭的指责,还要赔付行里巨额违约金。至于每月必备的揽存任务,不但把自已的朋友全搭进去,连爹妈的老友也不能幸免。“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人们用这种生动的语言形容着我们。不断地开放,不断地竞争,闯入羊群的恶狼越来越多,工作压力一天天加大,背负这座座大山,你让我们怎么微笑?
我们缺乏责任心吗?坐在三尺柜台里,首要的是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至于“微笑”那只是服务之外的一种附加品。有些人舍本逐未,完全是避重就轻的伎俩。在坐柜台的这十几年里,我还从来没有遇到哪位客户因为我们不微笑而投诉,大多数是因为我们工作效率不高而动气。可工作效率不高的责任并不在我们:数不清的清规戒律,密如蚕茧的分级授权,以及针对我们人身的种种监控与录像,使我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来手工记帐时一笔需要五分钟办完的业务,改用现代化的电脑却要用上十几分钟,不是我们手慢,而是程序复杂了。我不否认新来的员工会有业务不熟而“手生”,可这些是短暂的:一天几百笔的业务量,我们新员工的成长能不迅速吗!
客户排长队,不能上厕所,我们也很着急。从个人角度出发,谁愿意一大群人堆在自已面前!可大厦不是我们盖的,厕所不是我们设计的,你让我们怎么办?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遇到记者追问,你让我们怎么说,我们又敢说什么!“不与理睬”也好,“显得不耐烦”也好,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酸楚。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不足十五分钟的午餐时间,天天抬不起来的胳膊,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们怎么会不理解客户的痛苦。可是客户痛苦可以找到我们工作的漏洞投诉、索赔,我们却只好忍气吞声,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客户的要求多么过份,行里的大棒最终要落到我们头上。柜台里是贪官,柜台外是贪民,我们实际就是一群系着领带的“包身工”。
我所说的“贪官”并非指经济上的贪污,人家上层的事咱小老百姓哪知道。这里的“贪”主要指贪图安逸。之所以造成教条主义式的规章制度,完全是上层的一种懒汉行为造成的。全国那么大,只要哪里出个屁大点的事就搞一套制度当成灵丹妙药全面推广,而且像祖传秘方一样代代相传,久而久之,自然就造成今天局面。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用武断的臆想代替严密的逻辑思索,用株连代替深入的调查研究,用封建保甲制代替上下级间的交流沟通,而这一切,只为他们舒舒服服地坐在办公室里混日子,或者深入研究一些“谋私”的大事。这才是造成银行排队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提什么“加大内部竞争与外部竞争”,那纯粹是痴人说梦!
“内部分配机制”或许真是一个问题,便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其实绝大多数员工并没有“一切向钱看”的庸俗,我们“牛气烘烘”的表现并不是一种傲气,而是做为一个人忍耐的极根。当个人尊严长期被社会踩在脚下,当种种压迫将我们逼向墙角,我们也会爆炸。据悉,清朝康熙帝在进攻雅克萨受挫后,不忍让士兵继续苦战,下令退却。在他看来,攻城是为了救百姓,退却一样是救百姓,救另一群百姓,所谓“兵亦民也。”结果士兵们因感动而继续苦战,一举破城。我们也是这样,我们年青的躯体目前尚能负重,愿意为国家献身。但解决排队难的问题不能仅从“钱”上入手,在这件事上,我始终有个左倾思维:实行官兵一致的工资平均制,改革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减少层次,同时在和谐的号角下展开共产主义的劳动竞赛,不为名导,不为利诱,在全社会的努力下将银行工作效率提高上去。这才是治本之道。
银行的基层的青年员工愿意为伟大时代的排头兵,我们有100%为民服务的真心。“为人民服务”还需要物质刺激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