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黑砖窑现象与国家经济政策的危机
益西彭措
一、黑窑现象的经济成因
砖厂是处于中国经济管理链条中的低层,所谓低层就是这类工厂处于乡村山野,实际成本、价格、用工、税负都处于一个极不合理的水平。
2005年8月,福建地区的红砖价格是1角8分,由于煤矿系统的整治,使砖窑用煤成本提升了3分到5分。
由于农业粮食提价,人工成本提升了5分到8分。
税负水平从2005年以来提高了一截,若不发生关系性、贿赂性减免,成本提升在1角左右。
因此,砖价从2005年上半年到目前,成本提升最低会达到1角8分。相应的砖价就是3角6分。
但目前的红砖市场价上限在3角钱,就是每万砖在2000-3000元之间。
因此,每砖6分到1角6分的价格需要砖厂自己消化。
消化分两个渠道:
1、减免税:税负减免不可能是全部的,无论是全额赋税还是部分赋税,都需要有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而这个关系本身的成本就比较高。
因此,或者凭关系少交,或者凭关系不交,只能节约下来一半税费负担。也就是3分到8分。
2、减低用工成本:
用工成本明明是提高了,却需要额外扣减3分到8分,那么,这里就有了强制用工的问题。
这就是山西黑窑的用工模式,也是古罗马的用工模式——奴隶劳动。
因此,山西黑窑所提出的问题不是人权问题,也不是政治问题,而是中国经济政策的弊病。
没有人无缘无故侵犯他人的人权,在经济生活中的人权侵犯一定是经济利益的剥夺。
政治问题更是无稽之谈,因为中国没有一个政党是以奴隶劳动为纲领的。
因此,山西黑窑体现的是中国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弊病——税负不合理和价格压制。
我们曾经反复论证过,根据价格方程P=F{[资源、工艺、时空]、人口},价格总趋势是不断上升的,而且是一条分段上升函数线。
红砖生产,其黏土来源由于耕地保护,价格上升是十分显著的。同时由于小煤窑的治理,燃煤价格上升也是十分显著的。农副产品提价,改善农民收入,用工价格提升也同样十分显著。
黏土、燃煤、用工这三个显著上升加上税负的显著提升,砖厂只有一个出路。砖价的合理提升。
但无论砖价还是其他制成品价格在政府稳定、控制物价的国策下,是不可能随意提升的。
因此,奴隶劳动、强制用工之外,只能产生另外一个结果。豆腐渣工程和质量。
县城以下的集市、城市的早晚市我们到处可以看见粗制滥造的制成品。水利、桥梁、道路、房屋我们也同样可以看见这类豆腐渣制成品。
因此,奴隶劳动、强制用工、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都来源于价格控制的国策。
强制用工、奴隶劳动减低用工成本,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减低原材料成本。二者共同实现低价格下的企业生产。
中国是一个假货泛滥的国家,也是豆腐渣工程泛滥的国家,同时也是工艺水平不高的国家。
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价格控制的国策。
强制用工不是现在才有,外资血汗工厂早就有,国有企业不许调动、不许离职早就有。
山西黑窑只不过把强制用工极端化了而已。
由于山西黑窑的保护者只是地方势力,所以可以得到严厉查处,而外资工厂由于受跨国势力保护,就不会得到严厉查处。
二、价格控制的危害性
山西黑窑现象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把价格控制作为国策的政党和政府是一定要亡党亡国的。这个负面例子就是苏联。
价格控制引发严重的经济后果:
1、企业破产,这个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次浪潮。
2、投资效益递减。
3、经济增长率递减。
4、物价报复性上涨。
其中2、3、4项在苏联经济中体现的十分充分。1991年俄罗斯放开物价后物价几倍、几十倍地上涨。
假设物价平均上涨10倍,我们看看俄罗斯物价是否符合价格方程的要求。
按全球经济人口因素导致年均2.6%的涨幅计算,苏联从1918年到2001年共计84年时间,物价水平应该上涨8.63倍。
因此,仅仅一个人口因素导致的物价上涨,在2001年足以冲垮苏联的经济。如果再加上工艺提高、资源提价、经济增长。苏联经济不垮天理难容!
三、价格控制的封建性
中国稳定和控制物价的国策没有任何现代经济学基础。它的来源是封建社会的贵族消费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贵族消费是政府按级别的固定拨付制度。即每年拨付一定的白银数量,比如亲王岁俸银10000两,岁禄米5000担。
清代享国从1661年到1911年,共计251年。按平均2.6%的人口因素保持物价上涨。那么原来价值1两白银的产品到1911年价值628两。
一个亲王的10000两白银购买力在251年时间后会下降到16两。
亲王的实际财富衰减一半只需要27年时间。
相反,一个当初只有100两白银的商号会发展到62800两白银。其经济能力已经超过了亲王。
100两白银增殖一倍的时间是27年,为200两。
因此,在经济学上表现为贵族实际财富的下降线和商人实际财富的上升线。二者的交汇点就是封建社会能够容受的平衡点。也是封建政府经济控制点。
由于亲王的衰减基数和商号的递增基数不同。二者出现平衡点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清代都称康乾盛世。乾隆末年是1736年,经历了75年。衰减了7倍。实际价值是1428两。
商号的100两白银增殖7倍,为700两。如果商号的初识本金是200两,那么就达到了平衡。
此时就会体现出商业势力相对于贵族势力的强大优势。
因此,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会出现商人富比王侯的经济现象。而此种现象出现都会导致封建王朝强力抑制商业。
商业抑制的效果就是强制用工和奴隶劳动的封建体制修复:
冶炼、织造、器械等皇家工厂汇聚了大量的半奴隶劳动。
贵族消费保持了,管家工厂继续为贵族生产。
但社会粮食生产呈现下降趋势,经商现象得到强化。
因此,粮食、一般器用生产力量会向商业转移。出现一般生产减少,商业流通扩张的产业人口新分布。
当生产曲线和商业曲线交汇时。社会平衡达到了极限。出现了社会平衡点。
生产领域的破产者不再被商业所吸收。成为社会动荡力量。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者破产加剧,供给商业流通的财富继续减少,商业破产开始。
因此,生产破产、商业破产汇和成社会革命力量,王朝推翻,新王朝建立。
而任何一个王朝都不断重复着经济恢复、经济控制、经济破产三个阶段。导致中国历史不断地修复,不断地破产的封建王朝循环。
四、开放价格的经济后果
放开价格在政党、政府、人民大众的第一个印象中就是价格上天。实际消费水准下降。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认识。
1、社会大多数人口是劳动者还是消费贵族?
任何一个社会,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劳动者。
价格放开不会伤害到大多数劳动者,只会使消费贵族受到伤害。
2、价格放开的直接后果是产业扩张、社会富裕:
放开价格导致产品售价生高,售价生高导致企业、农户生产扩张,生产扩张带来企业利润增加、就业人口增加。
3、价格放开的长期后果是经济均衡增长:
任何行业过高的售价和利润都会导致新生产者的进入,新生产者的进入会摊低企业利润,提高用工工资,从而在竞争机制上压制了价格的无限上升。并最终使价格维持在企业应该存在的产业规模上。
因此,中国的经济国策应该放弃封建的价格控制,合理减轻税负。使任何企业的税负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恢复到企业利润的20%水平。
治理山西黑窑不是查处几个人就能够完事的。中国国策要放弃盛世衰减症。
苏联80余年执政就败亡和中国封建王朝的盛世败亡如出一辙。二者共同的经济管理原则就是价格控制!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