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失语的背后
2007-6-17
近日来,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关注下,山西河南等地解救强迫少年为黑窑工人的行动正在展开,该地一些窑厂的黑暗内幕也被揭露出来。据报道上说,那些窑厂拐骗少年的行为已形成了一个网络,面对公安机关的打击,还能够紧急转移,并且,这种转移能力达到了职业化的水平。面对这样的事实,我敢断言,这些黑窑厂能存在这么久并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说明它在当地并不是一个秘密。然而,为什么面对这种违法行为没有人举报呢?广大人民面对这些罪恶集体失语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如果说这是人们的冷漠,我觉得这冷漠也太可怕了——冷漠到对亵渎人的尊严的无动于衷,冷漠到没有一丝人性、没有一点恻隐之心!然而,我觉得仅仅把原因归结为人们的冷漠是站不住脚的。诚然,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冷漠的人,他们对与自己不相干的事不理不问;但是,同样也必定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有着做人的基本良心,有着对善恶的基本判断,有着对不幸人们的深情怜悯——可是,为什么他们也沉默了呢?
类似的情景还发生在当前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批判性的、反思性的语言并不多见,虽然偶尔也能听到一两声;与此一同带来的后果是整个学术界的沉闷和缺乏创新性。相反,那些高谈阔论的学者大多都是说些为现存的东西进行辩护的话,大概他们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吧。然而,学者都是在专业领域里具有充分知识的人,他们对那些领域的认识可谓足够深刻,因而,他们并不缺乏批判的头脑和知识,但是他们也沉默了,像一潭死水。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学者们集体失语了呢?
一个社会,要保持充足的活力,必须具备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的基本保障和动力。社会的基本保障就是社会的正常运行,而动力则在于社会的利益导向机制。但是,利益目标与社会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如果利益目标压倒了社会目标,则社会本身就可能被这种利益导向机制所破坏。但是,一个社会要良好地运行,必须要有公平公正的环境,为社会成员提供足够的安全感。我认为,现代中国人面对邪恶之所以集体失语,是由于在利益的导向下,社会公正被极大地破坏了;公正一旦被破坏,人们就失去了对美好的信心,就缺少对生活的希望,就只能退而自保、谋求自身的平安了。宗教的兴起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事实:人们在现实中失去了希望,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虚幻之中了。
想想在一个世纪以前,中国人面对民族存亡的危机,表现得是那样麻木,鲁迅先生疾声高呼,为的是唤起民众的觉醒;而今,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社会主义在中国也已建立了五十多年,中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可是,我们的人民依然是这样的麻木,依然是这样的冷漠,甚而是这样的残忍!官员们在高唱着政绩,学者们在歌颂着太平,百姓们在苟全自身中保持沉默,而罪恶与黑暗在这虚伪的繁华与无奈的沉默中繁衍——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文化心理从根本上说还没有改变,我们依然在昏睡!这一切还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中——我们之所以丧失信仰,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给予我们以希望!
山西河南的黑砖窑之所以能存在那么久并形成巨大的网络,说明了它在当地并不是一个秘密,当地人们之所以保持沉默,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冷漠,而是说明人们失去了对正义的信心与希望——人们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不抱有任何希望和信任。正如记者们所指出的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不难察觉到黑砖窑背后存在着保护伞。
中国的结症已经很严重了,在繁华与发展下面蕴藏着深刻的危机:这危机就是在利益的诱导下基本的社会公正被破坏了,就是人们的信仰与希望被碾碎了,就是社会自身将被瓦解!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我们固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但只是用泪水来回报这片土地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战斗!没有了公正就需要我们用热血去维护公正,没有了希望就要求我们用行动去创造希望;社会的结症有多么深重,改革的魅力与意志就要有多么坚决;危机有多么深重,斗争的勇气与决心就要有多大!
国歌回旋在我们的心头,唱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