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十号去北京上课,因为还有点时间,尽管天一直在下雨,依然决定到去听听讲座,顺便买一本书。大概因为下雨的事情吧,车走的很慢,到了地方已经四点多了。里面是一个瘦瘦的中年学者在做讲座,问了一句,或许姓黄。
里面人不少,我一向不喜欢挤来挤去,就在外面翻着书听。大约是在讲迎七一的事情,里面掺杂了一些“走在大路上”中的歌曲,有些煽情不合我的口味。在他讲完之后的交流互动阶段我才进去听听能回答什么问题。
说起来有些失望,觉得大家情绪化的东西多一点,几个老同志好像失散多年的党员刚刚见到了党组织,宣泄激情的成分多一点,倒是一个小姑娘提了一个不错的问题,问得是如何看待“仇富”,黄老师当时没有答好,旁边一个或许是工作人员的先生接过话题来说了一下,大体意思是弱势群体不是“仇富”,仇的是通过不当手段致富的一部分人。女孩子又问,如何辨别那些是通过不当手段致富的人呢?没有说清,好像是有一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意思。我看女孩子一定是有些不满意的,没有参与下面的交流活动就走了,当然或许是有事,但是我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当时想发言又忍下了。回来终于忍不住写了点文字。
自“仇富”一词被某人堂皇的提出来做为诬蔑人民的遮羞布以后,当今社会对“仇富”有很多误读,即使是左派也是如此。如果不对这个词详加剖析,就不能有力的回击“精英”们的诬蔑。精英们提出“仇富”的本来意味是说广大群众自己不努力致富或者没有本事致富,出于嫉妒因而仇视那些已经富起来的群体,打算用不正当的手段搞杀富济贫攫取富裕阶层现有的财富,所以要特别突出保护富裕阶层,事实上也有人这么干了,四川某地不是就设定专门警力保护所谓成功人士吗?那么好吧我们就一样一样看看,到底广大群众是否仇富,为什么仇富。
世界上公认中国人是勤劳的民族,只要是有点心肝的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不信就让他们看看田间地头、街头小巷那些正在挣扎奔命,不时有人因过劳默默倒下的人们,我不忍一一列举他们所付出的辛苦,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折磨。那么我们看看广大群众是不是不能勤劳致富,我要说是的,大部分人已经不能通过勤劳致富了,这时我好像已经能够听到得意的笑声了,但是且慢,让我们先看看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答案是,由于现在跻身富裕阶层的人士主要利用制度性安排而不是勤劳致富,因此有意识的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本力量和现有的制度性缺陷堵塞了大部分人致富的途径。
我觉得现在精英阶层最卑鄙无耻的一手就是在打击别人的时候自诩为勤劳致富,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也是他们打击别人的基础。中国的富裕阶层有现在的位置主要是制度性安排的结果。三十年前的改革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开启了中国打造富裕阶层的大门。如果没有这项制度性安排,现在的精英们就没有现在的位置和财富。当然现在又会有人跳出来说:制度安排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现在的富裕人士是积极响应了党的政策,冒着巨大的风险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发的家有何不可?那么好吧,邓小平还说了这部分人应该是通过勤劳致富富起来,如果是通过守法经营勤劳致富,这些人能富到什么程度呢?假定一个人在1980年拥有一万元钱,这在当时已经属于巨款了,此人守法经营每年获得20%的收益,大约四年可以翻一翻,到2007年能有多少钱?也不过128万而已。当然我这里没有计算风险报酬,但是如果考虑风险,那么20%的收益也不是好拿的,就算我们加上20%的风险报酬,算到现在也不过8000多万,在中国财富排行榜上是排不上号的。事实上改革初期那些搞个体经营的人现在大多不过在一千万以下转悠罢了。按照二八定律他们数量虽众多,占有的财富在先富阶层中却属于少数。
这时候有人又会举出知识创造财富的例子如陈天桥、张朝阳等等的例子,可惜这种例子太少了,不具有代表性,事实上群众也不见得仇他们。我们还是不要纠缠吧,看看主流基本同意的意见吧。改革以来我国有四次大规模的造富过程,一个是改革初期体制外首先搞个体经营的人;一个是价格双轨制体制下能够拿到计划内紧俏物资批文的人,一个是九十年代初首先投身股市以及炒房地产的人;一个是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低成本甚至负成本攫取国有资产的和利用协议价格和银行贷款取得土地的开发商。另外还有部分知识分子和演艺界人士利用过去计划体制下积累的资源在市场条件下大肆发财。这几大类的主体部分致富都和勤劳不占边的。依靠的主要是权力和基于行贿受贿的暗箱操作。既然和勤劳致富不占边,那么群众对这部分人士的财富来源提出质疑也就不可避免。但是人民群众至此对这部分人嫉妒有一点还没有上升到仇恨的地步,可恨的是这部分人忘记了自己富起来应该干什么!那就是“先富带后富”。按照我们的理解邓小平当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是手段,目的是让他们富起来之后先富带后富,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但是这批人似乎忘掉了自己是因为政府的制度安排通过见不得光的手段主要靠财富再分配攫取本属于人民的财富富起来的,以为是自己有本事有能耐富起来的,所以对财富随意挥霍,不经意之间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贫困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居然成了世界闻名的奢侈品消费大国。部分先富阶层甚至为富不仁,用臭钱去欺压良善、买笑包娼,就是不去先富带后富,堵塞了后人走向富裕的途径。这个时候人民才仇恨起来,因为人民清楚他们怎么富的,恨的是这批人忘了自己该是干什么的,挥霍人民的家业,是一批扶不起来的败家子,这才是“仇富”的真正原因。人民仇的是他们的致富途径,仇的是他们忘记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富裕本身。
大约是感到了人民的情绪,先富阶层已经怕了,一方面他们自诩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要求得到政治上的优先保护,一方面开始有系统的愚化、弱化人民群众,从舆论上不断造势说什么“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三千万国有企业职工、8亿多农民和下岗职工是中国的巨大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厉以宁)如此赤裸裸的无耻谰言已经祭起了向人民群众进攻的大旗,他们不仅仅要剥夺人民既有的财富,还要把大多数人固化在贫穷的状态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仇富”仇的正当有理,这不是少部分为富不仁者的问题而是所有忘掉先富带后富历史责任的富裕阶层的问题。人民本来没有想到要杀富济贫,只是希望共同富裕,所谓共同富裕自然不会剥夺先富者,但是当这批先富起来阶层希望将大多数人固化在贫穷地位上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时,先富阶层的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历史赋予自己现在地位时理应肩负的使命,是应当扫到历史垃圾堆里去的臭烘烘的垃圾了。所以我对黄老师的态度很不以为然,这也是我不想在发言的原因,我不想给他们找麻烦。
由于财富积累途径的不正当性,先富阶层心中的阴影挥之难去,他们疯狂享有财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别人的财富,自然不会心痛,享受的滋味如同毒品一样让他们上瘾,维护现有地位的强烈愿望已经开始让他们走向颠狂,企图利用一切手段保护既得利益而不是背负起自己的责任求得人民的谅解,而人民也从还抱有一点希望走向完全失望。这种状况正在向玉石俱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政府不能加以扭转的话,尽头已经在不远的前方。
官话说:无产阶级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土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人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话,玉石俱焚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仇富”的话题最终是要有一个结果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