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沉默是金”吗?
长期以来我对“沉默是金”始终持怀疑态度。“沉默”真的是“金”吗?
我的性格是心真口快,不喜欢把话闷在肚子里,跟人玩心眼,也不喜欢讲言不由衷的话。小时候我妈总是讲我是透明的,太老实,没有同龄人老练,心里藏不住话,傻乎乎,将来肯定要吃亏。
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刚参加工作时,领导是个女的,穿衣服很土,而且不会搭配,但奇怪的是她每穿一件衣服,同事都要夸她半天,我分不清他们是真夸她,还是讽刺她,我总是忍不住要讲出我的看法,供她以后穿衣参考。开会时领导要大家发表意见,没有一个人提不同意见,只有我诚心实意提出不同的看法。我眼里溶不得沙,路见不平爱拔刀相助。。。。。不少人喜欢我的直率,但也有人讲我太锋芒毕露。
有位老同志跟我谈心:“你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工作能力也很强,但是你的性格太直,得罪了不少人。以后要学会看不惯不要讲,开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要讲,放在心里。你刚踏上社会很多事你不懂,慢慢就会懂的。社会就是这样,沉默是金。”我不以为然,仍我行我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难,很多无奈被世俗牵着鼻子走。我发现人们并不喜欢听真话,就像那“皇帝的新衣”,我不愿意讲假话,但也不想做那个讲真话的小孩,只有以沉默来表示我的异议;单位有同事与我诉苦讲领导对他不公,当我正想为他打抱不平的时候,看见他与领导勾肩搭背,我沉默了,表示我再也不会管他的“闲事”了;在与贪官的抗争中,由开始的对峙到后来的沉默,这并不代表我退让,而是在凝聚力量,寻找时机、作反抗;当有人在背后讲某人坏话时,我也会保持沉默,那只是不想去指责他们,但也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我所表示的沉默背后,有愤怒和忧伤,也有迷茫和惆怅。也许在当时这种“沉默”似乎是最佳选择,但我不认为这种沉默是“金”而是被逼无奈。
这些年来,周围多数人对腐败行为保持沉默,实际上己成了腐败分子最好的温床;无数封上诉信被扔在一边置之不理,信访部门这种沉默是对肇事者最大的支持;上级领导对下属腐败行为的不管不问,保持沉默,难脱同流合污之嫌,起码也是个渎职。对罪恶知情不报,保持“沉默”,那就是包庇罪。
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我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该不该“沉默”,但当某些人的沉默影响到众多人的利益时,这样的“沉默”该不该指责?如今,社会上假话满天飞,假货遍地流。但不到出人命的地步,都不会有人出来讲,假奶粉坑害了那样多儿童,是不是事先就真的没人知道?就是因为知情者保持沉默,所以害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李真曾讲:“当初在他刚开始贪的时候,要有人提醒他,他还不至于掉脑袋”这也就是讲是他周围保持沉默的人,让他的脑袋搬了家。
一个人除非有语言障碍,否则不可能一直沉默。当腐败分子把国有资产装入自己的口袋,他也许为了保住自己饭碗而沉默;但当他家来了小偷,他会沉默吗?当同事受屈辱,他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持沉默,不要去管闲事。但当他的亲人受到屈辱,他还会沉默吗?这种以自身的利益为主题的“沉默”是“金”吗?
鲁迅讲“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暴发”这句话我影响很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常讲“沉默是金”虽然不知这句话是出自什么人之口,但似乎是人间流传的警句。
其实真正的沉默是不存在的。某人沉默,你不会以为他不存在,只会猜测他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虽然表面上是沉默,但所有沉默的背后都有它不可、或不想告诉人的故事。所以,沉默本身也是一种思想和心境的流露,,是灵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沉默并不是不讲话,更不是永远不讲,而只是暂时不表态,这可以讲是慎重,也可以讲是圆滑;可以讲是不屑一顾、也可讲是懦弱的托辞。因为人是有思维的,不管对任何事物都会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也会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所以他当面不讲,会在背后讲、当时不讲,会在事后讲,总要有个出处。该讲的时候不讲,不该讲的时候乱讲,这种沉默是“金”吗?这种虚假的“沉默”,也许会给人一种稳重、谦虚的形像,但也会给人一种虚伪、狡黠的感觉。
王小波曾想唤起“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遗憾的是这些年过去了,仍然令人欲说还休。沉默的队伍越来越扩大,更可怕的是这种“沉默”己成了麻木,面对无处不在的腐败、无处不在的贪官污吏、无处不在的权钱交易。。。。。。始终保持沉默,这种“沉默”还是金吗?其实大部份人并不想沉默,而是敢怒不敢言,他们害怕一旦打破了“沉默”接踵而来不知是什么?媒体报道的一些反腐英雄的遭遇让人心有余悸。
沉默是金,只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处世经验,人们常说“祸从口出”沉默可以降低这种概率,但未必是“金”。
你认为“沉默是金”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