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u/48fe5da801000sdg
鹰击长空:想起毛主席的批示:写正楷
2007-04-21 13:23:05
大中小
最近媒体和网络把关于中国要自己设计制造起飞重量达100吨以上的大型客机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专家和学者也纷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赞成和反对的各说各的理。作为一个从上大学至今一直在从事航空工业的业内人士,自然对此事多了几分关注,同时也不由让我想起毛主席在我国航空工业刚刚起步时对我们自行制造中型飞机的一个指示:写正楷!
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某运输机制造厂的时候,同一个设计小组的一位比我资历深很多的工程师告诉了我一段“写正楷”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和震撼。这二十多年来,这三个字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指导着我的所作所为。
记得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陡然恶化了。前苏联政府下令停建了所有的援华项目,与项目配套的专家带着全部图纸和资料匆匆回国了。我国那时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许多种类的飞机都是从前苏联购进的,当然军用运输飞机也不例外。
在苏联专家撤走时,我们国家仅剩下几架从苏联购进的安-12飞机。这种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56吨,有效载重可以达到20吨,其舱内空间可以前后放两辆解放牌卡车,也可以装载110名左右的武装伞兵,是当时我国拥有的最大型的多用途运输飞机。
泱泱大国,经济与国防又都在刚刚起步之中,怎么可以只有几架这样的飞机呢。于是中央下令给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航空工业部及现在的中航第一,第二工业集团),由他们来测绘和仿制苏制安-12飞机。
一架安12飞机被彻底分解了,众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把拆下来的成千上万的零部件一个一个地测量,重新画图,计算,分析,最后在图纸和技术报告上复原了这架飞机。在测绘和分析过程中,智慧的中国技术人员发现这种飞机有很多设计似乎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的零件不需要做的这么笨重厚实,完全可以省下材料和空间去带更多的有效载重(货物,燃油或人员),因此大家测绘完的感觉是这种飞机显得"傻大黑粗"。绝大部分人员认为在重新制造时应该完善和改进那些不合理的设计。
这件事情经当时的第三机械工业部上报到国务院,最后放在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办公桌上。毛主席仔细看完了报告,沉思了片刻,用毛笔在报告上大大地批了三个字“写正楷”! 虽然仅仅只有这三个字,可它却包含的太多太多.那时新中国才成立不久,又遇到苏联的突然反目。我国的航空工业也才从修理飞机开始刚刚起步。怎么可以在没有实际制造和使用飞机经验时,想当然的去乱改动别人已经成熟的成果呀。只有自己真正了解了,经历了,才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去完善它呀。上小学一年级都要先学“描红”.没有描红的基础,哪里有后面的隶书,行书和楷书呀!
按照毛主席的亲自批示,我们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几乎完全按照原样制造出了我国自己的安-12飞机,即运八型飞机。经过多年的磨练,运八型飞机在"写正楷"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国际合作,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的改进型飞机。
其实我们做人做事,包括教育子女,不是也经常提倡要"写正楷"嘛!比如,我们经常说到,“你还没学会走,就想学跑呀?”不就是对不先写好“写正楷”就想着写行书楷书隶书的指责嘛。
正楷就是基础,也许好多基础性知识你可能认为一辈子也用不上,其实不然,它会从根本上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只是你自己没感到它的存在而已!没有良好的基础垫底,就不可能灵活地去发挥去创造去更新,去实现你的成就,去展现你的辉煌。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学习工作和管理也是如此!
写正楷!也许毛主席他老人家当时批示的这三个字仍会对我们今天的行为有所启迪。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