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宋宝铃:兔死狐悲——评黄苇町的《苏共亡党十年祭》

宋宝铃 · 2007-08-06 · 来源:毛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兔死狐悲——评黄苇町的《苏共亡党十年祭》

宋宝铃

(二OO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苏联亡国十年了。随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的解体,伟大列宁创建的苏联共产党在没有任何抵抗、苏共党员漠不关心的情况下土崩瓦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苏联人民觉得很正常,因为早就名存实亡了。而此时此刻邻国的中国共产党却坐不住了,成篇累牍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的评论文章、如丧考妣似地哀声叹气。这就是十年前,神州大地上演出过的一幕幕活报剧。

  十年过去了,中共专家黄苇町出来了,发表了《苏共亡党十年祭》。

  黄文用大量篇幅向人们叙述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及其内在因素——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这些情况比较一下当今的中国,看过黄文的人们一定会想:这不就是当代中国的写照吗?

  当今的中国,透过表面的虚假繁荣,涉入到社会深处和中共党内,让人见到的是一片凄凉景象:世风日下、腐败蔓延。许多在旧社会出现过的场景重演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当多的党员干部与黑社会恶势力沆瀣一气,老百姓称公安、司法干部为“警匪”;极其严重的腐败现象已渗透到国家机器到各个环节,中国共产党已病入膏肓;“三个代表”被老百姓戏称为“三个歹婊”(实事求是地说,“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中国共产党已丧失其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是,黄文却闭口不谈这些事实,却还惺惺地发问:“我们为什么没有重蹈苏东覆辙?”

  中国没有重蹈苏联和东欧覆辙的迹象吗?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在谈到当时苏联的情况时说过:“我看有两把‘刀子’:一把是列宁,一把是斯大林。现在,斯大林这把刀子,俄国人丢了。”“列宁这把刀子现在是不是也被苏联一些领导人丢掉一些呢?我看也丢掉相当多了。”[2]

  回顾当时的苏联,看看今天的中国,难道还不令人不寒而栗吗?

  确切地说,当时的苏联还没达到中国今天的地步。二十五年前,毛泽东的病逝和“政治局政变”的阴谋得逞,导致了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失败;邓小平的再一次复出和胡耀邦带头翻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事实上丢掉了。随着以“白猫黑猫”类实用主义为核心的所谓“邓小平理论”(真正的邓小平理论应该是俗称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出笼,“法轮功”等邪教兴起了: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科学思想遭人嘲弄。如果不是因为“法轮功”人员包围中南海,直接威胁中共中央的统治,中共还不想进行大肆围剿呢。

  在第一次文化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善良的人们由于受当时舆论的影响,都有些想不通:毛泽东为什么在晚年,在自己亲手创立的国家内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革命,并且把斗争矛头指向昔日的战友、当时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既得利益者说:“这是中共党内争权夺利的斗争。”但有一点讲不通了,刘少奇、林彪、邓小平是毛泽东亲手提拔的接班人。既然要争权,为什么当初要放权呢?

  二十多年的严酷事实回答了当时人们的疑问:毛泽东的无私无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中国特色是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反腐败的伟大创举。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反腐败运动,她是避免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重走李自成老路的英明之举,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没有重蹈苏联和东欧覆辙的根本原因所在。

  诚如毛泽东在总结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时指出的:“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3]

  文化大革命中,占人口总数95%的工农兵群众和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挫败了美帝国主义、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无数次的经济封锁和军事颠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外援为辅的方针,卫星上了天,红旗没落地。工业生产蒸蒸日上,农业生产取得了连续十多年的大丰收。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和“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以及进入联合国和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成功实践,为以后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学雷锋精神、做好人好事蔚然成风。全党全国人民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形成,使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当然,就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也有其三分错误,如“全面内战、打倒一切”、除恶未尽等,这是有待于以后必须改正的。但并不能因此来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伟大意义的主流和本质,否定了就会犯极大的错误。二十多年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而当代中国的情形是怎样的呢?请看看事实吧:人民群众与中共的严重对立已到了历史上最严峻的时期,党政领导机关腐败现象大面积蔓延,人民与中共党的关系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已处于敌对状态。十二年前,邓小平和李鹏一伙竟然动用军队、开出坦克,压向手无寸铁、拥护“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反腐败、改政体的学生和群众,其反动的官僚资产阶级的狰狞面目昭然若揭。从此,惊醒了许多善良的人们。而风弥华夏大地的“毛泽东热”,却冲破重重阻绕在老百姓中间自发地开始了。

  纵观黄苇町的《苏共亡党十年祭》,除了兔死狐悲式的悲鸣之外,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挽救中共沉沦的良药。

  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共起死回生呢?

  唯有让人民群众自己起来,在真正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政治改革,恢复“四大”民主(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建立中国工人党,实行社会主义的两党制,让人民自己选择优秀的共产主义政党执政。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彻底揭露贪官污吏,夺回那些被官僚资产阶级篡夺的领导权,再来一次革命,自下而上的揭露中国共产党的阴暗面,惩治反动派,绝不搞扩大化。腐败蔓延的势头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中国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回到它所宣称的代表其根本利益的人民中间: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才能够真正长治久安。

  中国工人党的组建,可以有中共党内的优秀分子和社会上信仰科学共产主义的人士自发组成,标准就是毛泽东早就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五项条件:(1)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2)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能够团结大多数人;(4)要有民主精神,有事与人商量;(5)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

  两党制并不是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规律和比较有效的民主政治统治方式之一。毛泽东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4]这说明毛泽东是非常清楚“一党专政”的危害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起来造反的上海工人阶级识破了“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之类“群众斗群众”的阴谋后,把矛头首先对准了党内走资派:夺了旧上海市委的权,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工总司)取代旧市委,成立了“上海人民公社”(后经毛泽东改名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并推而广之)。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把一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管理的秩序井然(史称一月革命)。那时候,上海的上交利润曾一度占了整个中国大陆的半壁江山。“一月革命”成功后,毛泽东及时地总结了上海的经验,向全国发出号召:“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5]实际上,文革初期的上海“一月革命”,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无产阶级两党制的一次成功预演。

  两党制对清除执政党的腐败,可以说是一帖良药。由于随时有在野党盯着,执政党党员不敢象现在的中共党员那样肆无忌惮。腐败现象能减少很多;执政党不必花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去抓反腐败,可以全副精力建设国家。美国的经济为什么能持续稳定地增长,跟它有一个相对比较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一党专政”并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传家宝,恰恰相反,它曾是旧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最大弊病。中国共产党曾以此为攻击目标,联合其他民主党派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国初期发明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已事过境迁,那些民主党派的老人们基本上是个摆设,实际上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中国共产党脱胎于苏联共产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不了它的痕迹。苏联共产党的主要模式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而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众所周知,沙俄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帝国主义国家;而具有两千多年封建史的中国,历史文化上与沙俄有许多相似之处,基本上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见《共产党宣言》)列宁曾预言美国能建成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的政体为其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相当的活力,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有“封建的社会主义”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批评“封建的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6]赫鲁晓夫、勃列勒涅夫不但没有改正其“封建的社会主义”痕迹,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长期的积重难返,稍一松动就土崩瓦解了。苏联和东欧的土崩瓦解,不正被马恩所言中了吗?

所以说,从历史发展的高度看,苏联和东欧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它将促进这些国家生产力和人民民主的高度发展,为将来进入真正的社会主义,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中国为什么没有步这些国家的后尘,根本原因就是中国人民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政治上比这些国家成熟得多(即哲学中所说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见效了),所以,将来的社会政治体制一定比他们更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也将比他们更迅速。

  注释

[1]前苏联的全称,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存在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2.901亿(1990)。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人占51%,乌克兰人占15% ,乌兹别克人占6% ,白俄罗斯人占4% ,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 、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 。官方语言为俄语 。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 ,印欧语占8% ,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占3%,高加索语占2%。主要宗教为俄罗斯东正教,其他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首都莫斯科。
  地理 地跨欧亚两洲,东西延伸近1万千米,南北延伸近5000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西部同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接壤,南部与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朝鲜相邻,西北濒波罗的海 、西南临黑海、亚速海,北靠北冰洋,东隔白令海峡和日本海与美国阿拉斯加和日本相望。海岸线长4.3万千米。
  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和低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山地和高原各占20%。地势西、北部低,东、南部高。叶尼塞河以西主要为俄罗斯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图兰低地 ;以东主要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南部边境多山,中亚有大片沙漠和半沙漠。主要山脉有喀尔巴阡山脉 、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天山、阿尔泰山等,帕米尔高原的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为苏联最高峰。主要岛屿有萨哈林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新地岛、北地群岛和新西伯利亚群岛等。河流湖泊众多。河流总长度964.8万千米 。伏尔加河全长3530千米,为欧洲最长河流;其他重要河流有叶尼塞河 、勒拿河、鄂毕河、乌拉尔河、第聂伯河、顿河等。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与伊朗之间的里海为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面积37.1万平方千米。其他重要湖泊有咸海、巴尔喀什湖、拉多加湖等。
  近1/6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大部分国土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 。全国90%以上地区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以下  ,夏季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12~24℃ 。年降水量从西部600~700毫米向东递减为200~300毫米,中亚地区仅100~200毫米 ,太平洋沿岸增至500~1000毫米  ,外高加索地区达2500毫米以上。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 、马里 、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 、乌德穆尔特 、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  ,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历史:公元9世纪,居于欧洲东部地区的东斯拉夫人以基辅为中心形成基辅罗斯。15世纪末~16世纪初,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莫斯科公国,建立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此后不断向四周扩展版图  。1547年  ,伊凡四世(雷帝)自称沙皇。1721年俄罗斯称帝国。19世纪初,俄罗斯跻身于欧洲强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同年11月7日,列宁 为首的布尔什维党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8~1920年 ,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等 4 个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结成联盟,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后联盟逐渐扩大。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斯大林成为领导人 。同月31日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了苏联国家体制及政治制度。1925年基本上完成国民经济恢复。1928年开始实行发展重工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化运动。1929年开始农业集体化运动。1934年底起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1939年9月~1940年7月,边界向西推移200~300千米 ,领土扩大47.6万平方千米,新建卡累利阿-芬兰摩尔达维亚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等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德国入侵。1942年1月1日,与美、英 、中等26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9年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1953年氢弹试验成功。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 。同年9月 ,赫鲁晓夫出任苏共领导人。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0 年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接替赫鲁晓夫为苏共领导人。1965年推行新经济体制,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初期,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的争霸斗争十分激烈。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安德罗波夫继任苏共领导人,1984年去世,其继任人契尔年科,执政仅13个月也病逝 。1985年3月 ,戈尔巴乔夫 成为苏共领导人,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制,各地纷纷建立政党和政治组织 。1991年8.19事件后  ,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同年12月8日 ,俄罗斯 、白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共和国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宣布苏联不复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政治:1917年11月~1988年12月的政治概况:苏联国家体制和政治制度是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的当天,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苏维埃从此成为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1918年1月公布《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布俄国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同年7月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规定俄国是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联邦制国家。1922 年12月30日 ,苏联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联盟条约》和《联盟成立宣言》,苏联正式成立。1924年1月通过苏联第一部宪法 , 规定苏联为统一的苏维埃社会主义的联盟国家。1936年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为各平等的加盟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1977年颁布的宪法规定,苏维埃国家已完成无产阶级专政任务 ,苏联已成为社会主义全民国家,并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苏维埃为国家议政合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前身为1905年俄国工人建立的工人代表苏维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成为俄国无产阶级的政权组织。1922年底苏联成立后,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联盟苏维埃和民族苏维埃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为最高立法和执行机关。1936年后,由联盟院和民族院组成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其常设机关。1977年宪法规定,苏联最高苏维埃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为其常设机关。在最高苏维埃闭会期间,主席团行使最高国家权力职能并集体行使国家元首职能。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农政府 ——人民委员会。1922年底苏联建立后 , 政府沿用人民委员会名称。1946年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为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苏联部长会议对苏联最高苏维埃负责。其职能是负责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国家安全、外交事务、预算财政等。苏联共产党长期为苏联的唯一政党。1898年建立。前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党代表大会。代表大会选举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负责党的日常工作。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为党的最高领导人。
  1988年12月后政治变化概况1988年6月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苏联社会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同年12月、1990年3月和12月先后对宪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国家立法及执行机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89年5月 ,建立了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为最高苏维埃。最高苏维埃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行使立法、管理和监督职能。最高苏维埃设主席团,履行国家元首的一系列职能。1991年12月苏联停止存在后,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不复存在。
  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职位。规定苏联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拥有向最高苏维埃提出任免政府首脑、变动政府、签署法律、宣布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实行总统临时统治等权力。总统任期为5年,可连任2届。戈尔巴乔夫于3月15日当选为苏联总统 ,次年12月25日辞去总统职务。随苏联的停止存在,苏联总统亦不复存在。
  1990年12月, 第四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决定设立由总统直接领导的苏联内阁,以取代部长会议。内阁为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对总统和最高苏维埃负责 ,管理国家经济财政、文化教育、国防安全,实施保障法律措施等。1991年1月组成的内阁,B.C.帕夫洛夫任总理。同年8.19事件后 ,8月2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被解散,从此不复存在。
  1990年3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删去宪法中关于苏联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款 、实行多党制。此后各种政党和团体纷纷出现。主要有:①俄罗斯民主党 ,1990年5月成立。主席为尼古拉•特拉夫金。②自由民主党,1989年12月成立。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为主席。
  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8月23日发布“关于暂停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活动的命令”。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8月29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暂停苏联共产党在苏联全境的活动”。12月26日,苏联停止存在,统一的苏联共产党也不复存在。
  经济:苏联拥有巨大经济潜力。50年代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0%,60年代为7%左右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70年代以来,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日趋表面化,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为使经济摆脱停滞 ,最高苏维埃1990年 6 月通过了《关于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构想的决定》,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根本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10月又提出《稳定经济和向市场机制过渡的基本方针》,确定了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和平等竞争的原则,以及先运用行政手段稳定财政,然后进行价格改革的设想,并决定进行农业改革,从而向实行市场经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经济改革已经进入转型换轨的阶段。1990年苏联经济情况继续恶化。货币名称为卢布。汇率1美元兑0.5637卢布(1991年3月15日官方价) 。1991年“8•19事件”后,政治和民族危机加剧了经济的恶化,当年预算赤字近3000亿卢布,通货膨胀加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至年底随苏联的解体,统一的苏联经济不再存在。
  苏联为世界上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潜力巨大的少数国家之一。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居世界首位。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量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锰、铂、铜、铅、镍、铬、金、银、钾盐、石棉、硫铁、硫黄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苏联经济发达,实行国家统一计划。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然而,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片面重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民用工业长期落后。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基础,能源、机械、冶金、化工为重工业中的四大部门,主要产品有煤、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化肥、水泥、发电机、拖拉机、冰箱等。重工业中的军事工业获得优先发展,航天器、飞机、军舰、坦克、导弹等部门发展速度快、生产能力大,达世界先进水平。轻工业生产相对落后,轻工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只能部分满足社会需求。纺织为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约2/3,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前列。
  农业是苏联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粮食产量不稳定,需要进口,主要用于饲料。畜牧业较发达,但技术落后,饲料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大并且机械化程度高,以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形式为主。种植业为最主要的农业部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甜菜 、向日葵籽及长纤维亚麻等,其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综合机械化程度较低。主要饲养牲畜有牛、猪、绵羊、山羊等,主要畜产品牛奶、肉类、羊毛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1990年耕地面积2.098亿公顷 。林业资源丰富,原木产量居世界首位。远洋捕渔业发展迅速,捕鱼量仅次于日本。
  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不够发达。
  交通运输业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公共交通设施较好。1990年铁路总长14.74万千米 ,其中电气化铁路5.39万千米。公路总长175.7万千米 。水运共有30多个港口,多数可全年通航,重要港口有摩尔曼斯克、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敖德萨 、符拉迪沃斯托克等 。1990年航空线总长115.5万千米,联接国内3600多个城市和居民点 ,并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有直通航线。
  旅游业自60年 代以来有较大发展。对外国旅游者开放莫斯科、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和各加盟共和国首都等城市。黑海沿岸、高加索、波罗的海沿岸为著名旅游区。出口主要产品有煤、原油、石油产品、生铁、木材、黑色金属和军火等。进口主要产品为机械设备、粮食、日用轻工业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德国、捷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古巴、罗马尼亚、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美国、荷兰等。截至1990年底,境内共有合资企业约3000家,主要从事非生产经营。
  军事:苏联军队建于1918年,最高苏维埃和内阁对武装力量实行最高领导。国防会议平时为最高决策机构,战时是军事最高领导机关。国防部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总参谋部是主要指挥机关,军事政治部(1990年下半年由总政治部改名)是武装力量中党的领导机关。苏联全体男公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入伍年龄为19岁 。服役期为2年 ,然后转为预备役。70年代末80年代初,苏联已建成一支军种齐全、武器装备具世界超一流水平的庞大武装力量,成为世界军事超级大国之一。1991年苏联军费预算为965亿卢布 ,军队总兵力为399.3万人;拥有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器(包括潜艇弹道导弹发射架和重型轰炸机)2484件 、核弹头1万个;各兵种作战飞机8200架、作战直升机4010架 ;作战坦克6.39万辆、装甲战7650辆;战术导弹发射器1723件、各种火炮6680门;潜艇260艘,其中核潜艇113艘,大型水面战舰157艘 ,航空母舰4艘。
  苏联为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1989年国外驻军总数为62.75万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 ,大部分苏军及全部国外驻军由俄罗斯接管,其余部分由所在的各加盟共和国接管。
  文化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教育体制分为学前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30年代初基本消灭文盲。著名高等院校有:莫斯科大学、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列宁格勒大学等。
  苏联科学研究事业先进。苏联科学院为全苏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产技术的最高科研机关和主要科研政策协调机构。其他重要科研机构还有:苏联医学科学院、苏联教育科学院、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等。全苏共有科研单位5100多个,科研人员152万,1989年科研经费占国民收入的6.6%。
  苏联为印刷出版大国 ,1989年出版书籍7.67万种,共2251亿册;报纸8800多种,年发行量505亿份;杂志5200多种,年发行量51 亿份。主要报刊有 :《真理报》、《消息报》、《苏维埃俄罗斯报》、《共青团真理报》、《红星报》、《 农村生活报 》、《劳动报》、《家庭与学校》、《科学与生活》、《文学报》、《新时代》等。
  塔斯社为苏联国家通讯社 ,创立于1925年7月 ,其前身为1917年11月建立的彼得格勒通讯社。苏联新闻社为非官方通讯社。由苏联社会组织合办,主要从事对外宣传。全苏广播电台为全苏最大的广播电台 ,成立于1917年5月 。莫斯科广播电台建立于1929年10月,主要进行对外广播。苏联中央电视台成立于1939年3月。
   对外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的次日,苏维埃政权公布《和平法令》,建议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切交战国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签订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同年12月3日  ,苏维埃政权宣布放弃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执行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1920~1921年先后同邻国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土耳其、阿富汗和伊朗缔结和平条约或友好条约,建立睦邻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1921年3月同英国签署贸易协定,5月同德国 ,接着又与挪威、奥地利、意大利、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贸易协定。1922年1月 ,苏俄代表出席热那亚会议,同年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22年12月苏联建立后 ,进一步开展外交活动。1924年2月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 ,尔后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建交。1924~1925年初,苏联还先后与墨西哥 、挪威、奥地利、希腊、丹麦、瑞典、日本等国建交。1933年11月,美国承认苏联。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苏联已同26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遏制法西斯侵略,苏联通过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倡议。苏联多次提出签署集体安全的条约,但未获英法等西方大国支持。1939年8月 ,苏联与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 。1941年4月与日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1942年1月,苏联与美、英、法、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德国战败投降后,1945年7月 ,苏联与美英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议,就处理德国、波兰等国问题达成协议。战后初期,苏联与欧洲、亚洲出现的人民民主国家签署一系列协议或条约,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了各国的经济恢复。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1950年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对立。50年代中期开始采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改善了与印度、埃及的关系,与奥地利签署和约,撤回驻奥地利的军队。1955年恢复了与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1956年发生匈牙利事件,苏军进入匈牙利。1959年苏联首脑访美,双方举行戴维营会议。1960年撤退在中国的全部专家,与中国关系恶化。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在美国压力下让步,被迫撤出部署在古巴的导弹。1963年8月与美、英签订《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8年以保卫社会主义成果为名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起陈兵中苏边境,发生边界武装冲突。70年代推行“缓和”政策,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1972年5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苏,双方签署《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1975年与美国及欧洲各国签署《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的最后议定书》。1978年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入侵阿富汗,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提出外交“新思维”,开始调整对外关系。1988年2月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同年5月,苏美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交换中程导弹条约批准书,两国关系趋向缓和。1989年5月 ,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同年完成了从阿富汗的撤军。1990年苏联外交发生新的变化,同西方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5月底至6月初,戈尔巴乔夫访美,双方就削减战略武器问题达成原则协议,签署停止生产和销毁化学武器条约、限制核试验条约的核查议定书 ,发表削减欧洲常规武器的联合声明 。9月12日,苏联及美、英、法、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同时与西欧各国、中东地区国家、韩国、以色列、埃及及拉美国家的关系也获得了发展。截至1991年底 ,苏联与15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加入了500多个国际组织。1991年12月26日,苏联停止存在。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各机构中的席位,并承担苏联的各项国际义务。

  [2]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313--329页

  [3]转引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4]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党不是党外无党,我看是党外有党,党内也有派,从来都是如此,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过去批评国民党,国民党说党外无党,党内无派,有人就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我们共产党也是这样。你说党内无派?它就是有,比如说对群众运动就有两派,不过是占多占少的问题。”(见中央文献出版社版《毛泽东传(1949—1976)》)。

  [5]1967年1月16日《人民日报》转登《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传达了毛泽东的号召:“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

  [6]见《共产党宣言》“三、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1.反动的社会主义(甲)封建的社会主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yew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2.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3. 星话大白|越南
  4.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动,迫使中国放弃毛泽东思想!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8.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