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语文教材大换血:把教科书搞成“畅销书”?
朱卫华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9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新的当代作品大量涌现,而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则淡出视野。
据悉,这套语文教材在总量上被替换或删除了“一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同时被删除的鲁迅名篇还有短篇小说《药》和杂文《记念刘和珍君》。除此以外,被替换或删除的中国古今名篇中主要包括以下篇目:
《孔雀东南飞》,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古代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一起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被以海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替换;《雷雨》,话剧,曹禺,被以《红灯记》、《杨门女将》等京剧选段替换;《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贾祖璋,被删除;《陈焕生进城》,短篇小说,系当代作家高晓声,被以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换;《林黛玉初进荣国府》,选自《红楼梦》,被以同部作品中的《龄官划蔷》一节替换;《促织》,古代故事集《聊斋志异》中作品,系清代作家蒲松龄,被以同部作品中的另一个故事《聂小倩》替换。古代作品中被删除的传记、史论、散文主要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篇什。
语文教科书绝对有必要更新,但应遵循国家既定的、统一的编纂要求: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概括为“文质兼美”。 1963年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1978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再次强调:“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有差异,但“文质兼美”的核心要求不变。
1996年出台的高中语文大纲(试验版)把这一要求阐释得更加具体:“选文是教学的范例,训练的凭借,也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选文要文质兼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2000年颁布的也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中虽略有调整,但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
教材的地方自主编纂权,不等于教材编纂的“诸侯割据”,不等于可以任由教材变成少数专家和教育“精英”表达个人观念立场乃至兜售西式文化垃圾的酱缸。中国的语文教材应回归统一性原则,可以考虑把以前那种大一统的“绝对统一”模式调整为“相对统一”:不强求篇目完全一致,但无论选入什么篇目,都应坚决体现编纂要求的统一。有关编纂要求是国家从意识形态、文化传承和思想塑造的高度划定的编纂红线,地方自编的语文教材不能逾越。在教材难度的设计上可以允许搞“一国多制”,但在编纂要求的把握上只能实行“一国一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就是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质地。国家如果对此没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准备,势必后患无穷!
利用教材“换血”偷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利用教材“换血”进行争夺下一代的和平演变,是中国“精英”的一大发明。在各路“精英”与他们的“对手”进行多年的全方位较量中,大概早就掂量出仅仅靠“资本”几乎无法征服这个在骨子里对科学社会主义深信不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无法割舍的国度,欲把中国拖上资本主义的战车,必须从国民的骨子里下手,而且必须从下一代的灵魂深处下手。
这绝非言过其实,陈良宇主政上海时,该市从小学课本中删除红色经典范文《狼牙山五壮士》,从中学历史教材中把毛泽东和革命扫地出门,并允许以“健康教育”的名义在高中传授避孕套使用之技……就已经尖锐地拉响了教育资产阶级化的警讯。
北京高中语文教材的“换血”,虽然没有上海教材的“灭红”勾当来得那么露骨,但其淡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动机或倾向已经发生了显化的迹象,一些表现批判精神和斗争主题的名篇被删除即证明了这一点。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其思想锋芒和艺术品质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甚至再过一百年都决不会有过时的感觉。她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思想的里程碑。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没有谁不记得“精神胜利法”这个中国文化特有的思想和艺术符号,因为那是思想大师用思想的斧凿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灵魂中雕刻出来的哲学记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相当程度上就是在对这种“劣根性”的批判和否定中一步步前进的。批判的责任在于催人觉醒、教人反思、砺人发奋,而只有愚民教育才会拒绝这种旷世无双、不可复制的奇文,只有奴才教育才会畏惧这种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批判。当今,什么人最害怕中国大众再度对这一“劣根性”来一次漂亮的否定?!
如果两者只能选择其一的话,站在真空式、无倾向的立场上,很难说出对金庸的《雪山飞狐》跟鲁迅的《阿Q正传》更喜欢哪一篇。有网友说:金庸是讲故事的,鲁迅是讲道理的。此语很妙,把两者作了区隔。但如果硬要说金庸的故事中有道理,而鲁迅的道理中有故事,只怕又很难区分伯仲了。就我个人而言,既欣赏金大侠的丰富,又赞叹鲁斗士的深邃。局外人立场如何无关紧要,但让人惊愕的是,北京这套高中语文教材“换血”编委中就“有不少金庸迷”:充当这次“换血”的新闻发言人角色的编委薛川东说自己就爱读武侠,而且另一个编委——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是个知名的“金迷”。但据说“这次把金庸武侠小说推上教材的,不是孔庆东,而是67岁的北京版语文教材主编顾德希。”而这位终极推手“顾德希竟然也是“金庸的‘粉丝’”!
教材跟着编委的爱好走,而这些编委又称这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古往今来的教科书,有这样荒唐的编纂“原则”吗?可就是在这匪夷所思的荒唐中,中国的教育教学被“精英”们绑架了!一篇作品能否入选语文教材,固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但“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最重要的,编委的个人偏好更是微不足道。语文教科书毕竟不是课堂上推销给学生的“畅销书”。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入选的最基本要求,即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是否“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是否“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主义国家的语文教材编纂,这个“规矩”恐怕改不得吧!
这些编纂者不过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借口去“绑架”学生的灵魂罢了。要说兴趣,学生最感“兴趣”的只怕莫过于故事、小说之类,最刺激感官的只怕莫过于色情暴力之类,那就都把它们塞到语文教科书里?看到青少年比毒瘾还要命的那种“网瘾”了吧,失控的、无度的“兴趣”是对孩子进行地毯式精神杀戮的“脏弹”。
文史教材编纂不能赶时髦,更不能轻易搞那种汉奸式的“国际接轨”,这不仅基于必须保持它们相对恒定性的特质,而且也必须坚定体现国家教育“领土”的主权精神。北京这套“换血”教材的编纂者称,他们的“换血”行动“贯彻”了国家领导人关于“文化应多元和包容”的讲话精神,未免有点断章取义,这里的“多元和包容”应主要是针对社会的一种提倡,即使这种提倡包含了教育领域,“贯彻”于教材编纂过程中也要慎之再慎。
更何况,1996年的语文教材大纲已经就语文教材编纂要求讲得斩钉截铁,为什么硬要拿领袖的一种不太相干的言论去说事儿?而且,从毛泽东时代起我们就一直秉持“兼收并蓄”“洋为中用”等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特别是语文教材并不缺乏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包容性。这决不是教育“精英”们的“创新”,而极有可能是他们包藏祸心的口实。
不仅是上海、北京,不少地方自编的语文教材中,古文亦被阉得惨不忍睹,这不仅对于语文教材作为“文化载体”的担当是一场灾难,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是一场浩劫。这恐怕不能算是“创新”吧。
但该教材并非一无所“创”,例如收进了由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撰写的一篇叫做《新鲜的网络语言》的东西。据编委称,网络语言“这种新鲜事物谁也阻挡不了,它随时在产生和更新之中,我们选入这篇《新鲜的网络语言》,也是表一个态——时代在发展,新的语文现象层出不穷,我们必然要面对。”
“谁也阻挡不了”不等于必须全盘接受,“必然要面对”也决不等于现在就必须把“网语”塞进教科书。因为,网络语言正在经历着被网络自身净化、筛选、取舍的命运,最后能够“约定俗成”地进入大众语汇中的精华,必定少之又少;而且这种淘洗、磨砺过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网语”很快产生了,但因其内在生命力的先天不足,便很快成为昙花一现的“语尸”。现在就急功近利地试图在大众通用语汇中赏给它们一个“合法席位”,未免过于仓促,特别是把它正式纳入语文教材,进而延及学生作文和教师的课堂公开用语,这对汉语语言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交际,注定是一个危险的尝试。
因为所谓“网语”,目前实在还是一种极不成熟且过于粗糙的“语坯”,远不具备通用语言的资格。依我看,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传统的大众语汇对网络语言粗制滥造的反制力倒是愈来愈强,这对于绝大部分随心所欲传播开来的“网语”的泛滥将起到天然的遏制作用。让网络语言借助语文教材登堂入室的卤莽“创新”可以休矣!
已经有好多年都不知“教育方针”为何物了,不是没有,是过于虚化,因而形同虚设。但在教材编纂中绝对不能离国家的编纂要求走得太远。创新是绝对必要的,但这几年,“创新”成了一些教育“精英”乃至教育行政门为所欲为甚至胡作非为的借口,强制学生把跳集体探戈作为健身常态、随意对文史教材进行强暴式的践踏等等,就是这种所谓“创新”孳生的孽种。其实,在语文课甚或历史课上,该“灌输”的还得“灌输”, 对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应依靠教师把它们“组织”出“学生的兴趣”来,就是说,要“灌输”得生动,只要师资队伍过硬,这是不难做到的。
总之,语文教材编纂不能成为仅仅满足学生“兴趣”的游戏创作,不能成为少数教育“精英”经销个人意志的转账平台,更不能成为背离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和演”实验。语文教材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其教育目标是把中国优秀文化输入继承者的血液中,而决不是“生产”那些不出校门就找不到祖国和民族的文化盲流。(2007年8月16日 星期四)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