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司法腐败和其他权力寻租的问题
2 地方政府违抗中央政府政令的问题
3 国家专项资金被挪用的问题
4 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有资产被贱卖的问题。个别垄断部门的费用支出异常的问题。
5 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察,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个别国家部门行政不作为的问题。
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于中央对地方司法行政财政控制不力的原因。
上面反映的问题可能只是个别现象,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将会危害社会稳定,破坏我国繁荣发展进入世界最强国的目标,在外部政治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也危害了国家安全。
本文只从管理科学角度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可能方案。
从管理学上来看,国家行政机构管理是对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的管理,这种管理的社会责任的比重要大于企业管理中社会责任的比重。一般对庞大而且复杂的组织的管理,主要的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有没有足够的资源保证用于控制和考核的信息是真实和充分的。
2 在执行过程中有没有足够的执行力量,会不会被地方或者部门的利益团体以组织运行稳定要挟,有没有足够的后备干部力量来更换不称职的或者偏离组织目标的干部。
这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不仅在中国,在世界所有地方都是存在的。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式是矩阵式组织结构,也就是说地方分支的关键职能部门由最高当局的总的职能部门控制,包括人员配置,考核,奖励惩罚都由最高当局的总的职能部门控制。
解决方案:
一, 密切联系群众---利用社会资源的监督来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充分。
上面所反映的5个问题都可以归纳为地方政府的执政得不到有效率的监督, 一方面是中央政府面对这么多的地方政府,难以得到准确充分的信息以便控制, 可能没有足够资源对他们进行实时的,有效率的监督, 另一方面,社会资源监督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建议:
A 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在网络上公开财政帐目细节,并且对具体政府投资项目的总投资,人员费用,设备采购的细节全部详细的公布在网络上。 具体帐目的形式可以是地方政府一个总帐,下面分各个事业部门的分帐,将所有地方财政收支的细节全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涉及国家安全的可以不公开。 这样做的法律依据是,政府是人民政府,国家财政是人民的钱, 所以将这些钱的使用公开以得到群众监督。 群众不用很懂专业,只需比较同类项目的政府投资,不同地方政府的支出情况就可以判断哪个地方政府是有效率的,哪个是没有效率的。只需要看到哪种支出是需要国家立项批准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而且民间的专业机构也会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和验证 。这样做对中央政府的好处是节约了一些控制资源,发动社会资源监督地方政府的运转,确保用于控制的数据是真实很充分的。
B 在网络上公开所有国有企业的帐目明细, 法律依据和优点同上类似。
而这些被公开和被社会资源监督的数据会比以前的数据更加可靠,以可靠的数据进行的官员考核和对地方机构的控制将会更加有效率。
二 在地方设置必要的中央直属部门---利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确保组织运行更加稳定,防止地方或者部门的利益集团偏离组织目标
中央政府在不降低地方政府主动性,和地方经济发展活力的前提下,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约束地方政府,科学的评价地方官员的执政效率, 可以在地方上成立必要的有关中央直属的部门,所产生费用开支由中央财政负责。
A 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必须直接受国家统计局直接领导, 所有支出由国家财政负责。因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和控制的决策依据是数据,必须保证数据是真实客观充分的,而且不被当事机构控制的。
统计局的职责是统计1地方犯罪率2环境污染指数3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4 人均收入 5失业率 6地方教育水平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考察地方官员或者部门效率的依据。当然统计局为了确定统一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学习。
B 地方人民法院和地方人民检查院必须受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查院直接领导,所有支出由国家财政负责。维持社会稳定需要有效客观的司法,确保地方司法不被地方政府官员影响是基本前提。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和改善个别司法机关和地方贪官同流合污的情况。
C 税务局 地方和国家财政的收入由税务局控制,也应受中央税务部门的直接领导。
笔者没有做有关的量化分析,但个人觉得国家财政看起来会多支出很多在以上几个直属部门,但得到的肯定比这些支出要多。如果有兴趣的专业朋友能做量化分析就更加好了。
如果以上方案执行,肯定会受到地方或者部门利益集团以各种理由抵制,就连公司管理在执行上都会被部门利益集团抵制何况是复杂得多的国家行政管理呢。但企业要发展,国家要进步,这些抵制都将被历史的车轮碾过。
笔者只有一点企业管理经验和理论学习,对社会学,行政管理没有专门研究和实践,所以所提建议有可能脱离实践,请有识之士多批评,多指教。如果有朋友在企业人才选拔和绩效评估上有研究,请来信赐教。
本文不想长篇大论,只想把笔者个人关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心得体会简单总结和大家分享。文章结构可能不够严密,还请大家原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