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即将结束时,领导找我谈接下来工作的安排。不管怎么说,注定要把这个“助纣为虐”的角色进行到底。我故作逃避现实状,眯着双眼从教学楼顶远望,但哪里都是现实啊。联想到近来的培训,有了点儿闲气和闲话,当然我的闲气和闲话按某些人的观点这是教育家和行政部门的领导才会考虑的问题,不过,我又没有在人前振臂高呼只是在自己的蜗居里高“唱”一声而已。倘若就我所见到的那些行政长官也真的认真想过这样的问题,说不定能为我等草民老师减少一点心灵上的痛苦。
新课标天天提,年年培训,提得一点儿都不新了。双主体的观念是它的核心之一其实也不新。从操作上看,一味拔高的脱离现实环境的纯理性分析,并没有使二者的交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和谐,而是久在污浊之中而不见其污浊。在这样的能见度下,教育的本质所表露出来的现象能否看得清楚?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视。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思想家洛克说。从这个论点上来分析,无论是教师还是社会人士,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成人都是不亚于洛克先生的思想家。可能,我做为一个小小的教师孤陋寡闻。似乎有史以来的教育改革都没有建立在“孩子是什么”(即使是后来有“把儿童当儿童”,“把儿童当人”的提法)这个基点上,而是永远建立在某种功利主义的目标上的。
我更认同卢梭的观点:教育的惟一目的是造就人,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社会人,而仅仅是人。可事实上,很有悲剧味道的是,成人是被意识形态打造成形的工具,成人已不是人,更不是自然界的兽,因为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拉着孩子们的手把他们带到森林,我们只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模具,引导孩子们走到欣欣向荣但没有自然气息的现代化的社会里。
所谓的教育改革不会在内部把自己改掉,就象一座地基框架已经打好的高楼,再精巧的装修也只是外在的奢华,而那面承重墙是任何人都奈何不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所谓改革者,只是技艺略有区分的粉刷工而已。我们能改什么?又可以革什么?我们的方向甚至行动是既定的,所以我们所谓的改革是越改革越趋于功利。
一个小小一线教师的教育行动只是手段的手段;
去除功利发乎内心的思考与争辩才是反省的反省;
以人的名义不歌功颂德以事实说话才是批判的批判…………
http://hi.baidu.com/clock_watcher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