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能吃到“香饽饽”吗
有人说:“现在生活好了,好吃的吃多了,吃腻了,吃不出香了!
果真如此吗?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一次,我在早市上看到一台四轮车在卖胡萝卜。有人喊到:“自家种的绿色胡萝卜快来买啊!”看到很多人在买,我也凑过去,看看萝卜不大,就少买了些。回到家里,我洗巴洗巴就吃了起来。这一吃才发现,这家伙太好吃了!多少年没吃到这么好吃的胡萝卜了!和我小时候吃的胡萝卜一样,又甜又脆还特别有萝卜味儿。我一连吃了十多个。等我吃完了再去买,人家已经走了。我很是遗憾!第二天,第三天又去,没有再看到那辆车。我后悔自己没多买点。后来在市场上又买过一些“普通”胡萝卜,这些胡萝卜虽然又大又红,但吃起来没“味儿”,经常是放坏了扔掉。
还有一次,我买了几个地瓜。看着和小时候吃的山东大地瓜一样,我喜滋滋的想,这地瓜一定和小时候吃的地瓜一样又甜又香又面。我急匆匆的回到家中,洗了洗,放进锅里就蒸。等蒸好了,我打开锅盖一看,怎么都蹩不拉瞎的,没个样子?拿起来吃了一口。天那,难吃死了!怕浪费,我又勉强吃了几口。实在吃不下去了,扔回锅了放了三天,扔了!
记得小时候的苞米多么香甜,多么有苞米的味道。而现在也就那种粘苞米还勉强能吃。那时谁家要是炖肉,香味儿能飘出好远。可现在呢?我特爱吃红烧肉!以前总吃,可现在越来越不爱吃了。
说了这么多,证明个啥?证明我们的味觉并未出问题,证明我们现在的食品质量太差!这才是唯物主义看问题的态度。种地靠化肥,养殖靠“化料”。大棚里种植太热,又不通风,易生病虫害,不得不大量使用杀虫剂等农药。为防止蔬菜水果腐烂变质,方便运输,很多水果蔬菜未熟就摘,然后再使用催熟剂等促熟。过去养一头猪要一年,现在三个月就出栏。为了让牛羊多吃草长的快,很多养殖户给饲料里加拌工业盐,更听说还有为让牛羊快长,给牛羊喂化肥的“新招”。过去的带鱼是多么的好吃,和现在人工养殖的根本就没法儿比。我亲眼看见过养鱼人往水塘里投大量(好几大桶)的黄色药物(也不知道是杀菌还是防病,反正我看了以后很恶心,不在想吃那儿的鱼)。这样下去能行吗?无怪乎,现在的病那么多、那么怪!我们不能只求数量,不要质量。温饱问题解决了,该让百姓吃“好了”。那些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是否真正科学?我们还能吃到那香喷喷的大馒头吗(现在馒头也大也白,但“原料”不好,据说还是硫磺熏蒸的,不出香)?
我们期盼着……!!!
杨安福 2007.09.13于大庆
我的博客地址http://zhanggf-41.blog.163.com/
电子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qq:393635346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