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腐局难以独自承受之重
2007-09-15 联合早报社论
中国前天正式成立了国家预防腐败局,直属国务院,局长由中纪委副主任、国务院监察部部长马駇兼任。这种高级别代表了这个新机构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中国最高当局对反腐败问题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北京领导人都一直强调要多管齐下打击腐败,尤其要从源头上堵住腐败的产生,而防腐局的成立显然就是落实这个思路的步骤之一。
在该局揭牌成立仪式上,马駇介绍了防腐局的任务,包括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就反腐问题进行战略性研究,以便完善反腐制度,提出治本对策;对全国反腐工作进行协调,并负责与国际组织进行反腐合作。
从这些初步信息中可以看出,中国国家防腐局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执法部门,不承担侦察贪腐案件的职责,而更像一个政策智囊机构。由于刚刚成立,所以外界对这个机构的职权范围和运作模式,难免会感到模糊。尽管如此,既然是专责“防腐”,人们自然就对它抱持积极期待。
中国近年来的反腐力度不可谓不大,党(纪委)、政(监察部门)、法(检察院)三个系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都有目共睹,今年来所发现和查处的大小贪腐案件不计其数,包括今年以来几个震惊世界的大案,如陈良宇案、邱晓华案、刘志华案和郑筱萸案,等等。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在纳闷:既然反腐措施如此严厉、果决,那为什么腐败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甚至越反越腐、前“腐”后继?
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中国最高当局提出的这个反腐口号,或者称之为经验,就已经指出了症结所在。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行使权力的过程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监督。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其实最了解这一点,但就是拿不出一套有效的办法,所以始终不能如愿地从源头上减少或消灭腐败现象。因而就出现了“一个贪官倒下去,千百个贪官冒出来”的无奈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成立的防腐局,我们觉得确实有其必要性。因为现在中国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不只是打击腐败的力度是否足够大,而更在于如何消除各级掌权者滥用权力的念头和机会。除了党纪国法的震慑作用之外,各级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机制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这是预防腐败的第一道关口。只要这道关口没有设防或者形同虚设,那就永远无法解决腐败问题。
防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配套工程,在各种利益关系网已经根深蒂固和盘根错节的中国社会,若只是靠防腐局的权力和资源,那是不可能完成这个预防腐败任务的。因此,外界对这个新部门寄予期望之时,也应该看到其工作的艰难程度。
中国防腐局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或汲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这一方面也许可以为中国的防腐工作提供某些有用的参考,并且通过更多、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为各自国家乃至全球性的反腐目标作出贡献。2007-09-15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