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也可以开放,改革也可以不开放
什么是改革?根据新华字典字面上的解释:改革: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比如技术改革,文字改革,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等等;那么什么是开放?也按新华字典的字面解读第一层意思:花儿展开:百花开放。 第二层意思是: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公园每天开放,图书馆开放时间每天上午八时至下午六时,机场关闭了三天,至今日才开放。 第三层意思是性格开朗:性格开放。
为什么要把改革与开放联起来,我认为是计对当时计划经济的所谓封闭状态提出来的。改革与开放合起提出来是当时改革现状所需要的。那么,这样一个状态是否需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呢?我看这种提法是带有偏面性,不是一个科学的提法。
本帖子要提出来一个新的观点,那就是改革不仅仅可以开放,也可以不开放,也可以闭关锁国,也可以半开放半关闭,也可以一段时间开放,一段时间关闭。总而言之,是否开放,是否关闭,是否半开放半关闭,要看改革实践的需要。
我们先来看一看毛泽东时代的改革,婚姻改革,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刚成立,婚姻制度的改革,是针对一夫多妻,买卖婚姻,童养媳等旧的婚姻制度进行的改革,这些改革就是不需要开放什么的。比如,新婚姻法废除了一夫多妻制、买卖婚姻、父母包办婚姻、“童养媳”等旧婚姻制度,规定18岁以上的青年才能结婚,婚姻由个人作主,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或离婚,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了婚姻解放,婚姻改革为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提高普通人民的幸福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婚姻领域真正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
这些改革就需要关闭,就需要抵制来国外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一心一意地实行自已的一夫一妻改革。
在这当中没有外国人任何屁事,就是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已的意愿改的,就没有任何开放什么的,不就照样大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改革也可以放一点。这句话的意思,改革需要向外国人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学习。我们再来看看,毛泽东时代的卫生是怎么改革的。改革城市老爷医院,“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仅仅是西医与中医的结合需要外国西医的经验与技术。走“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在城市实行公费医疗。医院不以“钱”为中心,而以“救死扶伤”为目的。改变了几千年来看病拿钱无钱等死的老皇历。让劳动人民享受医疗保障。破除了“棺材铺里盼死人,医院希望病人多”的市场经济潜规则;形成了“医院希望病人少,免费普打防御针”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则。由于进行了合理的卫生改革,从1950年以来,中国使公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以上,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69岁,中国妇女为71岁。中国医疗卫生工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村合作医疗”成为联合国向全世界推广的经验。哈哈,反而倒过来,就是说世界还要向中国开放呢。
改革是一个总的概括性用词,改革不仅包含有开放的内容,也包含不开放的内容,就是说,花儿开放是春天的暂时状态,只是为了吸收花粉受孕,而不是庄稼生产的常态。花儿闭合是庄稼为了孕育秋天的果实的又一暂时状态。花开,花落为的是秋天的果实,自然界的植物若一味的开花,就不会有秋天的果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