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沉思录之十一——袁隆平、王蒙等两则
郭松民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其一,“名誉首富”为何是对袁隆平的侮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前又多了一个奇怪的新头衔:“名誉首富”——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富豪榜“2007湖南富豪500强”所慷慨授予袁隆平的(9月24日《长沙晚报》)。不知道袁隆平本人对此做何感想,反正在我看来,这与其说给了他一个新的荣誉,还不如说是给了他一个侮辱。
荣誉头衔所以是一种荣誉,就是因为它暗含着“实际拥有但并不真的就是”的含义。比如说授予某人以“名誉博士”、“名誉院士”头衔,就等于承认被授予者具有广博的学问,堪与博士、院士媲美,尽管他并不真的具有这样的身份,这当然是一种荣誉;“名誉主席”则往往意味着对被授予者领导能力和道德人格的肯定。这样来看,“名誉首富”的头衔算是一个什么玩意呢?它是在暗示袁隆平虽然不是富豪但却比富豪更有钱吗?
说把“首富”作为一种“名誉”送给袁隆平是对他的侮辱,是因为这一举动似乎是在说,袁隆平之所以长年不懈的坚持研究杂交水稻,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发财。但发财作为一个人生目标,实际上却从来没有真正在袁隆平的人生规划中出现过。1998年12月,著名电视人杨澜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工气候室里采访了袁隆平。杨澜问:“报纸上说您这个品牌值一千亿元,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袁隆平答道:“从来没有谈,我对这个看得非常淡薄。我现在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我的研究上面,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考虑,在家里也从来不管钱。”袁隆平还透露:“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
说把“首富”作为一种“名誉”送给袁隆平是对他的侮辱,还是因为在许多普通中国民众的心里,“富豪榜”从来都不是一个“荣誉榜”,而是“黑心榜”、“杀猪榜”。不能说上榜富豪中没有靠勤劳致富、经营致富的人,但历来的上榜富豪中,确实是偷税漏税者有之,侵吞国有资产者有之,虐待劳工者有之,所以前脚上富豪榜,后脚进监狱者,所在多有。我想,袁隆平虽然是一位级厚道的老人,但私心也是耻于与这批人为伍的。现在,这个富豪榜的炮制者给袁隆平的头上强安了一顶“名誉首富”的帽子,表面上看起来是给了袁隆平一个荣誉,实际上却是在盗用袁隆平的荣誉,来替上榜富豪们做一个背书。
说实话,当我看到“袁隆平被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这一新闻时,我一方面感叹“名誉首富”这一词汇的发明者诡异的想象力,一方面也不解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把“首富”这个头衔硬塞给一个从来就无意成为富豪的人?想来想去,我终于想明白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外,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这些人把金钱当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离开金钱这个唯一的价值尺度,他不知道怎么形容一个人的伟大,但袁隆平的伟大,却恰恰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你能用一千亿元买回一个因饥饿而死的人的生命吗?
所以,他们把“名誉首富”的头衔授予袁隆平,正是在侮辱袁隆平,难道不是吗?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4/063513956808.shtml
其二,灵魂工程师要注意净化“灵魂”
过去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作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现在大家对这句话不怎么提了。不过不提归不提,作家对人类灵魂的影响却是一个客观存在,因为作家的活动,主要是在人文精神领域,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应该是作家的天职。也许一个经济学家可以不讲道德,但一个作家,无论如何还是应该讲一点道德的。
忽然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看了这样一条新闻:“80后作家郭敬明经王蒙推荐加入中国作协”(9月25日《京华时报》)。由于郭敬明有抄袭的“前科”,因此对他加入作协,自然会有人出来表示质疑,身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的作家陆天明就态度鲜明地表示反对(9月25日《新闻晨报》)。王蒙则认为他推荐的不是先进人物,“大家别把推荐进作协看得多重,你从事写作这个行业,只要勤奋创作,够条件就可以入作协了”。
对郭敬明,我不想说更多的了。抄袭肯定是不好的,抄袭被人诉上法庭,又对抗法院的判决拒不道歉,就更不好了,这是不知道认错的表现。但“小四”毕竟还年轻啊,才20多岁,今后的路还很长,也许到了晚年,当他开始考虑自己在历史上的道德形象,当社会环境对失德行为也不再像今天这样满不在乎的时候,他会写一本《忏悔录》之类的书,对自己来一个总检讨的。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郭敬明不认错,就不能进作协。因为抄袭至少在假丑恶当中占了一“假”字,抄袭被人揭破而又振振有辞,这就成了“假”的平方了,就更不能容忍。作协在郭敬明拒不认错的情况下,将他吸收为会员,是不是意味着作协从此就不再反对抄袭了呢?是不是意味着人们可以靠着抄袭抄进作协呢?难怪陆天明会说这是对作协的侮辱了。
王蒙用他“推荐的不是先进人物”为托词,我觉得也是很难站得住脚的。作家不是先进人物,难道就可以是小偷吗?一个被作协接纳的作家当然不必是先进人物,但至少应该恪守做人的底线,否则的话,他不仅不能起到净化人的灵魂的作用,反倒会污染人灵魂。王蒙推荐尚未认错的郭敬明入作协,客观上是对抄袭行为的一种鼓励,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和行业协会鼓励商家用制假贩假、盗版侵权等手段来赚钱是一样恶劣的。
至于王蒙说“你从事写作这个行业,只要勤奋创作,够条件就可以入作协了”,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抄袭”难道也算“创作”吗?如果抄袭也算是创作,那我现在就等于“曹雪芹+托尔斯泰+海明威+N多世界著名作家” 的总和了,这不是很荒谬吗?当然,郭敬明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抄袭的,但他不认错表明他仍然是把抄袭看成是“创作”的。作家本来应该最讲价值理性的,但遗憾的是,我从王蒙先生的这段话里,看到却仅仅是工具理性。
从王朔开始,中国作家们就竟相把自己的姿态往低放,一直到了“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地步。但王朔他们那一代作家,还仅仅是嘴上这么说说而已,在实际行为上,并不敢真的按这个原则行事。郭敬明算是有了一个突破,而王蒙以前文化部长、作协副主席的身份推荐他进作协,则等于把这一突破合法化了。作家不愿让“灵魂工程师”这顶帽子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点我理解,但注意一下自己的“灵魂”是否干净,还是应该的吧?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25/040913963965.shtml
http://news.qq.com/a/20070925/002148.ht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