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和侮辱孩子人格的旋涡。不思悔改,忘乎所以,得寸进尺,9月12日处于旋涡中的李阳又现身武汉某高校,一面为自己“包头群跪事件”申辩,一面又鼓动女大学生“剃发明志”。李阳在演讲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学习英语的决心:“哪个女生能剃光头,以示其决心,我将收其为亲传弟子!”
十多天来,该怒的怒了,该骂的骂了。然而,也有迹象表明,偌大的一个国度,13亿多人,却硬是拿不出来一个办法能够阻挡住李阳一类人的继续对孩子的伤害。这,不能不说是正在喊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人们的一个痛。因为,丢失了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语言用不好,哪怕别人的语言说得再好,也算不上自己的民族复兴。
英语,学好了,是不是好事呢?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若不会英语将来就找不到太好、太体面的工作。甚至,即使许多根本不入流的单位,现在招聘也打出了要求英语X级X级的旗号,虽然这个单位一辈子也用不上英语。跟风,故意把自己打扮成“英语单位”的形象,目的就是美化自己的单位,“拉大旗,做虎皮”,更容易欺骗世人,如不久前被拘的“万里大造林”董事长陈相贵一伙。但是,也和其他好多事一样,英语也是一把“双韧剑”。中国人说英语的能耐再大,说英语的中国人再多,也比不过世界上说英语的人多。而就连美国人、英国人,天生说英语,也面临着就业难,怎么能不顾自己的人的吃饭问题,而给中国人送来用得上英语的岗位?除非为了中国人的别的能耐。所以,我担心,好多人学会了英语却不会了国语,甚至英语没学好,国语也丢了。
之所以担心中国人连中国话也说不好,是我近几年才有的心情。我现在自己还没有孩子。有几回,假日了,我问邻里和朋友:“孩子在家里玩得开心吗?”得到的回答竟都是“孩子学英语去了”。而且,这个“孩子学英语去了”,不分寒、暑假,不分星期六、日,不分白、黑天。并且,年龄也越来越降低,滑到了三、四岁。
孩子学英语,是大人的逼迫。大人逼迫孩子学英语,则不都是大人自己身有体会不会英语不行,绝大多数是在“举国学英语”的气氛下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了。也就是说,真正体会到了英语管用,将来对孩子有大益的人,少部分,而找不着南北,见人家的孩子在学英语就也让自己的孩子学英语的人,更多。
明摆着,大人逼迫孩子学英语,原因在社会也在逼迫大人。现在,英语从小学就开设了,也有的地方从幼儿园就开设了。但是,学英语,学着学着,学来学去,无一例外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证”上——四级或六级。而有了这个证,就好找工作或者好继续上学。正因为学会英语这么“好”,学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也由此出了个反面现象,那就是英语好了,却不会说中国话,甚至不愿说中国话的人也多了。一些人不会说中国话,不但体现在大学生也写不出一篇象样的作文,官员连篇简单的讲话稿也写不出……而且体现在口头表达和行为不会做人处世上。
英语对于中国人,只不过一门技巧而已,即会说美国话、英国话的技术。只有土生土长的汉语,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人的个性。当一个中国人,生存在中国,却丧失了国语这个根,反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必然“头重脚轻”。
英语,被妖魔化了。一个国家把社会的进步绑在别国的语言上,而且还似乎用国家强制力在执行,前无来者。
重新审视英语,重新为英语在中国的教育中定位,刻不容缓。否则,不知道将来,得有多少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到那时,甭说民族复兴,连中国人也不象中国人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